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虫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459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防虫胶带,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粘胶层、荧光层、基材层、第二粘胶层、离型层、第三粘胶层;所述第三粘胶层、离型层、第二粘胶层、基材层均由透光材质所制成;所述离型层的宽度略大于所述第二粘胶层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趋光性诱导害虫靠近,粘附在第三粘胶层上,适用在夜晚光线较弱的环境中对害虫进行防治,不含有防虫药剂,安全可靠,同时,用于粘附害虫的第三粘胶层可以随离型层一起更换,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Insect proof adhesive ta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est control tape, including sequentially disposed the first adhesive layer, a fluorescent layer, a substrate layer, a second adhesive layer, a release layer, a third bonding layer; the third adhesive layer, a release layer, second adhesive layer, substrate layer are made of transparent material made from the width; type layer is slightly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adhesive layer width.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phototaxis of insect inducing close adhesion in the adhesive layer third, used to control the pest in the night of weak light environment, does not contain pest control agents, safe and reliable,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third adhesive adhesion pests with the release layer togeth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虫胶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带,具体涉及一种防虫胶带。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害虫防治的胶带多采用在胶带上设置含有杀虫剂或驱虫剂结构的方式,但是随着药剂的挥发,胶带的防虫效果会逐渐减弱,同时,由于药剂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虫胶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虫胶带,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粘胶层、荧光层、基材层、第二粘胶层、离型层、第三粘胶层;所述第三粘胶层、离型层、第二粘胶层、基材层均由透光材质所制成;所述离型层的宽度略大于所述第二粘胶层的宽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粘胶层的宽度与所述离型层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二粘胶层、所述基材层、所述荧光层、所述第一粘胶层的宽度一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利用趋光性诱导害虫靠近,粘附在第三粘胶层上,适用在夜晚光线较弱的环境中对害虫进行防治,不含有防虫药剂,安全可靠,同时,用于粘附害虫的第三粘胶层可以随离型层一起更换,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一种防虫胶带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以下提供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一种防虫胶带,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粘胶层1、荧光层2、基材层3、第二粘胶层4、离型层5、第三粘胶层6;所述第三粘胶层6、离型层5、第二粘胶层4、基材层3均由透光材质所制成;所述离型层5的宽度略大于所述第二粘胶层4的宽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粘胶层1用于粘接固定,可以将本技术粘接固定在树干、墙面等物体上。同时,第一粘胶层1也起到保护荧光层2的作用。所述荧光层2由蓄光自发光荧光粉制成,荧光粉与胶粘剂混合后涂覆在基材层3上,白天接受光照后夜晚作为光源吸引害虫靠近,最终粘附在第三粘胶层6上,第三粘胶层6上粘附的害虫较多时可以将第三粘胶层6和离型层5揭下更换,以保证粘附效果。离型层5的宽度设置为略大于第二粘胶层4,目前在于方便手持离型层5露出于第二粘胶层4的部分将其揭下。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粘胶层6的宽度与所述离型层5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二粘胶层4、所述基材层3、所述荧光层2、所述第一粘胶层1的宽度一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利用趋光性诱导害虫靠近,粘附在第三粘胶层上,适用在夜晚光线较弱的环境中对害虫进行防治,不含有防虫药剂,安全可靠,同时,用于粘附害虫的第三粘胶层可以随离型层一起更换,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虫胶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虫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粘胶层、荧光层、基材层、第二粘胶层、离型层、第三粘胶层;所述第三粘胶层、离型层、第二粘胶层、基材层均由透光材质所制成;所述离型层的宽度略大于所述第二粘胶层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虫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粘胶层、荧光层、基材层、第二粘胶层、离型层、第三粘胶层;所述第三粘胶层、离型层、第二粘胶层、基材层均由透光材质所制成;所述离型层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