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领域。聚乙烯是一种用途极其广泛的通用塑料,但由于模量低,缺口冲击强度敏感,限制了聚乙烯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采用橡胶、微米级刚性粒子增韧的聚乙烯复合材料,可使其韧性大幅度提高,但不足之处是橡胶增韧的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刚性、模量大幅度下降(吴培熙、张留城,聚合物共混改性,中国轻工业出发社1996;漆宗能、朱晓光,材料研究学报1997,6623),微米刚性粒子增韧复合材料的模量增加,拉伸强度大幅度下降(傅强、沈九四、王贵恒,高分了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1107),目前这二种技术路线均不能使制备的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全面提高和改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其特点是将纳米粒子,溶剂和表面分散剂加入带有超声波振荡发生器或者振荡搅拌装置以及在少量溶剂存在下利用球磨机研磨,使分散剂与纳米粒子均匀分散,目的是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分散处理,然后将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粒子进行干燥后与聚乙烯在开炼机或双螺杆挤出机上混炼制备母料,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复合制备增强增韧的聚乙烯复合材料。该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冲击 ...
【技术保护点】
纳米粒子增强增韧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纳米粒子表面分散处理将纳米粒子、溶剂和表面分散剂,按纳米粒子与溶剂之比为1.0∶0.1~2.0,纳米粒子与表面分散剂之比为1∶0.01~0.05,加入带有超声波振荡发生器或 者振荡搅拌装置以及在少量溶剂存在下利用球磨机研磨,使分散剂与纳米粒子均匀分散。(2)纳米粒子与聚乙烯复合制备母料经表面分散处理后的纳米粒子于温度60~80℃干燥40~70小时,再将干燥后的纳米粒子与聚乙烯,按0.8~3.0∶1.0加 入在开炼机内,温度150℃,时间10~15分钟或双螺杆挤出机内温度130~210℃混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锐,罗忠富,徐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