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5775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直管侧连接件、第一膨胀节、弯头、第二膨胀节和水室侧连接件,所述直管侧连接件轴线沿垂直方向,水室侧连接件的轴线沿水平方向;所述弯头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装置与直管侧连接件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装置与水室侧连接件连接。通过将两个铰链装置和两个膨胀节配合,可以承受相应压力,保证系统运行稳定。

Pressure balance type expansion joi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ssure balanced expansion device, including straight side connected connecting piece, the first expansion joint, elbow, second expansion joint and the water chamber side of the connector, the straight side of the connector axis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axis of water chamber side of the connector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one end of the bend through the first hinge device with the straight side connector,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by second hinge device and the water chamber side. By matching two hinge devices and two expansion joints, the corresponding pressure can be taken to ensure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
本技术膨胀节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
技术介绍
膨胀节,也叫补偿器,或伸缩节,是为补偿因温度差与机械振动引起的附加应力,而设置在容器壳体或管道上的一种挠性结构,已广泛应用在化工、冶金、核能等部门。电厂凝汽器循环水管道的热补偿是电站管道系统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工程问题,由于凝汽器有向上/向下的热位移和汽机基座与循环水坑存在不均匀沉降差,同时循环水管道也存在一定的热位移,致使凝汽器循环水进出口管对凝汽器接口产生很大的附加推力,因此在接口附近要设置补偿装置。一般的方法是在循环水管上加设波纹膨胀节来吸收凝汽器接口位移,其布置情况如图1(a)所示。采用这种方案结构简单,布置方便,解决了补偿问题。但由于波纹管在介质内压的作用下将产生很大的轴向推力,必须要凝汽器接口本身能够承受该荷载才能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同时内压推力对支架处的支点处也将产生相应的荷载,需要对结构作相应的处理,增加了土建结构建设费用。除上述补偿方式外,也有采用在补偿器两边加设拉紧装置,如图1(b)所示,经分析,采用的拉紧装置仅能在冷态或者热态的某一个状态中起到作用,而在另一些状态下,拉紧装置并不起作用,补偿器所产生的巨大的轴向推力依然存在,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为此,研究一种既能保证凝汽器循环水管道安全运行,又能降低土建费用的膨胀节装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该装置尤其适用于电厂凝汽器循环水管道中,低压缸与凝汽器采用刚性连接,能够防止汽机低压缸被顶起,保证凝汽器循环水管道安全运行。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直管侧连接件、第一膨胀节、弯头、第二膨胀节和水室侧连接件,所述直管侧连接件轴线沿垂直方向,水室侧连接件的轴线沿水平方向;所述弯头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装置与直管侧连接件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装置与水室侧连接件连接。通过将两个铰链装置和两个膨胀节配合,可以承受相应压力,保证系统运行稳定。优选的,所述直管侧连接件包括直管侧环板、直管侧平板和直管侧立板,其中直管侧环板设置在直管的外侧,直管侧立板设置在直管侧环板垂直方向,直管侧平板固定在直管侧立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铰链装置为单铰链装置,包括第一铰链板、第二铰链板、第一连接板、第一销轴和第一销,其中,第一铰链板、第二铰链板设置在第一销轴上,第二铰链板有两个,第一连接板设置在两个第二铰链板之间,第一连接板与直管侧连接件中的直管侧平板固定连接,第一铰链板与弯头中的第一固定板连接,第一销用于限定第一铰链板、两个第二铰链板在第一销轴上的位置。更进一步的,在第一销轴与上下两个第二铰链板的两端之间设有第一垫环。优选的,所述弯头包括第一固定板、弯头主体、第一环板、第二固定板、第二环板,其中弯头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对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在这两对环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一铰链装置中的第一铰链板连接,第二固定板设置在第二铰链装置中其中一个第二销轴上;在弯头主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膨胀节和第二膨胀节相连。更进一步的,在弯头的上侧设有吊耳,方便检修更换膨胀节。更进一步的,弯头主体和第一膨胀节、第二膨胀节分别通过法兰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二铰链装置采用双铰链,包括两个销轴,具体包括第三铰链板、第一垫板、第二销轴和第二销,在其中一个第二销轴上,第二销用于定位两个第三铰链板和弯头中的第二固定板,在另一个第二销轴上,第二销用于定位两个第三铰链板和水室侧连接件中的水室侧铰链板,在第二固定板和水室侧铰链板之间设有第一垫板。更进一步的,在第二销轴与第一垫板下方相连处设有第二垫环。