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推车中控轮的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024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推车中控轮的控制结构,包括驱动轴、从动轴和连杆机构,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从动轴的中部均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轴与从动轴相互垂直,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使得驱动轴能够带动从动轴转动,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从动轴两端的连杆一、铰接于两连杆一端部的连杆二和铰接于两连杆二端部的连杆三,两连杆三端部固定连接有六角控制杆,所述驱动轴另端固定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通过控制六角控制杆的转动来实现对中控轮的动作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操作简单,控制容易且可靠,占用空间较小。

Control structure of wheel in medical car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and discloses a medical cart control wheel control structure includes a drive shaft, a driven shaft and a connecting rod, wherein one end of the driving shaft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gear, the middle of the driven shaft are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driven gear, the driving shaft and the driven shaft perpendicular to the driving gear and the driven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drive shaft to drive the driven shaft to rotate,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nnecting rod fixed on both ends of the driven shaft, a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on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two and two to two articulated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two at the end of three, the two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at the end of three connected with six angle control rod, the other end of the drive shaft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pedal, the pedal by rotating the control rod six angle control to achieve the control wheel motion contro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simple operation, easy and reliable control and little space occu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推车中控轮的控制结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推车中控轮的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较重而又需要移动的设备,一般会在设备底部增加脚轮或者设计配套推车来增加其移动性能。目前,大多数设备/推车均采用自带刹车结构的脚轮,利用其上自带的刹车结构来控制设备/推车的启停。其优点是脚轮选择范围广,技术成熟可靠且成本低廉;不足之处是每个脚轮需单独控制对其锁定/解锁,操作较为繁琐。少数高端设备或者大型设备(一般脚轮较多)会采用中控轮来控制设备的启/停。中控轮是一种特制脚轮,作为一种公知的技术,它一般有两个档位或者三个档位。以三个档位的中控轮为例,外部结构件(一般是六角杆)操作其上的六角孔转动处于不同角度时,中控轮便呈现出万向移动、定向移动与无法移动三个状态。利用中控轮独特的制动特点,设计者可设计不同的制动机构来控制设备的启/停。采用中控轮的优势是设备的制动结构不受限制,结合一定的结构设计,可同时操控任意数量的脚轮,操作简单方便且特点鲜明,辨识度高。制动机构的可靠性、实用性受设计者水平限制。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一些设备采用中控轮作为脚轮,利用相关的控制机构来控制中控轮,达到提高设备移动性的目的,如日本某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血细胞分离机,该设备采用单踏板方式,以踩下踏板的不同位置状态来控制设备移动,但不足之处是由于它的传动与结构形式,导致操作不便,另外,踏板只能外置于设备的前方,占用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控制容易且可靠,占用空间较小的医用推车中控轮的控制结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医用推车中控轮的控制结构,包括驱动轴、从动轴和连杆机构,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从动轴的中部均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轴与从动轴相互垂直,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使得驱动轴能够带动从动轴转动,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从动轴两端的连杆一、铰接于两连杆一端部的连杆二和铰接于两连杆二端部的连杆三,两连杆三端部固定连接有六角控制杆,所述驱动轴另端固定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通过控制六角控制杆的转动来实现对中控轮的动作控制。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医用推车中控轮的控制结构,所述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为圆锥直齿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医用推车中控轮的控制结构,所述驱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壳端部,所述驱动轴靠近底壳内壁处设置有定位销,防止驱动轴向外移动,所述从动轴两端通过从动轴固定座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壳底部,在所述从动轴两端靠近从动轴固定座内侧位置设置有定位销,防止从动轴左右移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医用推车中控轮的控制结构,所述驱动轴和从动轴上开设有定位螺纹孔,所述定位销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定位销旋进所述定位螺纹孔,实现驱动轴和从动轴的定位。