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及该组合物形成的包装用拉伸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15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由60~99重量份结晶熔点在130℃以上的聚丙烯系树脂(A)、1~40重量份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共轭二烯烃组成的共聚物加氢物(B)、对应于100重量份前述(A)和(B)的0.1~20重量份JISK2283规定的37.8℃时的动力粘度为10~2,000,000cSt的聚丁烯(C)、0.1~20重量份粘合剂(D)和0~5重量份增粘剂(E)组成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95~100重量份聚丙烯系树脂(A)、0~5重量份前述共聚物加氢物(B)、对应于100重量份前述(A)和(B)的5~20重量份聚丁烯(C)、0.1~20重量份粘合剂(D)和0.01~1重量份增粘剂(E)组成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这些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包装用拉伸薄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颖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及使用了该组合物的包装用薄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装用薄膜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耐热性、剪切性和透明度,主要用于食品的包装。
技术介绍
以往,一般的家庭和餐馆等在保存食品时或用微波炉加热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干燥和提高保存性,都采取用薄膜包装的方法。目前主要使用的是以聚偏氯乙烯树脂(PVDC)、聚氯乙烯树脂(PVC)、聚乙烯树脂(PE)为主成分的薄膜形成的包装薄膜或拉伸薄膜。特别是采用了PVDC的包装薄膜不仅耐热性和防氧化性良好,而且,对餐具的粘合性和薄膜间的粘合性良好,但又不过分,所以,能够卷在纸筒上装入包装薄膜盒中,并在需要的时候可迅速地仅从盒中拉出最外层的薄膜。另外,具备利用附在包装薄膜盒上的锯齿可顺利地裁下的剪切性(以下称为“剪切性”)等优点,所以被广泛使用。最近,提出了用非氯系包装薄膜代替采用了PVDC和PVC的氯系包装薄膜。例如,日本专利公报昭61-8100号揭示了聚烯烃系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等热塑性弹性体,以及液状粘稠脂肪族烃类形成的组合物制得的包装用粘合性薄膜。日本专利公报昭63-56259号揭示了聚丙烯系树脂、聚烯烃系橡胶、聚丁烯、增粘剂及根据需要添加的微量过氧化物形成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制得的粘合性薄膜。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4-249131号揭示了以脂肪族聚酰胺树脂为中间层,以聚丙烯系树脂、聚丁烯或聚异丁烯、聚甘油脂肪族酯形成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为外层和内层的三层层叠薄膜拉伸而得的包装用薄膜。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6-322194号揭示了99~60重量份聚丙烯系树脂(A)、1~40重量份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共轭二烯烃形成的共聚物加氢物(B)、对应于100重量份前述(A)和(B)的0.1~20重量份的聚丁烯(C)及0~5重量份的粘合剂(D)形成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以及以该组合物制得的包装用薄膜为两个外表面层、以芳香族聚酰胺树脂或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的硅化物形成的层为中间层的耐热性、透明度和粘合性有所改善的包装用薄膜。此外,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4-328114号揭示了薄膜间的静电磨擦系数在1.5以上、含有0.3~5重量份表面活性剂、并含有88~99重量%丙烯组分的聚丙烯系共聚物的双轴拉伸面定向度在0.008以上的薄膜形成的聚丙烯系包装用薄膜。这些方案中的薄膜都是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可用于微波炉的耐热性良好的包装材料,但从更好地平衡作为包装薄膜所必须的粘合性、透明度和剪切性等各种性能的角度考虑,还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其中,粘合性具有复杂的定义,以下将进行说明。包装薄膜对粘合性的要求是用薄膜包好餐具并保存在冰箱中后,薄膜不能够从餐具剥落。此外,在包装小食品时要求薄膜间互相重叠不易剥落。但是,在将包装薄膜从盒中拉出时要求粘合性达到只有最外层的薄膜从纸筒上成卷的薄膜中拉出的较弱的程度(以下称为“拉出性能”)。如果粘合性过高,则过剩的液状粘合性组分渗到薄膜表面,出现所谓的“发粘”现象,这样可能不能够从盒中仅拉出最外层薄膜,而是纸筒上成卷的薄膜全部从盒中拉出(所谓的“拉出性能”较差)。另一方面,如果粘合性过低,则薄膜很难贴在餐具上,很快会剥落。目前还没有上述各种粘合性的平衡良好,且具有良好剪切性和透明度的非氯系包装薄膜。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目的1是提供非氯系且形成符合包装薄膜要求的粘合性、透明度、剪切性等各种性能间的平衡良好的包装用薄膜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形成的包装用拉伸薄膜。