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岳田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的桥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699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桥梁设备,包括基架以及匀称分布在基架顶部端面的绕绳组件,基架底部固定安装有立臂,立臂底部可滚动的安装有万向轮,每个绕绳组件下方的基架内设有向前侧伸展设置的驱使腔,驱使腔后侧联通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一空心腔,第一空心腔前侧的基架内设有第二空心腔,第一空心腔与第二空心腔之间设有分割板,每个第一空心腔前侧内顶部设有导移槽,每个导移槽内设有向下伸展设置的第一滑移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实现多个绕绳筒的安装,无需在绕完一个后更换掉绕绳筒,省时省力,提高效率,另外,无需额外的设置驱动装置,减少制造成本,同时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An efficient bridge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ridg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frame and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i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rope frame component, a vertical arm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frame, vertical rolling and universal wheels are arranged below the frame, each rope assembly is arranged in the forward side stretch set driven cavity, driven by the rear cavity the first hollow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nsion about China Unicom set up, with second hollow frame first hollow cavity in the front of the partition boar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hollow cavity hollow cavity, each of the first hollow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groove in the top of the front shift, each guid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ing frame shift down the stretch se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realize multiple rope drum installation, without off the rope drum, around the end of a replacement after saving time, improve efficiency, in addition, no additional settings driving device.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cost and reduce the purchasing cost of the enterpr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桥梁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的桥梁设备。
技术介绍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绳索,当绳索使用完毕以后,需要将绳索绕起,从而方便存放和搬运、携带等,现有的绕绳装置中往往只是单个的绕绳,工作效率较低,绕完一个后需要更换掉绕绳筒,然后再继续绕绳,比较浪费工时,效率较低,另外,如果要多设置绕绳装置,就要额外的设置驱动装置,增加成本,使用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桥梁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桥梁设备,包括基架以及匀称分布在所述基架顶部端面的绕绳组件,所述基架底部固定安装有立臂,所述立臂底部可滚动的安装有万向轮,每个所述绕绳组件下方的所述基架内设有向前侧伸展设置的驱使腔,所述驱使腔后侧联通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前侧的所述基架内设有第二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与所述第二空心腔之间设有分割板,每个所述第一空心腔前侧内顶部设有导移槽,每个所述导移槽内设有向下伸展设置的第一滑移架,所述第一滑移架底部伸展端穿入所述驱使腔内且与所述驱使腔内底部滑移配合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滑移架内均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侧伸展设置的第一转臂,所述第一转臂后侧伸展端长出所述第一滑移架后侧端面外且尾部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所述第一转臂右侧端面内设有内花键槽,所述内花键槽内滑移配合连接有向前侧伸展设置的外花键轴,每个所述外花键轴前侧伸展端均穿入所述第一空心腔后穿通所述分割板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外花键轴前侧伸展尾部穿入所述第二空心腔内且尾部固定设有蜗轮,每个所述外花键轴上方的所述第一空心腔内设有后侧端与所述第一滑移架前侧端面固定连接以及前侧端与所述分割板后侧端面固定连接的弹力件,每个所述第一滑移架位于所述外花键轴下方的前侧端均固设有穿入所述第一空心腔内的双斜状块,所述双斜状块下方的所述第一空心腔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螺状杆,所述第二空心腔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蜗杆,所述基架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手持装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绕绳组件包括底部的底盘、固定在所述底盘顶部且向上伸展设置的方状轴,所述方状轴顶部设有尖状头,每个所述底盘底部均固定设有向下伸展的第二转臂,所述第二转臂底部伸展端穿通所述驱使腔内顶部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臂底部伸展尾部固定设有第二锥状轮,所述绕绳组件上配合设有绕绳筒,所述绕绳筒包括用于与所述方状轴滑移配合连接的套壳以及固定在所述套壳上下两侧端的挡绳板。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双斜状块位于所述外花键轴下方的所述第一空心腔内。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螺状杆左侧伸展尾部与所述第一空心腔内的左侧内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螺状杆左侧伸展尾部与第一马达连接,所述第一马达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空心腔内的右侧内部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心腔右侧滑移配合连接与所述螺状杆配合连接的第二滑移架,所述第二滑移架由滑移座以及固定在所述滑移座顶部且用以与所述双斜状块顶压滑移配合的双斜状推顶块组成。