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87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包括:植物净化沉淀池,夹层隔音补氧盒,主缸体和底部净化沉淀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目前家庭饲养观赏鱼通常所采用的水体净化和增氧相分离的做法,将增氧泵移除,只需接入一个适当的水泵就可以实现沉淀、净化和补氧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弥补了目前家庭饲养观赏鱼需要长时间使用增氧泵供氧、需要经常换水以及清理缸底残渣(或放养吸食残渣的鱼来吃掉残渣)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夹层隔音补氧盒来实现主缸体水体的增氧功能,利用底部净化沉淀腔和植物净化沉淀池来实现主缸体内水体的沉淀与净化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用电量和电磁污染,延长了鱼缸清洗周期。

Low frequency cleaning energy-saving fish tank for biochemical cotton fragmen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ow frequency cleaning and energy-saving fish tank for biochemical cotton fragmentation, which comprises a plant purifying sedimentation tank, an interlayer sound insulation oxygen supplementing box, a main cylinder body and a bottom purifying and settling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changes the present family farming are commonly used for ornamental fish in water purification and oxygen separation approach, will remove the oxygen pump, only need to access a proper water pump can achieve precipitation, purification and oxygen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up for the defects that the domestic ornamental fish need a long time to use oxygen increasing pump to supply oxygen, to change water frequently and to clean the residue at the bottom of a tank (or to feed fish for eating residue to eat the residue).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interlayer soundproof and oxygen supplementing box to realize the oxygenation function of the water body of the main cylinder body, and realizes the sedimentation and the purification function of the water body in the main cylinder by using the bottom purifying precipitation chamber and the plant purifying sedimentation tank.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power consump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 and prolongs the cleaning cycle of the fish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庭养殖观赏鱼的鱼缸,尤其涉及一种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
技术介绍
在养殖家庭观赏鱼的水体中,溶氧量及水质将直接影响鱼的成活率和饲料的转化率,而溶氧量的多少及水质的好坏又与增氧及净化效果密切相关。同时,养鱼者希望清污周期尽可能延长,甚至不用清污、换水。目前,家庭养殖观赏鱼所采用的养鱼装置中通常都有抽水过滤系统和增氧系统两部分,或者是由抽水过滤系统和增氧系统集成的一个多功能系统。1.就过滤系统而言,它通常被设计为让需要过滤的水从平铺的滤材(如过滤棉、生化棉、活性炭等)上渗出或穿过,以达到物理过滤或吸附水中残渣(或悬浮物)的目的。这种设计的缺点是滤材易于堵塞。因而清污的周期较短,给养鱼者带来繁杂的清污工作。如:过滤桶,采用陶瓷环和活性炭等平铺过滤。这样的方式,容易使滤材堵塞,需要经常清洗,给养鱼者带来繁杂的清洗工作;采用这种方式,如果长时间未清洗滤材,不仅过滤效果降低,而且易于发生安全事故(比如溢水或者水质变差导致鱼生病甚至死亡)。2.就增氧系统而言,它通常被设计为:让增氧泵(或水泵)将空气强力压入(或强力吸入)水中一定深度,然后气泡从水面下一定深度开始向上冒,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这种设计虽然可以达到增氧目的,但其溶氧效率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噪声往往较大、消耗的电能较多。总体来看,目前家庭养殖观赏的常用鱼缸存在增氧效果不是很理想、消耗电量较多、水质浑浊、清污频率较高等不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鱼缸来克服目前家庭养殖观赏所使用的鱼缸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家庭养殖观赏鱼所使用的常用鱼缸存在的增氧效率较低、消耗电量较多、清污和换水频率较高等不足,提出了一种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包括:植物净化沉淀池、夹层隔音补氧盒、主缸体和底部净化沉淀腔。本技术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中,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设置有入水管、第一生化棉、固定杆和溢水管;其中,所述入水管和所述溢水管分别垂直贯穿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的底部;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的底面上;所述第一生化棉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本技术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中,所述夹层隔音补氧盒设置在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的一端;所述夹层隔音补氧盒包括:吸气腔、水气混合腔、隔音腔和消声封盖;其中,所述吸气腔设置有水流吸气管、腔间空气流通管和净水进水孔;所述吸气腔设置在所述水气混合腔的上方,并通过所述水流吸气管和所述腔间空气流通管连通;所述净水进水孔将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与所述吸气腔连通;所述水气混合腔设置有盒体进气管、盒体出水管;所述隔音腔设置在所述吸气腔及所述水气混合腔的外围;所述水气混合腔通过所述盒体进气管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盒体出水管与所述主缸体连通;所述消声封盖设置在所述吸气腔和所述隔音腔的顶部。