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功耗供电控制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57041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8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监控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供电控制监控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电流比较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1、芯片U2、放大器U3、传感器J1、传感器J2、传感器J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感L1、电阻R1,所述芯片U1的引脚2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电流比较模块包括放大器U4、光电耦合U7、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4、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所述放大器U4的引脚1接光电耦合U7的引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监控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供电控制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较大并且较为偏远,监控布局网络需求较大,导致无线发射功耗较大,而系统配备的电源提供的能量有限,因此,必须隔段时间通过人工更换电源或者为移动电源充电,其操作过程复杂,费工费时。尽管现有移动电源等技术能够提供强大的能量供给,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低功耗供电控制监控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目前的大的监控系统耗电大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低功耗供电控制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电流比较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l、芯片U2、放大器U3、传感器Jl、传感器J2、传感器J3、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感L1、电阻R1,所述芯片Ul的引脚2三极管Ql的发射极,其引脚6接三极管Ql的基极,其引脚20接芯片U2的引脚11,其引脚21接芯片U2的引脚10,其引脚22接芯片U2的引脚9,其引脚27接传感器J3,其引脚28接传感器J2,其引脚29接传感器Jl,其引脚32接电感LI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其引脚35接电感LI的另一端,其引脚37接电阻Rl的一端,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接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放大器U3的引脚2接电容C2的一端、芯片U2的引脚4,其引脚I接电容C2的另一端,其引脚3接电容Cl的一端,所述芯片U2的引脚I接地,其引脚14接+12V电压,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电容Cl的另一端,所述电流比较模块包括放大器U4、光电耦合U7、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4、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所述放大器U4的引脚I接光电耦合U7的引脚、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其引脚2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其引脚3接电阻R14的一端、芯片Ul的引脚44,其引脚4接-5V电压,其引脚8接+5V电压,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且接+5V电压,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芯片Ul选用MCU芯片。所述芯片U2选用ADC0809型号的芯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本专利的由电流采样模块对系统的电流信号进行采样,然后电流信号的采样数据传递给MCU芯片进行处理,进而控制监控系统的唤醒和休眠的时间,降低系统的耗能。2本专利的控制原理简单、可实现性强、成本低、操作方便、功耗低等特点,能够在满足系统工作供电的同时,合理优化电源管理,大大增加续航能力。3本专利的结构简单,各元器件相对比较便宜,耗电少,进一步解决现有的监控系统元器件的较多,耗电大的问题。4本专利主控模块实现控制系统对各模块的优化调度,大大增加能源紧缺系统的能源利用率,使系统在正常工作的同时降低使用功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控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流比较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主控模块(图1)、电流比较模块(图2)。图1中,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l、芯片U2、放大器U3、传感器Jl、传感器J2、传感器J3、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感L1、电阻R1,芯片Ul的引脚2三极管Ql的发射极,其引脚6接三极管Ql的基极,其引脚20接芯片U2的引脚11,其引脚21接芯片U2的引脚10,其引脚22接芯片U2的引脚9,其引脚27接传感器J3,其引脚28接传感器J2,其引脚29接传感器Jl,其引脚32接电感LI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其引脚35接电感LI的另一端,其引脚37接电阻Rl的一端,电阻Rl的另一端接电容C3的另一端,放大器U3的引脚2接电容C2的一端、芯片U2的引脚4,其引脚I接电容C2的另一端,其引脚3接电容Cl的一端,芯片U2的引脚I接地,其引脚14接+12V电压,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电容Cl的另一端。图2中,电流比较模块包括放大器U4、光电耦合U7、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4、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放大器U4的引脚I接光电耦合U7的引脚、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其引脚2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其引脚3接电阻R14的一端、芯片Ul的引脚44,其引脚4接-5V电压,其引脚8接+5V电压,电阻R1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且接+5V电压,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低功耗供电控制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电流比较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l、芯片U2、放大器U3、传感器Jl、传感器J2、传感器J3、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感L1、电阻R1,所述芯片Ul的引脚2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其引脚6接三极管Ql的基极,其引脚20接芯片U2的引脚11,其引脚21接芯片U2的引脚10,其引脚22接芯片U2的引脚9,其引脚27接传感器J3,其引脚28接传感器J2,其引脚29接传感器Jl,其引脚32接电感LI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其引脚35接电感LI的另一端,其引脚37接电阻Rl的一端,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接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放大器U3的引脚2接电容C2的一端、芯片U2的引脚4,其引脚I接电容C2的另一端,其引脚3接电容Cl的一端,所述芯片U2的引脚I接地,其引脚14接+12V电压,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电容Cl的另一端,所述电流比较模块包括放大器U4、光电耦合U7、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4、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所述放大器U4的引脚I接光电耦合U7的引脚、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其引脚2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其引脚3接电阻R14的一端、芯片Ul的引脚44,其引脚4接-5V电压,其引脚8接+5V电压,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且接+5V电压,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供电控制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l选用MCU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供电控制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2选用ADC0809型号的芯片。【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监控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供电控制监控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电流比较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1、芯片U2、放大器U3、传感器J1、传感器J2、传感器J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感L1、电阻R1,所述芯片U1的引脚2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电流比较模块包括放大器U4、光电耦合U7、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4、三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功耗供电控制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电流比较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1、芯片U2、放大器U3、传感器J1、传感器J2、传感器J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感L1、电阻R1,所述芯片U1的引脚2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其引脚6接三极管Q1的基极,其引脚20接芯片U2的引脚11,其引脚21接芯片U2的引脚10,其引脚22接芯片U2的引脚9,其引脚27接传感器J3,其引脚28接传感器J2,其引脚29接传感器J1,其引脚32接电感L1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其引脚35接电感L1的另一端,其引脚37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放大器U3的引脚2接电容C2的一端、芯片U2的引脚4,其引脚1接电容C2的另一端,其引脚3接电容C1的一端,所述芯片U2的引脚1接地,其引脚14接+12V电压,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流比较模块包括放大器U4、光电耦合U7、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4、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所述放大器U4的引脚1接光电耦合U7的引脚、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其引脚2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其引脚3接电阻R14的一端、芯片U1的引脚44,其引脚4接‑5V电压,其引脚8接+5V电压,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且接+5V电压,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攀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易付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