专利技术目的2是提供形成卷在纸筒上被装入盒中的包装薄膜在从盒中拉出时,薄膜间的粘合性,特别是粘合和剥离简的平衡良好(“拉出性能良好”)的包装用薄膜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形成的包装用拉伸薄膜。专利技术的揭示本专利技术者们在前述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6-322194号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改进了包装薄膜所要求的耐热性、粘合性、透明度和剪切性,提供了上述各种性能间的平衡良好的新颖的非氯系薄膜。经过研究后发现,在耐热性和防水蒸汽性能良好的聚丙烯系树脂中混合入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共轭二烯烃组成的共聚物加氢物、聚丁烯和粘合剂,以及根据需要添加增粘剂而形成的特定的树脂组合物制得的薄膜的耐热性、粘合性、透明度和经过拉伸后的薄膜剪切性得到了改善,从而完成了专利技术1。另外,还发现在聚丙烯系树脂中任意地加入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共轭二烯烃组成的共聚物加氢物、聚丁烯和粘合剂,以及在特定量范围内添加增粘剂而形成的树脂组合物具备良好的拉出性能,从而完成了专利技术2。即,专利技术1提供了由60~99重量份结晶熔点在130℃以上的聚丙烯系树脂(A)、1~40重量份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共轭二烯烃组成的共聚物加氢物(以下略称为“共聚物加氢物”)(B)、对应于100重量份前述(A)和(B)的0.1~20重量份JIS K2283规定的37.8℃时的动力粘度为10~2,000,000cSt的聚丁烯(C)、0.1~20重量份粘合剂(D)和0~5重量份增粘剂(E)形成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此外,还提供了由前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包装用拉伸薄膜,进而提供了以至少在外表层使用一层前述包装用拉伸薄膜为特征的层叠的包装用拉伸薄膜,以及以70~100重量份聚丙烯系树脂(A)和0~30重量份前述共聚物加氢物(B)组成的聚丙烯系树脂或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层为中间层、并在外表层使用至少一层前述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包装用拉伸薄膜的层叠的包装用拉伸薄膜,以及TD方向的埃尔门道夫撕破强度在10gf以下的具有前述各构成的包装用拉伸薄膜。专利技术2提供了由95~100重量份结晶熔点在130℃以上的聚丙烯系树脂(A)、0~5重量份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共轭二烯烃组成的共聚物加氢物(B)、对应于100重量份前述(A)和(B)的5~20重量份JIS K2283规定的37.8℃时的动力粘度为10~2,000,000cSt的聚丁烯(C)、0.01~1重量份粘合剂(D)和0.01~1重量份增粘剂(E)形成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进一步提供了前述专利技术中的聚丁烯(C)由0.1~10重量份37.8℃的动力粘度为10~20,000cSt的低分子量聚丁烯和余份是动力粘度为10~2,000,000cSt的高分子量聚丁烯(两者合计为5~20重量份)组成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前述专利技术的粘合剂(D)为至少1种选自石油树脂的试剂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以及增粘剂(E)为至少1种选自表面活性剂的试剂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进而提供了以前述专利技术2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包装用拉伸薄膜及经过双轴拉伸的包装用拉伸薄膜,并在外表面层至少有一层前述专利技术的包装用拉伸薄膜而形成的层叠的包装用拉伸薄膜。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状态以下,对专利技术1进行详细说明。作为专利技术1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基材使用的聚丙烯系树脂(A)除了丙烯单聚物之外,还可以是包括以丙烯为主、以乙烯和丁烯等丙烯以外的α-烯烃为副的共聚物。其中,较好的是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上述共聚物可以是无规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中的任一种,较好是使用无规共聚物。对聚丙烯系树脂的物性无特别限定,最好采用一般适合于薄膜成型的熔化指数(MFR)在0.5~20g/10分钟(以JIS K6758为基准,230℃,2.16kg负重)范围内的树脂,较好是在0.5~10g/10分钟范围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60~99重量份结晶熔点在130℃以上的聚丙烯系树脂(A)、1~40重量份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共轭二烯烃组成的共聚物加氢物(B)、对应于100重量份前述(A)和(B)的0.1~20重量份JISK2283规定的37.8℃时的动力粘度为10~2,000,000cSt的聚丁烯(C)、0.1~20重量份粘合剂(D)和0~5重量份增粘剂(E)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顺司舩桥信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