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医用推车中控轮的控制结构,所述驱动轴与驱动齿轮通过键固定连接在一起,从动轴与从动齿轮通过键固定连接在一起。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成本低,操作简单,控制容易且可靠,占用空间较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中连杆机构分解图;图4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记:1为驱动轴,2为从动轴,3为驱动齿轮,4为从动齿轮,5为连杆一,6为连杆二,7为连杆三,8为六角控制杆,9为踏板,10为中控轮,11为底壳,12为定位销,13为从动轴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4所示,一种医用推车中控轮的控制结构,包括底壳11、驱动轴1、从动轴2和连杆机构,所述中控轮10固定设置于底壳11底部,且可相对于底壳11转动,所述驱动轴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3,所述从动轴2的中部均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4,所述驱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均为圆锥直齿轮,所述驱动轴1与驱动齿轮3通过键固定连接在一起,从动轴2与从动齿轮4通过键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轴1与从动轴2相互垂直,所述驱动齿轮3与从动齿轮4相互啮合,使得驱动轴1能够带动从动轴2转动,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从动轴2两端的连杆一5、铰接于两连杆一5端部的连杆二6和铰接于两连杆二6端部的连杆三7,两连杆三7端部固定连接有六角控制杆8,所述驱动轴1另端固定设置有踏板9,所述踏板9表面设置有凸纹,可起到防滑的作用,通过向左或者向右踩下踏板9来实现驱动轴1左转或者右转,进而带动从动轴2向下或者向上转动,所述踏板9的安装高度满足当向左或向右踩下踏板9时,其最低端不与地面接触,所述踏板9通过控制六角控制杆8的转动来实现对中控轮10的动作控制,所述驱动轴1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壳11端部,底壳11前端具有一个凹腔,踏板9可刚好设置凹腔中,底壳11的凹腔壳体上设置有孔,驱动轴1穿过此孔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壳11上,所述驱动轴1靠近底壳11内壁处设置有定位销12,定位销12上设置有螺纹,所述驱动轴1对应定位销12的位置设置有定位螺纹孔,通过旋进所述定为螺纹孔,使得定位销12可对驱动轴1进行定位,防止驱动轴1向外移动,保证驱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完好啮合在一起,所述从动轴2两端通过两个从动轴固定座13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壳11底部,在所述从动轴2两端靠近从动轴固定座13内侧位置设置有两个定位销12,定位销12上设置有螺纹,所述从动轴2对应定位销12的位置设置有定位螺纹孔,通过旋进所述定为螺纹孔,使得定位销12可对从动轴2进行定位,防止从动轴2左右移动,保证驱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完好啮合在一起,更有利于转动的传递。使用时,当踏板9被踩下时,踏板9会带动驱动轴1以及驱动齿轮3绕底壳11上的孔转动,而驱动齿轮3与从动齿轮4两者为圆锥直齿轮且相互啮合,从动齿轮4以及从动轴2会垂直于驱动轴1的轴线转动,从动轴2带动连杆一5摆动,连杆一5带动连杆二6运动,连杆二6带动连杆三7摆动,连杆三7带动六角控制杆8转动,从而实现向左或右踩下踏板9来联动控制六角控制杆8转动方向的不同,进而实现中控轮10的不同工作状态,此处六角控制杆8对中控轮10的状态控制为现有技术,因此,中控轮10内部控制机构图中未示出。当踏板9处于水平状态时,此时中控轮10处于任意方向转动与滚动状态,即此时可以任意移动;当踏板9被向左踩下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时(一般为30°或者45°),通过齿轮组件传动,连杆机构会转动一个角度α,此时六角控制杆8也转动一个角度α,进而使中控轮10被锁死,既无法转动也无法滚动,使得底壳11上部的设备处于无法移动状态;当踏板9被向右踩下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时(一般为30°或者45°),通过齿轮组件传动,连杆机构会转动一个角度β,此时六角控制杆8也转动一个角度β,进而使中控轮10不能转动但可以滚动,此时只能处于直行状态。本技术成本低,操作控制简单可靠,占用空间较小,可很好地实现对中控轮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医用推车中控轮的控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推车中控轮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轴(1)、从动轴(2)和连杆机构,所述驱动轴(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3),所述从动轴(2)的中部均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4),所述驱动轴(1)与从动轴(2)相互垂直,所述驱动齿轮(3)与从动齿轮(4)相互啮合,使得驱动轴(1)能够带动从动轴(2)转动,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从动轴(2)两端的连杆一(5)、铰接于两连杆一(5)端部的连杆二(6)和铰接于两连杆二(6)端部的连杆三(7),两连杆三(7)端部固定连接有六角控制杆(8),所述驱动轴(1)另端固定设置有踏板(9),所述踏板(9)通过控制六角控制杆(8)的转动来实现对中控轮(10)的动作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推车中控轮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轴(1)、从动轴(2)和连杆机构,所述驱动轴(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3),所述从动轴(2)的中部均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4),所述驱动轴(1)与从动轴(2)相互垂直,所述驱动齿轮(3)与从动齿轮(4)相互啮合,使得驱动轴(1)能够带动从动轴(2)转动,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从动轴(2)两端的连杆一(5)、铰接于两连杆一(5)端部的连杆二(6)和铰接于两连杆二(6)端部的连杆三(7),两连杆三(7)端部固定连接有六角控制杆(8),所述驱动轴(1)另端固定设置有踏板(9),所述踏板(9)通过控制六角控制杆(8)的转动来实现对中控轮(10)的动作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推车中控轮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均为圆锥直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吉锋廖梓丞王朝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