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蜗杆左侧伸展尾部与所述第二空心腔内的左侧内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蜗杆右侧伸展尾部与第二马达连接,所述第二马达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空心腔内的右侧内部内且固定连接,所述蜗杆顶部均与每个所述外花键轴前侧尾部所述蜗轮的底部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手持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架左右两侧的手持杆,所述手持杆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手持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空心腔前侧内顶部均设导移槽,每个导移槽内均设向下伸展设置的第一滑移架,通过导移槽从而实现第一滑移架的定向滑移配合,提高第一滑移架的前后移动稳定性,第一转臂右侧端面内设内花键槽,内花键槽内滑移配合连接向前侧伸展设置的外花键轴,从而实现第一转臂与外花键轴前后滑移配合同时实现转动驱动配合,实现自动控制传动配合连接,每个外花键轴前侧伸展端均穿入第一空心腔后穿通分割板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外花键轴前侧伸展尾部穿入第二空心腔内且尾部固定设蜗轮,每个外花键轴上方的第一空心腔内均设后侧端与第一滑移架前侧端面固定连接以及前侧端与分割板后侧端面固定连接的弹力件,从而实现第一滑移架的自动复位工作。2.通过螺状杆左侧伸展尾部与第一空心腔内的左侧内部转动配合连接,螺状杆左侧伸展尾部与第一马达连接,第一马达固定安装于第一空心腔内的右侧内部内且固定连接,第一空心腔右侧滑移配合连接与螺状杆配合连接的第二滑移架,第二滑移架由滑移座以及固定在滑移座顶部且用以与双斜状块顶压滑移配合的双斜状推顶块组成,从而实现通过第一马达驱动控制螺状杆转动,由螺状杆带动第二滑移架左右移动,实现自动控制选择相应绕绳组件配合连接。3.通过蜗杆左侧伸展尾部与第二空心腔内的左侧内部转动配合连接,蜗杆右侧伸展尾部与第二马达连接,第二马达固定安装于第二空心腔内的右侧内部内且固定连接,蜗杆顶部均与每个外花键轴前侧尾部蜗轮的底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无需根据绕绳组件的数量额外的设置驱动装置,减少设备投入以及采购成本,大大提高了绕绳的工作效率。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实现多个绕绳筒的安装,无需在绕完一个后更换掉绕绳筒,省时省力,提高效率,另外,无需额外的设置驱动装置,减少制造成本,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桥梁设备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B”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滑移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桥梁设备选择绕绳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图1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桥梁设备,包括基架5以及匀称分布在所述基架5顶部端面的绕绳组件6,所述基架5底部固定安装有立臂501,所述立臂501底部可滚动的安装有万向轮502,从而方便对基架5的移动,每个所述绕绳组件6下方的所述基架5内设有向前侧伸展设置的驱使腔51,所述驱使腔51后侧联通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一空心腔53,所述第一空心腔53前侧的所述基架5内设有第二空心腔54,所述第一空心腔53与所述第二空心腔54之间设有分割板55,每个所述第一空心腔53前侧内顶部设有导移槽52,每个所述导移槽52内设有向下伸展设置的第一滑移架510,所述第一滑移架510底部伸展端穿入所述驱使腔51内且与所述驱使腔51内底部滑移配合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滑移架510内均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侧伸展设置的第一转臂513,所述第一转臂513后侧伸展端长出所述第一滑移架510后侧端面外且尾部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514,所述第一转臂513右侧端面内设有内花键槽515,所述内花键槽515内滑移配合连接有向前侧伸展设置的外花键轴516,每个所述外花键轴516前侧伸展端均穿入所述第一空心腔53后穿通所述分割板55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外花键轴516前侧伸展尾部穿入所述第二空心腔54内且尾部固定设有蜗轮541,每个所述外花键轴516上方的所述第一空心腔53内设有后侧端与所述第一滑移架510前侧端面固定连接以及前侧端与所述分割板55后侧端面固定连接的弹力件517,每个所述第一滑移架510位于所述外花键轴516下方的前侧端均固设有穿入所述第一空心腔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的桥梁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的桥梁设备,包括基架以及匀称分布在基架顶部端面的绕绳组件,其特征在于:基架底部固定安装有立臂,立臂底部可滚动的安装有万向轮,每个绕绳组件下方的基架内设有向前侧伸展设置的驱使腔,驱使腔后侧联通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一空心腔,第一空心腔前侧的基架内设有第二空心腔,第一空心腔与第二空心腔之间设有分割板,每个第一空心腔前侧内顶部设有导移槽,每个导移槽内设有向下伸展设置的第一滑移架,第一滑移架底部伸展端穿入驱使腔内且与驱使腔内底部滑移配合连接,每个第一滑移架内均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侧伸展设置的第一转臂,第一转臂后侧伸展端长出第一滑移架后侧端面外且尾部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第一转臂右侧端面内设有内花键槽,内花键槽内滑移配合连接有向前侧伸展设置的外花键轴,每个外花键轴前侧伸展端均穿入第一空心腔后穿通分割板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外花键轴前侧伸展尾部穿入第二空心腔内且尾部固定设有蜗轮,每个外花键轴上方的第一空心腔内设有后侧端与第一滑移架前侧端面固定连接以及前侧端与分割板后侧端面固定连接的弹力件,每个第一滑移架位于外花键轴下方的前侧端均固设有穿入第一空心腔内的双斜状块,双斜状块下方的第一空心腔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螺状杆,第二空心腔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蜗杆,基架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手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桥梁设备,包括基架以及匀称分布在基架顶部端面的绕绳组件,其特征在于:基架底部固定安装有立臂,立臂底部可滚动的安装有万向轮,每个绕绳组件下方的基架内设有向前侧伸展设置的驱使腔,驱使腔后侧联通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一空心腔,第一空心腔前侧的基架内设有第二空心腔,第一空心腔与第二空心腔之间设有分割板,每个第一空心腔前侧内顶部设有导移槽,每个导移槽内设有向下伸展设置的第一滑移架,第一滑移架底部伸展端穿入驱使腔内且与驱使腔内底部滑移配合连接,每个第一滑移架内均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侧伸展设置的第一转臂,第一转臂后侧伸展端长出第一滑移架后侧端面外且尾部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第一转臂右侧端面内设有内花键槽,内花键槽内滑移配合连接有向前侧伸展设置的外花键轴,每个外花键轴前侧伸展端均穿入第一空心腔后穿通分割板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外花键轴前侧伸展尾部穿入第二空心腔内且尾部固定设有蜗轮,每个外花键轴上方的第一空心腔内设有后侧端与第一滑移架前侧端面固定连接以及前侧端与分割板后侧端面固定连接的弹力件,每个第一滑移架位于外花键轴下方的前侧端均固设有穿入第一空心腔内的双斜状块,双斜状块下方的第一空心腔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螺状杆,第二空心腔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蜗杆,基架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手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桥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绳组件包括底部的底盘、固定在所述底盘顶部且向上伸展设置的方状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岳田
申请(专利权)人:俞岳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