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注塑机绞牙装置专利_技高网

一种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418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设置于注塑机的上方,注塑机中模腔两侧的哥林柱之间的距离小于模腔中产品的距离,传送带的宽小于两模腔中两产品的距离,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从两根哥林柱之间的上方进入并对模腔进行取料;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包括支架和分别设置于支架左右两端的机械手,支架带动机械手沿XYZ轴移动对注塑机中的模腔进行取料;机械手包括真空气阀、气管、连杆和吸嘴,支架一端的机械手设置在支架上,真空气阀与气管连通,气管穿过连杆与吸嘴连通;支架另一端的机械手固定在气缸的输出轴上,气缸控制该机械手沿X轴移动,调节两个机械手之间的取料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统一控制变为分体控制,增加机械手的操作性能和灵活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机械设备
,特别是一种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一般都是一体式的,由单一真空气阀统一控制,从而实现对注塑机产品的吸取和放下。 哥林柱是安装在机械或建筑物上起牵引作用的杆形构件,原理就是起平衡模板滑动、承受锁模带来的张力。是注塑机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锁模机构中,哥林柱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刚性和稳定性,提高其哥林柱结构特性,才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刚性和稳定性。但是注塑机中的模腔是根据不同产品而跟换的,有些产品的宽度或者多个产品的距离会超过模腔两侧的哥林柱之间的距离,如果是用人手去取产品那就没问题,但是如果是利用机械手进行取产品,可能就会导致机械手再取产品的过程中,使产品碰撞到哥林柱,从而使产品不良或损坏机械手。 对于需要取出两个产品的机械手,其一般都是只有一个真空气阀,对产品同取同放。那么对于一些比较窄的传送带,特别是一些传送带的宽只能刚好放置两个产品,并且机械手进行取产品时,两个产品必然会相隔一定的距离,那么在放下产品的时候,两个产品不能同时稳定地而安全地放置到传送带上,可能会导致其中一个产品掉到地上,导致产品损坏,所以需要人员专门看守。如果要更换大一点的传送带,那么占地面积就会变大,不利于节省厂房的空间资源,如果多套注塑机都一并更换更大的传送带,那么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能够调节两个机械手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两个产品之间的距离避免在取出的时候碰撞到哥林柱;并且使机械手可以单独进行吸放产品,在放下产品的时候可以有先后顺序再配合X轴移动,实现将两个产品全放置到较窄的传送带上。实现将统一控制变为分体控制,增加机械手的操作性能和灵活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设置于注塑机的上方,注塑机中模腔两侧的哥林柱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两模腔中两产品的距离,传送带的宽小于两模腔中两产品的距离,所述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从所述的两根哥林柱之间的上方进入并对模腔进行取料;所述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包括支架、分别设置于支架左右两端的机械手,支架带动机械手沿XYZ轴移动对注塑机中的模腔进行取料;所述机械手包括真空气阀、气管、连杆和吸嘴,支架一端的机械手设置在支架上,真空气阀与气管连通,气管穿过连杆与吸嘴连通;支架另一端的机械手固定在气缸的输出轴上,气缸控制该机械手沿X轴移动,调节两个机械手之间的取料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个机械手都分别由气缸进行X轴移动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机械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由一 XYZ轴控制装置驱动进行XYZ轴移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来对机械手的单一控制下,增加对机械手X轴的控制,使机械手在取产品的时候能够缩短产品之间的距离,使产品之间的距离小于固定的哥林柱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取产品的时候产品会碰撞到哥林柱的问题,避免产品不良。在原来两个机械手分别对两个产品进行放下的时候都是同一个真空气阀在控制,并同时控制机械手对产品同取同放的情况下,增加一个真空气阀使每个机械手能够对应一个真空气阀,对两个产品先后在传动带上放下,使产品能够保证完全放置在较窄的传送带上,避免两个产品同放时会掉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应用时(取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应用时(避开哥林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原来同时放下产品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先后放下产品时的示意图。 图中,1、注塑机;2、传送带;3、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4、哥林柱;5、产品;31、支架;32、真空气阀;33、气管;34、连杆;35、吸嘴;36、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3、4、5所示,一种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3,设置于注塑机I的上方。其中,注塑机I中模腔两侧的哥林柱4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两模腔中两产品5的距离,那么传统的机械手在沿Y轴方向取出产品5的时候就会碰撞到哥林柱4,因为哥林柱4的位置已经固定,不能更改,所以只能够对机械手部分进行改进;用于放置传送产品5的传送带2的宽度小于两模腔中两产品5的距离,那么对于传统的机械手由单独的真空气阀32控制对产品5同取同放的方式,产品5不能够一次将两个产品5同时完好地放下到较窄的传送带2上,更换传送带2的成本大于实施本技术的成本;所述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3从所述的两根哥林柱4之间的上方进入并对模腔进行取料。 该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3包括支架31、分别设置于支架31左右两端的机械手,支架31带动机械手沿XYZ轴移动对注塑机I中的模腔进行取料;所述机械手包括真空气阀32、气管33、连杆34和吸嘴35,支架31 —端的机械手固定设置在支架31上,真空气阀32与气管33连通,气管33穿过连杆34与吸嘴35连通,真空气阀32通过气管33将吸嘴35里面的空气抽走,使吸嘴35具有能够吸住产品5的动力;支架31另一端的机械手固定在气缸36的输出轴上,气缸36固定在支架31上,气缸36控制该机械手沿X轴移动,调节两个机械手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两个机械手都分别由气缸36进行X轴移动控制。可以是将两个机械手都由气缸36控制来调节产品5之间的距离,灵活性更加强,可以适应更加多的注塑产品5使用。 其中,所述支架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机械手。根据所吸产品5的形状和规模,相应地调节机械手的数量。保证取产品5的过程中,产品5不会掉落。 其中,所述支架31由一 XYZ轴控制装置驱动进行XYZ轴移动。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XTL轴控制装置驱动支架31沿XYZ轴移动到注塑机I的上方,并在两侧哥林柱4之间进入,将两个模腔中的两个产品5吸住,支架31上的气缸36控制其中一个机械手带动产品5移动,从而调节缩短两个产品5之间的距离,并且该距离小于两侧哥林柱4之间的距离,两个产品5可以避开哥林柱4安全地被搬运到传送带2上方;在传送带2上方,XYZ轴控制装置先将其中一个产品5准确地放置在传送带2上,然后沿X轴调整位置,使另一产品5也能准确地放置到传送带2上,先后放置的产品5都在同一排;传送带2上设置有感应器感应到产品5存在的情况下就会自动启动进行传送,留出空位置等待下一次放广品5。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技术,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注塑机的上方,注塑机中模腔两侧的哥林柱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两模腔中两产品的距离,传送带的宽小于两模腔中两产品的距离,所述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从所述的两根哥林柱之间的上方进入并对模腔进行取料;所述注塑机产品取放装置包括支架、分别设置于支架左右两端的机械手,支架带动机械手沿XYZ轴移动对注塑机中的模腔进行取料;所述机械手包括真空气阀、气管、连杆和吸嘴,支架一端的机械手设置在支架上,真空气阀与气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兵雷华陈朝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天龙阿克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