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襟缝翼操纵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630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4:06
公开了一种襟缝翼操纵手柄,其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其检测襟缝翼操纵手柄的位移并生成第一位移检测信号;第二位移传感器,其检测襟缝翼操纵手柄的位移并生成第二位移检测信号;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其接收第一位移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其接收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其中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处于备用状态并且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处于工作状态,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将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发送给第二控制指令模块,第二控制指令模块比较第一和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并在第一和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之间的差值在误差容限内的情况下将第一或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还提供了一种操作襟缝翼操纵手柄的方法。

A lapel slat handle

Discloses a lapel slat handle, comprising: a first displacement sensor, the detection of lapel gap displacement control handle wing and generate a first displacement signal; second displacement sensor, the detection of lapel slat operating handle displacement and generate second displacement detection signal; the first control instruction module, which receives a first displacement detection signal second; and control command module, which receives second displacement detection signal, wherein the first and second control module control instructions at work instruction module is in the standby state, the first control instruction module sends a signal to the displacement detection control command module second, second control command module compares the first and second displacement detection signal an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displacement detection signal difference in error tolerance in the first or second displacement detection signal As the control signal is transmitted to the control computer to control the slat Lapel Lapel slat operation. Also provided is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handle of the slat fl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襟缝翼操纵手柄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且尤其涉及飞机的襟缝翼操纵手柄。
技术介绍
现代大型飞机的高升力系统包括位于机翼前缘的缝翼和位于机翼后缘的襟翼。在飞机起飞、着陆等低速阶段,可通过前缘缝翼和后缘襟翼的向外伸出、向下弯曲来增大机翼面积从而改变构型并提供飞机升力,以保证飞机有合理的滑跑距离和安全的起飞速度,同时改善飞机爬升率、进场速率及进场姿态等。襟/缝翼操纵手柄(Flap/SlatControlLever,即FSCL)是高升力系统的操纵部件,用于控制襟翼和缝翼的伸出和收回。FSCL通常安装在中央操纵台上,以便由飞行员操作。图1示出了传统FSCL的立体示图,其主要包括例如把手101、带位置标志的导光板102、壳体103、锁紧片104、带有力感装置的拉杆105、弹簧组件106、柱塞107、锁止销108、扇形齿轮109、卡档110、小齿轮轴111、卡槽112、与拉杆相连的行星齿轮系和四路RVDT传感器(未示出)等。在操作时,飞行员首先需要提起把手101,使把手101带动拉杆105沿滑轨(一般为卡槽形式)移动。在这个过程中,拉杆105的力感装置产生阻碍运动的提起力和摩擦力。同时,拉杆105带动行星齿轮系旋转驱动RVDT传感器,从而生成拉杆位移信号传送给襟缝翼控制计算机(Slat/FlapControlComputer,即SFCC),SFCC可根据该拉杆位移信号来控制襟翼和缝翼的操作。FSCL的功能虽然简单,但是随着飞机系统安全性水平与复杂性的日益增长,对其可用性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早期单通道飞机高升力系统失效概率的设计要求是小于等于1E-6,因此传统架构的FSCL能够满足系统对其可用性的要求。后期大型双通道飞机高升力系统失效概率的设计要求小于等于1E-9,因此自上向下分配到手柄,要求其失效概率应小于等于1E-9。传统架构的手柄的失效概率远不能达到小于1E-9的水平。此外,FSCL的操纵舒适性也难以控制。手柄具有一定的提起力和摩擦力,提起力使得手柄能够锁紧而处在相应的卡槽内,当需要移动手柄时,必须克服提起力,然后才能够沿着导轨移动。当手柄沿着导轨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提供飞行员在移动手柄过程中的感觉力。提起力和摩擦力的设计都应符合人机功效和功能的需求,如果过大,会造成飞行员的负担;如果过小,手柄很难划入到卡槽内。如果摩擦力过小,操纵过程中手感不明显,也容易造成误操作。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襟缝翼操纵手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襟缝翼操纵手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襟缝翼操纵手柄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其检测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的位移并生成第一位移检测信号;第二位移传感器,其检测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的位移并生成第二位移检测信号;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第一位移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其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的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处于备用状态并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比较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之间的差值在误差容限内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或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在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中的任一者、较大者或较小者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在一个方面,如果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发生故障,则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不再向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发送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或者如果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发生故障,则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切换至停用状态,并且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切换至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在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分别校验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是否在预设取值范围中,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发生故障包括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校验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失败,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发生故障包括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校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失败、或者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确定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之间的差值不在误差容限内达预定次数。在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各自包括监控通道并经由所述监控通道分别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的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在一个方面,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还包括:提起力机构,其产生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的提起力;摩擦力机构,其产生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移动的摩擦力,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各自包括控制通道以在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提起力机构的提起力和所述摩擦力机构的摩擦力。在一个方面,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还包括力传感器,其感测施加在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上的力以生成力信号;以及第三控制指令模块,其接收所述力信号并在所述力信号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有效离散信号发送给所述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将襟缝翼伸出到复飞构型。在一个方面,所述襟缝翼控制计算机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或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的控制信号以及来自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模块的有效离散信号两者时根据来自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模块的所述有效离散信号进行操作。在一个方面,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各自包括RVDT、电位计、或光电编码器中的任一者。在一个方面,所述光电编码器包括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所述光电编码器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其中A、B两组脉冲确定手柄运动方向,且Z相确定手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襟缝翼操纵手柄的方法,包括:检测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的位移并生成第一位移检测信号;检测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的位移并生成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使用第一控制指令模块接收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以及使用第二控制指令模块接收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处于备用状态并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比较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之间的差值在误差容限内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或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在一方面,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中的任一者、较大者或较小者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在一方面,如果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发生故障,则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不再向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发送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或者如果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发生故障,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襟缝翼操纵手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其检测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的位移并生成第一位移检测信号;第二位移传感器,其检测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的位移并生成第二位移检测信号;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第一位移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其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的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处于备用状态并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比较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之间的差值在误差容限内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或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其检测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的位移并生成第一位移检测信号;第二位移传感器,其检测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的位移并生成第二位移检测信号;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第一位移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其接收来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的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处于备用状态并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比较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并在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之间的差值在误差容限内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或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中的任一者、较大者或较小者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发生故障,则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不再向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发送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或者如果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发生故障,则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切换至停用状态,并且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切换至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将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控制襟缝翼操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分别校验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是否在预设取值范围中,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发生故障包括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校验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失败,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发生故障包括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校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失败、或者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确定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之间的差值不在误差容限内达预定次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各自包括监控通道并经由所述监控通道分别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的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信号。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起力机构,其产生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的提起力;摩擦力机构,其产生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移动的摩擦力,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各自包括控制通道以在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提起力机构的提起力和所述摩擦力机构的摩擦力。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力传感器,其感测施加在所述襟缝翼操纵手柄上的力以生成力信号;以及第三控制指令模块,其接收所述力信号并在所述力信号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有效离散信号发送给所述襟缝翼控制计算机以将襟缝翼伸出到复飞构型。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襟缝翼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襟缝翼控制计算机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模块或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模块的控制信号以及来自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模块的有效离散信号两者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达王晓熠严少波赵继徐向荣刘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