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815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叉车,包括一对导轨、设于该导轨上的叉车本体及设于叉车本体前端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一对内架、套设于内架外并可沿内架上下滑动的外架、连接于对外架之间的横杠及设于横杠上并可沿其左右滑动的一对货叉,每一货叉包括竖直部、与竖直部底端连接的水平部及连接于该竖直部与水平部之间的弯曲部,竖直部的背侧设有至少一沿竖直沟,水平部的末端的下表面形成斜面,水平部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一水平沟,弯曲部于水平沟与竖直沟之间连接的弯角外侧形成一向外突出的加强部,叉车本体的后端部内设有两油压缸。该叉车货叉结构设置,可以方便装卸货物,提高搬运货物的效率。

Forklift truck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orklift lif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pair of guide rails, arranged on the guide rail and a forklift forklift body the front end of the body, the lif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pair of inner frame, is sheathed on the outside and within the frame of a fork bar and a bar sliding along the inner frame of the outer frame, connected to the external frame between and along the sliding around, each fork including vertical bending part and vertical part at the bottom level part is connected and connected between the vertical part and the horizontal part of the back side of the vertical part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groove along the vertical end portion of the lower level.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slope, the level of the low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horizontal ditch, bending section between horizontal ditch and vertical ditch connec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orner formed a strengthening part protruding outward, the rear end of the truck body is equipped with two hydraulic cylinders. The fork fork structure of the fork truck can facilitate loading and unloading goods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carrying go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叉车
,特别涉及一种叉车。
技术介绍
叉车是机械化装卸、堆垛及短距离运输的高效设备,是工业车辆的一种,在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广泛应用于车站、港口、机场、工厂、仓库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目前,很多能实现叉车货叉升降功能的叉车,但由于叉车的货叉整体基本是与地面平行的,这样,在搬运货物上叉车时,就需要人员将货物搬运到货叉上,对于重量较轻的货物而言,这样的搬运一般较为容易,但对于质量较大的货物来说,往往需要多个人员一起搬运,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且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叉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叉车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包括一对导轨、设于该对导轨上的叉车本体及设于该叉车本体前端的提升机构,叉车本体的两侧分别对应导轨设有一可滑动设于导轨内的滑轮,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于叉车本体前端并分别位于其左右两侧的一对内架、套设于内架外并可沿内架上下滑动的外架、固定于外架前端并连接于该对外架之间的横杠及设于该横杠上并可沿其左右滑动的一对货叉,每一货叉为L形,其包括竖直部、与该竖直部底端连接的水平部及连接于该竖直部与水平部之间的弯曲部,所述竖直部的背侧设有至少一沿其纵向延伸的竖直沟,所述水平部的末端的下表面形成一由外向内呈逐渐渐扩状的斜面,该水平部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一沿其纵向延伸的水平沟,所述弯曲部于水平沟与竖直沟之间连接的弯角外侧形成一向外突出的加强部,所述叉车本体的后端部内设有两油压缸。优选方案为,该对导轨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固定部、由固定部的内侧向上垂直延伸的延伸部及由延伸部的顶端相向垂直延伸的挡止部。优选方案为,所述水平沟由水平部的靠近弯曲部的位置沿其纵向延伸至靠近其末端的位置,所述竖直沟沿竖直部的顶端延伸至靠近其弯曲部的位置。优选方案为,所述内架及外架的横截面均为U形。优选方案为,所述竖直沟及水平沟的横截面均为圆弧形或者U形的光滑曲面,其边端形成圆弧形的倒角。优选方案为,还包括设于叉车本体后端的配重,所述配重支撑固定于油压缸的活塞杆的末端,所述配重包括壳体、设于该壳体内的若干排列且相互抵靠的配重板及安装配重板的螺栓。优选方案为,所述螺栓倒置设置,其螺栓头嵌入壳体的底板上端面的定位槽内,螺栓杆穿过各配重板并与设置于其最顶部配重板上端面的螺母螺合。优选方案为,所述货叉的水平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反射层。