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黄鳝繁殖网箱及架设方法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5278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黄鳝繁殖网箱,包括设置在繁殖池底上并呈矩形分布的支柱,各个支柱之间通过网围成矩形网壁,网箱两对角各砌一挡土墙,挡土墙上设置有挡土墙孔,网箱的正中放人工鱼巢。还公开了一种高效黄鳝繁殖网箱的架设方法,包括整平,刮排沟,放支柱,围网,设置挡土墙等步骤。还公开了一种高效黄鳝繁殖网箱的使用方法,包括去水草,消毒,选亲鱼,放人工鱼巢,收人工鱼巢,收亲鱼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提高黄鳝单位面积的产卵率,大幅度提高了黄鳝规模化繁殖的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高效黄鳝繁殖网箱及架设方法和使用方法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黄鳝繁殖网箱,还涉及一种高效黄鳝繁殖网箱的架设方法和一种高效黄鳝繁殖网箱的使用方法,适用于黄鳝的养殖。
技术介绍
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亚热带鱼类,又名鳝鱼、罗鱼、田鳝、长鱼、黄参、无鳞公子、田参等,隶属于合鳃目、合鳃科;合鳃目中全世界只有I个种,即黄鳝。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日本、朝鲜和我国等,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均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密度大,产量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黄鳝的人工繁殖方式主要有人工控制条件下的自然产卵、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和人工催产,自然产卵等3种方式。其中,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和人工催产,自然产卵这两种方式由于受精率低,亲鱼损伤严重,产卵效果不稳定等原因,在黄鳝规模化繁育中已经很少采用。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人工控制条件下的自然产卵。依据产卵环境的不同,人工控制条件下的自然产卵又可分为大池粗放型自然产卵、小网箱仿生态自然产卵和小网箱无土自然产卵三种方式。大池粗放型自然产卵是在池塘中建土埂,水面种植水生植物,亲鳝按一定比例放养于池塘中,待黄鳝产卵后,收集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该方法由于产卵率低,幼苗孵化率低,亲鱼回收困难等原因,目前已基本不采用。小网箱仿生态自然产卵是将I到1.5平方米的网箱架设在池塘中,网箱底部有20cm埋入池底土中,池塘水深控制在10~15cm,网箱水面种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亲鱼雌雄比例按4:2放养于每个网箱。待黄鳝产卵后,或就地自然孵化,或收集卵进行人工孵化。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人工繁殖方式。采用该方法虽然已经能初步实现黄鳝的规模化人工繁殖,产卵率也比较稳定,每年每亩可繁殖20~30万尾苗种。但所要求的技术含量较高,对集苗的掌控较困难,不易推广应用。劳动力成本过高,一人最多只能管理约1000 口小网箱,规模化程度受到很大限制。而且,亲鱼回收困难,亲鱼的回收率只能做到70%左右。小网箱无土自然产卵繁殖网箱的架设与小网箱仿生态自然产卵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网箱不埋在土中,直接放在池底面上。这种繁殖方法的特点是便于亲鱼回收,增加产卵次数,从而使单位面积的鱼苗生产量增加。但该方法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亲鳝发生应激反应的风险较大,因而产卵率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涉及一种高效黄鳝繁殖网箱,还提供一种高效黄鳝繁殖网箱的架设方法和一种高效黄鳝繁殖网箱的使用方法,有效地提高黄鳝单位面积的产卵率,大幅度提高了黄鳝规模化繁殖的程度。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1、繁殖网箱带结构图1为黄鳝繁殖网箱的俯视图,图2为黄鳝繁殖网箱的侧视图。网箱包括池底,还包括设置在池底上并呈矩形分布的支柱,通过网和支柱在池底上围成矩形网壁。网箱长,宽,高分别为:0.8~1.2米,0.8~1.2米,0.8米。网目为8目。网箱两对角用3~5层砖各砌一挡土墙,将土堆入由挡土墙分隔的对角内,挡土墙高0.3~0.5米。挡土墙采用错位砌墙的方法(图3所示),每层砖与砖之间的距离保持5~7厘米,形成挡土墙孔,方便黄鳝钻进钻出。两堆土之间,网箱的正中,放3~5朵水葫芦,或I个棕片扎的棕把,作为人工鱼巢,今后黄鳝会在此处产卵。2、繁殖网箱带架设 I)将繁殖池塘的底部整平;2)顺着繁殖池塘南北向挖宽0.8~1.2米,深0.3~0.5米的排沟,除池塘最边上的2排沟外,中间的排沟每2排为I组靠在一起,各组排沟间的距离为1.5米,作为繁殖操作时的人行通道;3)每个网箱四角上端固定在用竹竿做的支柱上,相邻两网箱共用支柱;4)每个排沟中的相邻网箱的土堆按镜像堆放,在排沟中间形成一个S形的过水道。即每排繁殖网箱带中相邻的繁殖网箱中由挡土墙隔成的过水道连接成S形(图4所示)O3、繁殖网箱使用I)每年的6月上旬,将池塘水降至网箱中的土堆上10~20厘米。2)网箱架设好后,将放置网箱的池塘的水加到I米以上,放养l_2kg/尾的草鱼,100-150尾/亩,以免繁殖池塘中水草生长。3)在亲鱼进入繁殖网箱前,每个网箱撒0.05~0.1公斤生石灰消毒。3天后池塘换水I次。4)选择亲鱼。雄鱼选择150g以上,头骨隆起,腹部有血丝的。雌鱼选择腹部明显膨大的,越大越好。5)亲鱼配对前I天,将人工鱼巢放入每个网箱的正中固定。人工鱼巢为3-5朵水葫芦或者I个棕把。6)每个网箱放雄鱼I条,雌鱼2条。7)放鱼后20~25天,将池塘水在现有基础上加深20厘米。8) I天后,将所有人工鱼巢收起,放入培养黄鳝苗的水箱中进行培苗。9)收苗后,每个网箱正中放I地笼,地笼面上放蚯蚓。10)第2天收地笼,收亲鱼,回亲鱼网箱继续养殖。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和架设方法的比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黄鳝繁殖网箱,包括设置在繁殖池底上并呈矩形分布的支柱,其特征在于,各个支柱之间通过8目的网围成矩形网壁,网箱长,宽,高分别为:0.8~1.2米,0.8~1.2米,0.8米,网箱两对角用3~5层砖各砌一挡土墙,将土堆入由挡土墙分隔的对角内,挡土墙高0.3~0.5米,挡土墙的每层的砖与砖之间的距离为5-7厘米,网箱的正中,放:1~5朵水葫芦或I个掠片扎的掠把。2.—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黄鳝繁殖网箱的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繁殖池塘的底部整平; 步骤2、顺着繁殖池塘南北向挖宽0.8~1.2米,深0.3~0.5米的排沟,除池塘最边上的2排沟外,中间的排沟每2排为I组靠在一起,各组排沟间的距离为1.5米; 步骤3、每个网箱四角上端固定在用竹竿做的支柱上,相邻两网箱共用支柱; 步骤4、每个排沟中的相邻网箱的土堆按镜像堆放,在排沟中间形成一个S形的过水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凌朱祥云张洁明梁宏伟郭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