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4987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包括体内段和体外段,体内段插入人体,连接腹腔引流管,体外段连接负压设备,以将人体内的体液导出,体外段上开设有通气孔。当漏液孔被人体组织堵住以后,负压设备的负压集中到通气孔处,使通气孔的吸力变大,向第一管体内吸入更多的气体,减小第一管体内的负压,减小漏液孔对人体组织的吸力,从而使漏液孔放开人体组织,使漏液孔能继续吸入体液。

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tub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uid continuous suction pipe comprises a first pipe body, a first tube section including in vivo and in vitro, in vivo inserted into human body, connecting the abdominal drainage tube, in connection with the vacuum equipment, fluid derived in the human body, the in vitro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ventilation hole. When the leakage hole is blocked after the human tissue, pressure equipment from the ventilation hole, the suction hole becomes larger, inhaled more gas to the first pipe body, negative pressure decreases first pipe body, reduce the suction liquid leakage holes of human tissue, so that the leakage of Kong Fang body tissue, the the liquid leakage holes to suction fl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
技术介绍
患者在进行肾脏或膀胱手术后,会出现腹腔漏尿等并发症,需要接入辅助设备帮助排尿。现有的辅助设备由外接负压设备的负压吸引管和设置在体内的引流管构成,引流管上开设有多个漏液孔,负压吸引管和引流管连接。负压设备在引流管和负压吸引管内产生负压,吸引人体的尿液或其他体液从漏液孔流入引流管,排出到人体外。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漏液孔会被人体组织堵塞,而负压设备在引流管内产生负压,使人体组织持续被吸入漏液孔内,导致尿液无法从漏液孔吸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在漏液孔被人体组织堵塞后,自动放开人体组织,保持漏液孔通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的一端连接腹腔引流管,另一端连接负压设备,以将人体腔隙内的体液导出,第一管体上开设有通气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管体上设置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通过调节通气孔的面积调节第一管体内的负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调节结构包括第二管体,第二管体滑移嵌设在第一管体内且与第一管体相互贴合,以遮挡或开启通气孔,从而调节通气孔的面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调节结构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二管体的环状气囊,第一管体的内环壁上开设有容纳槽,气囊安装在容纳槽内,当气囊充气时,卡住第二管体,将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相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管体上开设有容纳孔,容纳孔内安装有可旋转的调节齿轮,第二管体上连接有传动板,传动板上设置有传动齿,调节齿轮与传动齿啮合,以在调节齿轮转动时,驱动第二管体在第一管体内滑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调节结构包括用于打开或堵住通气孔的叶片,叶片安装在通气孔的孔壁上,叶片与通气孔的孔壁间设置有缝隙,当通气孔的负压过大时,叶片翻入第一管体内,以打开通气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叶片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扭簧,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互垂直固定,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连接处铰接在通气孔上,第一挡板设置在第一管体内,第二挡板设置在通气孔上,扭簧一端抵住第一挡板另一端抵住第一管体,推动第二挡板向第一管体外翻转,当通气孔接入正常的负压时,第二挡板堵住通气孔,当通气孔内的负压增大时,第二挡板翻入第一管体内,以打开通气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叶片包括一体设置的连接片和形变片,连接片固定在通气孔的孔壁上,形变片具有弹性,当通气孔的负压增大时,形变片变形,翻入第一管体内,以打开通气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通气孔的孔壁上开设有形状与连接片相适配的安装槽,安装槽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连接片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片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锁定块、第二锁定块和弹簧,连接片上开设有安装孔,弹簧设置在安装孔的中部,第一锁定块和第二锁定块设置在安装孔内,设置在弹簧的两端,当连接片安装到位后,弹簧推动第一锁定块和第二锁定块分别嵌入两个固定孔,以将连接片固定在安装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锁定块的侧壁上连接有供人拨动的第一拨动块,第二锁定块的侧壁上连接有供人拨动的第二拨动块,安装孔的侧壁和安装槽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供第一拨动块和第二拨动块滑移的拨动孔,第一拨动块和第二拨动块从拨动孔伸出到外部空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当漏液孔被人体组织堵住以后,负压设备的负压集中到通气孔处,使通气孔的吸力变大,向第一管体内吸入更多的气体,减小第一管体内的负压,减小漏液孔对人体组织的吸力,从而使漏液孔放开人体组织,使漏液孔能继续吸入体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图1标记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图;图6为图5标记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中叶片的安装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中叶片安装结构的内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包括第一管体1,第一管体1的一端连接腹腔引流管,另一端连接负压设备,以将人体腔隙内的体液导出,第一管体1上开设有通气孔4。