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增设水平缝防水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634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增设水平缝防水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地下室顶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在后浇带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沿水平方向并且沿后浇带纵向前后间隔的绑扎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支设顶板底模板,然后在后浇带左右两侧支设后浇带侧模板,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分别一一对应的插入后浇带侧模板中的U形槽,然后将后浇带侧模板固定在顶板底模板上;将梯形木方的长边底壁紧贴开槽模板固定;在顶板上距后浇带左右两边固定膨胀橡胶止水条以及木方,然后在后浇带正上方通长铺设钢筋网片,浇筑后浇带。采用本方法防水效果极佳。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dding horizontal joint waterproof for large space basement roof post casting bel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arge space of the basement roof after pouring additional horizontal joint waterproofing construc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basement roof rebar after the pouring belt of the upper and lower respectively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along the row after pouring with longitudinal intervals before and after reinforcement and lashing additional reinforcement supporting additional row; the roof bottom template, and then in the post pouring belt on both sides of a set of post pouring belt side template, upper and lower row additional reinforcement additional reinforcement correspond to insertion of the pouring belt U groove side in the template, and then the post pouring belt is fixed on the bottom side of the template template on the roof; the long wooden ladder the bottom wall slotted template is fixed on the roof; from the pouring belt on both sides of the fixed expansion rubber seal and wood, and is usually laying steel mesh in pouring, pouring pouring Belt. The method has excellent waterproof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增设水平缝防水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施工方法,尤其涉及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增设水平缝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超长、超大地下空间的设计,增加了后浇带的设置数量,尤其是地下空间顶板后浇带的增加,虽然解决了收缩、沉降等影响,但是增加了顶板渗漏水的隐患。传统顶板后浇带,通常采用在后浇带竖向施工缝中加设止水胶条的方式进行止水,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施工效率高且防水效果极佳的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增设水平缝防水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增设水平缝防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地下室顶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在后浇带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沿水平方向并且沿后浇带纵向前后间隔的绑扎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所述的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地下室顶板处并与地下室顶板钢筋绑扎固定,每一根附加钢筋的截面积为顶板受力钢筋的截面积一半;(2)在顶板底标高处沿水平方向支设顶板底模板,然后在后浇带左右两侧的每一侧并且沿后浇带的纵向将两个开槽模板上下相对设置构成后浇带侧模板,每一侧的两个开槽模板中的U形槽上下一一对齐构成环形槽,并且使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分别一一对应的插入上、下开槽模板中的U形槽,然后将后浇带侧模板固定在顶板底模板上;所述的U形槽的宽度为附加加强钢筋直径的1.5倍,所述的U形槽的槽底至开槽模板未开口侧的厚度为附加加强钢筋保护层厚度;(3)在两个后浇带侧模板的内壁中间沿后浇带水平方向左右对称的分别设置一个梯形木方,并且将梯形木方的长边底壁紧贴开槽模板固定;(4)浇筑顶板混凝土,待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要求后,拆除后浇带侧模板,然后在顶板上距后浇带左右两边50-60mm位置对称通长固定平行于后浇带两边的膨胀橡胶止水条;(5)在顶板上距后浇带两边80-100mm位置分别通长固定平行于后浇带左右两边的木方;(6)在后浇带正上方通长铺设钢筋网片,所述的钢筋网片左右边缘分别压过后浇带左右两边60-80mm;(7)在后浇带的左右侧壁上用砂浆涂抹厚度为15-20mm的接口混凝土,然后采用与接口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采用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后浇带侧模采用梯形木方在混凝土顶板上形成凹槽,使后浇带混凝土与顶板混凝土形成咬口,结构连接更加紧密,竖向施工缝防水效果得到加强;特制开槽模板作为后浇带侧模,与上下附加钢筋插接固定,施工方便,并且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更加准确,与梯形木方组合,防止出现漏浆等现象;在后浇带两侧顶板上设置木方,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标高高出顶板,使后浇带与顶板间形成水平施工缝,通过设置橡胶膨胀止水条更加强了水平缝的止水能力;在后浇带正上方设置钢筋网片,起到抗裂的作用;后浇带混凝土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提高了后浇带部位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及抗渗透性,有效避免了后浇带部位混凝土开裂及渗漏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增设水平缝防水施工方法采用的后浇带侧模支设形式竖向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