优选的,所述水室侧连接件包括水室侧铰链板、水室侧弧板、水室侧立板和水室侧补偿板,其中,水室侧铰链板一端设置在第二销轴上,底端固定在水室侧弧板和水室侧立板上,水室侧弧板和水室侧立板底部固定在管道上,在水室侧立板侧面与管道相连处设有水室侧补偿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两个膨胀节,分别设在水平管段和垂直管段,且膨胀节和管道之间分别通过铰链连接,使得管道中的盲板力通过铰链传递,使整个循环水管系成为一个整体,可避免低压缸被顶起,防止低压内缸和外缸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确保循环水衬胶埋管和混凝土管道交接处的施工缝能承受内压拉力,防止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从而维护循环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a)是现有技术中在循环水管上加设波纹膨胀节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现有技术中在图1所示结构上加设拉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在循环水管道中布置本实施例所述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所述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面剖视图。图5是图3中B-B面剖视图。图6是本实施例直管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A-A面剖视图。图8是本实施例第一铰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的A-A面剖视图。图10是本实施例弯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的A-A面剖视图。图12是本实施例第二铰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的A-A面剖视图。图14是本实施例水室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的A-A面剖视图。其中,1—直管侧连接件、2—第一膨胀节、3—第一铰链装置、4—弯头、5—第二铰链装置、6—第二膨胀节、7—水室侧连接件;101—直管侧环板、102—直管侧平板、103—直管侧立板;301—第一铰链板、302—第二铰链板、303—第一连接板、304—第一销轴、305—第一垫环、306—第一销;401—法兰、402—第一固定板、403—吊耳、404—弯头主体、405—第一环板、406—第二固定板、407—第二环板、408—衬胶;501—第三铰链板、502—第一垫板、503—第二销轴、504—第二垫环、505—第二销;701—水室侧铰链板、702—水室侧弧板、703—水室侧立板、704—水室侧补偿板;8—混凝土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施例以将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应用在电厂凝汽器循环水管道中为例,该管道中低压缸与凝汽器采用刚性连接,汽机低压外缸与凝汽器喉部直接焊接,凝汽器直接悬挂于低压缸下方,凝汽器底部采用弹簧支座,并在底部基础上布置定向导轨,使凝汽器在水平面上可沿各方向膨胀。本实施例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结构参见图2、3,包括依次相连直管侧连接件1、第一膨胀节2、弯头4、第二膨胀节6和水室侧连接件7,其中直管侧连接件1轴线沿垂直方向,水室侧连接件7的轴线沿水平方向;所述弯头4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装置3与直管侧连接件1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装置5与水室侧连接件7连接。下面对上述各个部件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参见图4、6、7,直管侧连接件1包括直管侧环板101、直管侧平板102和直管侧立板103,其中直管侧环板101设置在直管的外侧,直管侧立板103设置在直管侧环板垂直方向,直管侧平板102固定在直管侧立板103上。参见图4、8、9,第一铰链装置3为单铰链装置,包括第一铰链板301、第二铰链板302、第一连接板303、第一销轴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直管侧连接件、第一膨胀节、弯头、第二膨胀节和水室侧连接件,所述直管侧连接件轴线沿垂直方向,水室侧连接件的轴线沿水平方向;所述弯头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装置与直管侧连接件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装置与水室侧连接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直管侧连接件、第一膨胀节、弯头、第二膨胀节和水室侧连接件,所述直管侧连接件轴线沿垂直方向,水室侧连接件的轴线沿水平方向;所述弯头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装置与直管侧连接件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装置与水室侧连接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侧连接件包括直管侧环板、直管侧平板和直管侧立板,其中直管侧环板设置在直管的外侧,直管侧立板设置在直管侧环板垂直方向,直管侧平板固定在直管侧立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装置为单铰链装置,包括第一铰链板、第二铰链板、第一连接板、第一销轴和第一销,其中,第一铰链板、第二铰链板设置在第一销轴上,第二铰链板有两个,第一连接板设置在两个第二铰链板之间,第一连接板与直管侧连接件中的直管侧平板固定连接,第一铰链板与弯头中的第一固定板连接,第一销用于限定第一铰链板、两个第二铰链板在第一销轴上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销轴与上下两个第二铰链板的两端之间设有第一垫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平衡式膨胀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包括第一固定板、弯头主体、第一环板、第二固定板、第二环板,其中弯头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对第一环板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强谭灿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