使用时,第一管体1一端连接腹腔引流管,另一端连接负压设备,腹腔引流管上开设有用于将体液排入第一管体1内的漏液孔,负压设备启动,在第一管体1内产生负压,在漏液孔和通气孔4产生向内的吸力,使漏液孔吸引人体内的体液,通气孔4吸引空气进入第一管体1,减小第一管体1内的负压。当漏液孔被人体组织堵住以后,负压设备的负压集中到通气孔4处,使通气孔4的吸力变大,向第一管体1内吸入更多的气体,减小第一管体1内的负压,减小漏液孔对人体组织的吸力,从而使漏液孔放开人体组织,使漏液孔能继续吸入体液,且可防止因漏液被堵住以后,第一管体1被负压吸扁无法使用的情况发生。且在第一管体1吸收的体液偏少以后,医务人员可用手指压住通气孔4,然后观察体液的流出量,以判断人体内的体液的量,当按压后体液的流出量增多,证明人体内的体液较多,可以通过调小通气孔4的面积,增加漏液孔的吸力,来增加吸引体液的量,防止人体内的体液过多,防止过多的体液流到腹腔或其他器官上,感染人体。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管体1上设置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通过调节通气孔的面积调节第一管体1内的负压。第一实施例中调节结构包括第二管体2,第二管体2滑移嵌设在第一管体1内且与第一管体1相互贴合,以遮挡或开启通气孔4,从而调节通气孔4的面积。第二管体2可在第一管体1内滑移,从而调节通气孔4的大小,当吸出的体液变少时,操作人员滑动第二管体2,调小通气孔4,减小通气孔4的面积,使通气孔4所占的比例减少,增加漏液孔所占的面积比,从而增加漏液孔处的吸力,使漏液孔吸收体液的效率更高。作为进一步完整的实施方案,调节结构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二管体2的环状气囊10,第一管体1的内环壁上开设有容纳槽11,气囊10安装在容纳槽11内,当气囊10充气时,卡住第二管体2,将第一管体1与第二管体2相固定。通过气囊10固定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可防止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在运行的过程中因受外力而分开,防止因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的分开而导致设备失效,保证设备持续运作。第二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用调节齿轮3代替气囊10,第一管体1上开设有容纳孔1c,容纳孔1c内安装有可旋转的调节齿轮3,第二管体2上连接有传动板14,传动板14上设置有传动齿15,调节齿轮3与传动齿15啮合,以在调节齿轮3转动时,驱动第二管体2在第一管体1内滑移。设置在调节齿轮3和传动板14,在需要调节吸引体液的效率的时候,操作人员转动调节齿轮3,驱动传动板14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管体2在第一管体1内滑移,改变第二管体2遮挡通气孔4的的面积,从而调节第一管体1吸引体液的功率。使用调节齿轮3驱动第二管体2滑移,调节第二管体2时只需转动调节齿轮3,操作更加简便。后面提供两种用叶片5代替第二管体2的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中,调节结构包括用于打开或堵住通气孔4的叶片5,叶片5安装在通气孔4的孔壁上,叶片5与通气孔4的孔壁间设置有缝隙6,当通气孔4的负压过大时,叶片5翻入第一管体1内,以打开通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1),所述第一管体(1)的一端连接腹腔引流管,另一端连接负压设备,以将人体腔隙内的体液导出,所述第一管体(1)上开设有通气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1),所述第一管体(1)的一端连接腹腔引流管,另一端连接负压设备,以将人体腔隙内的体液导出,所述第一管体(1)上开设有通气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上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通过调节通气孔的面积调节第一管体(1)内的负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二管体(2),所述第二管体(2)滑移嵌设在第一管体(1)内且与第一管体(1)相互贴合,以遮挡或开启通气孔(4),从而调节通气孔(4)的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二管体(2)的环状气囊(10),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环壁上开设有容纳槽(11),所述气囊(10)安装在容纳槽(11)内,当气囊(10)充气时,卡住第二管体(2),将第一管体(1)与第二管体(2)相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上开设有容纳孔(1c),所述容纳孔(1c)内安装有可旋转的调节齿轮(3),所述第二管体(2)上连接有传动板(14),所述传动板(14)上设置有传动齿(15),所述调节齿轮(3)与传动齿(15)啮合,以在调节齿轮(3)转动时,驱动第二管体(2)在第一管体(1)内滑移。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用于打开或堵住通气孔(4)的叶片(5),所述叶片(5)安装在通气孔(4)的孔壁上,所述叶片(5)与通气孔(4)的孔壁间设置有缝隙(6),当通气孔(4)的负压过大时,叶片(5)翻入第一管体(1)内,以打开通气孔(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5)包括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和扭簧(9),所述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相互垂直固定,所述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伟孙贤斌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