增设水平缝防水施工方法采用的开槽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增设水平缝防水施工方法采用的后浇带侧模开槽模板支设形式示结构意图;图4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增设水平缝防水施工方法施工的后浇带水平施工缝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附图所示专利技术的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增设水平缝防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地下室顶板1钢筋绑扎完毕后,在后浇带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沿水平方向并且沿后浇带2纵向前后间隔的绑扎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3,所述的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地下室顶板1处并与地下室顶板1钢筋绑扎固定,每一根附加钢筋的截面积为顶板受力钢筋的截面积一半;(2)在顶板底标高处沿水平方向支设顶板底模板,然后在后浇带左右两侧的每一侧并且沿后浇带的纵向将两个开槽模板5上下相对设置构成后浇带侧模板,每一侧的两个开槽模板5中的U形槽上下一一对齐构成环形槽,并且使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3分别一一对应的插入上、下开槽模板5中的U形槽,然后将后浇带侧模板固定在顶板底模板上;所述的U形槽的宽度a为附加加强钢筋直径的1.5倍,所述的U形槽的槽底至开槽模板5未开口侧的厚度b为附加加强钢筋3保护层厚度;(3)在两个后浇带侧模板的内壁中间沿后浇带水平方向左右对称的分别设置一个梯形木方4,并且将梯形木方4的长边底壁紧贴开槽模板5固定;(4)浇筑顶板1混凝土,待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要求后,拆除后浇带侧模板,然后在顶板1上距后浇带2左右两边50-60mm位置对称通长固定平行于后浇带2两边的膨胀橡胶止水条6,止水条可以采用钢钉7固定;(5)在顶板1上距后浇带2两边80-100mm位置分别通长固定平行于后浇带2左右两边的木方8;木方可以采用钢钉9固定,木方可以为50mm厚;(6)在后浇带2正上方通长铺设钢筋网片10,所述的钢筋网片左右边缘分别压过后浇带2左右两边60-80mm;(7)在后浇带2的左右侧壁上用砂浆涂抹厚度为15-20mm的接口混凝土,然后采用与接口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2。实施例1(1)地下室顶板1钢筋绑扎完毕后,在后浇带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沿水平方向并且沿后浇带2纵向前后间隔的绑扎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3,所述的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地下室顶板1处并与地下室顶板1钢筋绑扎固定,每一根附加钢筋的截面积为顶板受力钢筋的截面积一半;(2)在顶板底标高处沿水平方向支设顶板底模板,然后在后浇带左右两侧的每一侧并且沿后浇带的纵向将两个开槽模板5上下相对设置构成后浇带侧模板,每一侧的两个开槽模板5中的U形槽上下一一对齐构成环形槽,并且使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3分别一一对应的插入上、下开槽模板5中的U形槽,然后将后浇带侧模板固定在顶板底模板上;所述的U形槽的宽度a为附加加强钢筋直径的1.5倍,所述的U形槽的槽底至开槽模板5未开口侧的厚度b为附加加强钢筋3保护层厚度;(3)在两个后浇带侧模板的内壁中间沿后浇带水平方向左右对称的分别设置一个梯形木方4,并且将梯形木方4的长边底壁紧贴开槽模板5固定;(4)浇筑顶板1混凝土,待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要求后,拆除后浇带侧模板,然后在顶板1上距后浇带2左右两边50mm位置对称通长固定平行于后浇带2两边的膨胀橡胶止水条6,止水条采用钢钉7固定;(5)在顶板1上距后浇带2两边80mm位置分别通长固定平行于后浇带2左右两边的木方8;木方采用钢钉9固定,木方为50mm厚;(6)在后浇带2正上方通长铺设钢筋网片10,所述的钢筋网片左右边缘分别压过后浇带2左右两边60mm;(7)在后浇带2的左右侧壁上用砂浆涂抹厚度为15mm的接口混凝土,然后采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增设水平缝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增设水平缝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地下室顶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在后浇带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沿水平方向并且沿后浇带纵向前后间隔的绑扎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所述的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地下室顶板处并与地下室顶板钢筋绑扎固定,每一根附加钢筋的截面积为顶板受力钢筋的截面积一半;(2)在顶板底标高处沿水平方向支设顶板底模板,然后在后浇带左右两侧的每一侧并且沿后浇带的纵向将两个开槽模板上下相对设置构成后浇带侧模板,每一侧的两个开槽模板中的U形槽上下一一对齐构成环形槽,并且使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分别一一对应的插入上、下开槽模板中的U形槽,然后将后浇带侧模板固定在顶板底模板上;所述的U形槽的宽度为附加加强钢筋直径的1.5倍,所述的U形槽的槽底至开槽模板未开口侧的厚度为附加加强钢筋保护层厚度;(3)在两个后浇带侧模板的内壁中间沿后浇带水平方向左右对称的分别设置一个梯形木方,并且将梯形木方的长边底壁紧贴开槽模板固定;(4)浇筑顶板混凝土,待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要求后,拆除后浇带侧模板,然后在顶板上距后浇带左右两边50‑60mm位置对称通长固定平行于后浇带两边的膨胀橡胶止水条;(5)在顶板上距后浇带两边80‑100mm位置分别通长固定平行于后浇带左右两边的木方;(6)在后浇带2正上方通长铺设钢筋网片10,所述的钢筋网片左右边缘分别压过后浇带2左右两边60‑80mm;(7)在后浇带2的左右侧壁上用砂浆涂抹厚度为15‑20mm的接口混凝土,然后采用与接口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2。...

【技术特征摘要】
1.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增设水平缝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地下室顶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在后浇带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沿水平方向并且沿后浇带纵向前后间隔的绑扎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所述的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地下室顶板处并与地下室顶板钢筋绑扎固定,每一根附加钢筋的截面积为顶板受力钢筋的截面积一半;(2)在顶板底标高处沿水平方向支设顶板底模板,然后在后浇带左右两侧的每一侧并且沿后浇带的纵向将两个开槽模板上下相对设置构成后浇带侧模板,每一侧的两个开槽模板中的U形槽上下一一对齐构成环形槽,并且使上排附加加强钢筋以及下排附加加强钢筋分别一一对应的插入上、下开槽模板中的U形槽,然后将后浇带侧模板固定在顶板底模板上;所述的U形槽的宽度为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亮于宁刘勇暴文达黄健康
申请(专利权)人: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