优选方案为,所述反射层可为荧光粉层或磷光粉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叉车由于货叉末端下表面斜面的形成及其水平沟与竖直沟的设置,并于弯曲部设有加强部,在保证货叉承受压力的情况减轻货叉的整体重量,可以方便装卸货物,大大降低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搬运货物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叉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轨部分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升降架及货叉部分的立体图;图4为图1的侧视图;图5为图4中货叉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货叉另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配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叉车本体;20、提升机构;30、配重;50、导轨;80、油压缸;81、活塞杆;51、固定部;52、延伸部;53、挡止部;11、滑轮;85、配管;86、检测装置;21、内架;22、外架;23、横杠;25、货叉;250、竖直部;252、水平部;253、弯曲部;26、钩部;254、竖直沟;260、凸块;256、斜面;257、水平沟;258、加强部;31、壳体;32、配重板;33、螺栓;35、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该叉车包括一对导轨50、设于该导轨50上的叉车本体10、设于该叉车本体10前端的提升机构20及设于该叉车本体10后端的配重30。所述叉车本体10的后端部内设有两油压缸80,所述配重30支撑固定于油压缸80的活塞杆81的末端。请同时参阅图2,该对导轨50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固定部51、由固定部51的内侧向上垂直延伸的延伸部52及由延伸部52的顶端相向垂直延伸的挡止部53。该叉车本体10的两侧分别对应导轨30设有一可滑动设于导轨30内的滑轮11。该导轨30的设置可以防止叉车本体10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重物过重而发生向前倾斜,从而提高安全性能。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该提升机构20包括设于叉车本体10前端并分别位于其左右两侧的一对内架21、套设于该内架21外并可沿内架21上下滑动的外架22、固定于外架22前端并连接于该对外架22之间的横杠23及设于该横杠23上并可沿其左右滑动的一对货叉25。所述内架21及外架22的横截面均为U形。该外架22通过升降气缸与链条组成驱动机构驱动外架22沿内架21上下滑动。具体实施时,所述横杠23的背侧设有一包括马达等驱动机构驱动货叉25沿横杠23运动。每一货叉25为L形,其包括竖直部250、与该竖直部250的底端连接的水平部252及连接于该竖直部250与水平部252之间的弯曲部253。该竖直部250于横杠23上下两端的背侧分别设有一钩部26,通过该钩部26使竖直部250设于横杠23上并可沿横杠23左右滑动。该竖直部250的背侧设有至少一沿其纵向延伸的竖直沟254,该竖直沟254沿竖直部250的顶端延伸至靠近其弯曲部253的位置。该钩部26对应竖直沟254位置设有卡设固定于竖直沟254内的凸块260。该水平部252的末端的下表面形成一由外向内呈逐渐渐扩状的斜面256,该斜面256的设置使该水平部252的末端形成一锥形部。该水平部252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一沿其纵向延伸的水平沟257,该水平沟257由水平部252的靠近弯曲部253的位置沿其纵向延伸至靠近其末端的位置。该弯曲部253于水平沟257与竖直沟254之间连接的弯角外侧形成一向外突出的加强部258,从而使货叉25整体重量减轻又能保证其一定的承受力。请同时参阅图5及图6(图中以水平部252示意),所述竖直沟254及水平沟257的横截面均为圆弧形或者U形的光滑曲面,其边端形成圆弧形的倒角,从而防止竖直部250或水平部252构成的面局部产生应力集中而影响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时,所述货叉25的水平部252的两侧分别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可为荧光粉层或磷光粉层,以引起外界注意,防止事故的发生。请同时参阅图7,该配重30包括壳体31、设于该壳体31内的若干排列且相互抵靠的配重板32及安装配重板32的螺栓33。该螺栓33倒置设置,其螺栓头嵌入壳体31的底板上端面的定位槽内,螺栓杆穿过各配重板32并与设置于其最顶部配重板32上端面的螺母35螺合。调整配重30的重量时,仅需将螺母35从螺栓33的螺栓杆旋转出来,再根据需要填加或减少配重板32的数量来调整叉车的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叉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叉车,包括叉车本体及设于该叉车本体前端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导轨,叉车本体的两侧分别对应导轨设有一可滑动设于导轨内的滑轮,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于叉车本体前端并分别位于其左右两侧的一对内架、套设于内架外并可沿内架上下滑动的外架、固定于外架前端并连接于该对外架之间的横杠及设于该横杠上并可沿其左右滑动的一对货叉,每一货叉为L形,其包括竖直部、与该竖直部底端连接的水平部及连接于该竖直部与水平部之间的弯曲部,所述竖直部的背侧设有至少一沿其纵向延伸的竖直沟,所述水平部的末端的下表面形成一由外向内呈逐渐渐扩状的斜面,该水平部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一沿其纵向延伸的水平沟,所述弯曲部于水平沟与竖直沟之间连接的弯角外侧形成一向外突出的加强部,所述叉车本体的后端部内设有两油压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包括叉车本体及设于该叉车本体前端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导轨,叉车本体的两侧分别对应导轨设有一可滑动设于导轨内的滑轮,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于叉车本体前端并分别位于其左右两侧的一对内架、套设于内架外并可沿内架上下滑动的外架、固定于外架前端并连接于该对外架之间的横杠及设于该横杠上并可沿其左右滑动的一对货叉,每一货叉为L形,其包括竖直部、与该竖直部底端连接的水平部及连接于该竖直部与水平部之间的弯曲部,所述竖直部的背侧设有至少一沿其纵向延伸的竖直沟,所述水平部的末端的下表面形成一由外向内呈逐渐渐扩状的斜面,该水平部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一沿其纵向延伸的水平沟,所述弯曲部于水平沟与竖直沟之间连接的弯角外侧形成一向外突出的加强部,所述叉车本体的后端部内设有两油压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该对导轨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固定部、由固定部的内侧向上垂直延伸的延伸部及由延伸部的顶端相向垂直延伸的挡止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宇锋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