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低功耗传感器系统技术方案,传感器与微系统专利_技高网

一种低功耗传感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410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传感器系统,包括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1、芯片U2、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2、电阻R3、电阻R6、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所述芯片U1的引脚6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传感器J1、传感器J2、传感器J3、传感器J4、光电耦合U5、电阻R1、电阻R4,所述传感器J1接芯片U1的引脚2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功耗传感器系统
本技术属于传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传感器系统。
技术介绍
传感器单元包括选择器(转换电路),选择应当输出的检测信号。这个选择器基于转换指令信号操作,该信号从处理单元随着通讯信号传送。选择的检测信号通过A-D转换电路被转换成位序,随着通讯信号被传送到处理单元。然而上述通常的结构中,因为检测信号随着通讯信号以位串的形式从传感器单元传送到处理单元,检测信号的传送速度被限制于特定值。目前,传统的传感器系统,存在传输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低功耗传感器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传统的传感器系统,存在传输速度慢的问题。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低功耗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1、芯片U2,、三极管Ql、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2、电阻R3、电阻R6、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l,所述芯片Ul的引脚6接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l的阳极、三极管Ql的集电极,其引脚7接二极管D2的阳极、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其引脚15接芯片U2的引脚16,其引脚16接芯片U2的引脚15,其引脚19接芯片U2的引脚12,其引脚20接芯片U2的引脚11,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l的阴极且接电压+12V,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且都接电压+12V,所述三极管Ql发射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且都接地其基极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芯片U2的引脚5接三极管Q3的基极和发射极且都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6的一端、电容Cl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容Cl的另一端且都接电压+12V,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传感器J1、传感器J2、传感器J3、传感器J4、光电耦合U5、电阻R1、电阻R4,所述传感器Jl接芯片Ul的引脚28,所述传感器J2接芯片Ul的引脚27,所述传感器J3接芯片Ul的引脚26,所述传感器J4接芯片Ul的引脚25,所述光电耦合U5的引脚I接电阻R4的一端,其引脚2接电阻Rl的一端,其引脚3接芯片Ul的引脚2,其引脚4接芯片Ul的引脚1,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芯片Ul的引脚4,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接芯片Ul的引脚3。 所述芯片Ul选用AT89C52型号的芯片。 所述芯片U2选用CD4051型号的芯片。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I本专利的传感器模块的中的传感器和光电耦合电路设计,将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主控芯片,再有光电耦合从根本上隔离了前级和后级电路,实现理想耦合,进而实现传感器的快速传输。 2本专利采用传感器为核心的传感器电路将电流的变化情况以电压信号输出,通过主控电路中的RC移相电路,进行过零比较,把信号转换成单片机能够识别的方波信号,进入与单片机控制系统,实现频率跟踪控制,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传输速度。 3本专利的低功耗传感器系统,元器件少,成本低,结构紧凑,集成高,连接方便,应用范围广。 4本专利的低功耗传感器系统,可以调节原边阻抗,来解决原边阻影响系统稳定性的问题,进而提高系统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包括: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如图1所示。 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1、芯片U2,、三极管Ql、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2、电阻R3、电阻R6、二极管Dl、二极管D2、电容Cl,芯片Ul的引脚6接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l的阳极、三极管Ql的集电极,其引脚7接二极管D2的阳极、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其引脚15接芯片U2的引脚16,其引脚16接芯片U2的引脚15,其引脚19接芯片U2的引脚12,其引脚20接芯片U2的引脚11,电阻R2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l的阴极且接电压+12V,电阻R3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且都接电压+12V,三极管Ql发射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且都接地其基极接三极管Q2的基极,芯片U2的引脚5接三极管Q3的基极和发射极且都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6的一端、电容Cl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容Cl的另一端且都接电压+12V。 传感器模块包括传感器J1、传感器J2、传感器J3、传感器J4、光电親合U5、电阻R1、电阻R4,传感器Jl接芯片Ul的引脚28,传感器J2接芯片Ul的引脚27,传感器J3接芯片Ul的引脚26,传感器J4接芯片Ul的引脚25,光电耦合U5的引脚I接电阻R4的一端,其引脚2接电阻Rl的一端,其引脚3接芯片Ul的引脚2,其引脚4接芯片Ul的引脚1,电阻R4的另一端接芯片Ul的引脚4,电阻Rl的另一端接芯片Ul的引脚3。 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l、芯片U2,、三极管Ql、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2、电阻R3、电阻R6、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l,所述芯片Ul的引脚6接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l的阳极、三极管Ql的集电极,其引脚7接二极管D2的阳极、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其引脚15接芯片U2的引脚16,其引脚16接芯片U2的引脚15,其引脚19接芯片U2的引脚12,其引脚20接芯片U2的引脚11,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l的阴极且接电压+12V,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且都接电压+12V,所述三极管Ql发射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且都接地其基极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芯片U2的引脚5接三极管Q3的基极和发射极且都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攀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易付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