本技术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中,所述主缸体设置在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和所述夹层隔音补氧盒的下方。本技术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中,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设置在所述主缸体下方;其中,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设置有缸体内腔隔板、主缸体排污管、多功能清污机构、沉淀腔排污管和隔板搁置台;所述缸体内腔隔板放置在所述隔板搁置台上,将整个缸体分隔为所述主缸体和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所述缸体内腔隔板设置有摇杆通孔、主缸体排污孔和沉淀腔出水管;所述主缸体排污孔将所述主缸体内的污水经所述主缸体排污管引入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所述沉淀腔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水泵放置盒;所述水泵放置盒内放置有水泵,水泵与所述入水管连通;所述主缸体排污管将所述主缸体和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连通,且能将源自所述主缸体排污孔的污水汇集在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内的同一位置流出;所述多功能清污机构用于清除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内的沉积污物,也用于束缚水体净化材料;所述沉淀腔排污管设置在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的侧壁附近,穿过述主缸体侧壁上的沉淀腔排污管通孔,用于排出污水。本技术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中,所述固定杆任意相邻两排之间均错位排列。本技术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中,所述主缸体排污管设置有残渣流入管和残渣合流管;源自所述主缸体排污孔的污水直接流入所述残渣流入管,每根所述残渣流入管内的污水都汇集在所述残渣合流管里一起进入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本技术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中,所述沉淀腔排污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开关。本技术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中,所述多功能清污机构设置有轴杆、轴杆套筒、摆杆、传动杆、摇杆和第二生化棉;其中,所述轴杆固定在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的底部;所述轴杆套筒套设在所述轴杆上,并能够以所述轴杆为轴而转动;所述摆杆固定在所述轴杆套筒上;所述传动杆将所述摆杆连接在一起,使所述摆杆绕着各自的所述轴杆做同步摆动;所述传动杆设置有摇孔槽,所述摇孔槽在所述摇杆通孔正下方;所述摇杆可以穿过所述摇杆通孔并插入所述摇孔槽;所述第二生化棉设置有滤棉固定杆,所述第二生化棉固定在所述滤棉固定杆上;所述滤棉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摆杆上。本技术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中,相邻两条所述摆杆上的所述第二生化棉之间错位排列。本技术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中,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包括入水管、第一生化棉、固定杆和溢水管。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的底部上,并垂直于底部;所述固定杆任意相邻两排之间均错位排列;所述第一生化棉竖直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既可以减缓水流,利于较重的残渣颗粒沉淀,又能为硝化细菌等微生物提供寄居场所,还能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所述第一生化棉之间的间隙里栽种水生植物,如:吊兰和绿萝等,植物的根系能相互交织,将所有所述第一生化棉连成一片,利于水体的沉淀与净化。所述第一生化棉一旦固定后,就不需要取下清洗,也不需要更换,可永久性地使用。本技术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中,所述入水管垂直穿过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的底部,其下端与水泵相连,水泵能将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内的水源源不断地送入所述植物净化净化沉淀池中。本技术提出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中,所述溢水管主要用于将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内过多的水直接导入所述主缸体中,避免水从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的边缘溢出。所述溢水管还有利于降低对水泵的流量大小的要求,也易于确保所述夹层隔音补氧盒正常工作。所述溢水管还可以在所述夹层隔音补氧盒不能正常工作时,短暂的充当所述水流吸气管的作用,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保证观赏鱼不会在短时间内因缺氧而死亡,且所述溢水管在吸气时,产生较大的吸气声,能够提醒养鱼者,确保养鱼者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本技术提出的夹层隔音补氧盒设置在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的一端;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内的水直接进入所述夹层隔音补氧盒达到增氧目的。所述夹层隔音补氧盒设置有吸气腔、水气混合腔、隔音腔和消声封盖。其中,所述吸气腔设置有水流吸气管、腔间空气流通管和净水进水孔;所述吸气腔在所述水气混合腔上方,所述吸气腔和所述水气混合腔由所述水流吸气管和所述腔间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净化沉淀池(1)、夹层隔音补氧盒(2)、主缸体(3)和底部净化沉淀腔(4);其中,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1)设置有入水管(11)和溢水管(14);所述入水管(11)和所述溢水管(14)分别垂直贯穿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1)的底部;所述夹层隔音补氧盒(2)设置在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1)的一端;所述夹层隔音补氧盒(2)包括:吸气腔(21)、水气混合腔(22)、隔音腔(23)和消声封盖(24);其中,所述吸气腔(21)设置有水流吸气管(211)、腔间空气流通管(212)和净水进水孔(213);所述吸气腔(21)设置在所述水气混合腔(22)的上方,并通过所述水流吸气管(211)和所述腔间空气流通管(212)连通;所述净水进水孔(213)将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1)与所述吸气腔(21)连通;所述水气混合腔(22)设置有盒体进气管(221)、盒体出水管(222);所述隔音腔(23)设置在所述吸气腔(21)及所述水气混合腔(22)的外围;所述水气混合腔(22)通过所述盒体进气管(221)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盒体出水管(222)与所述主缸体(3)连通;所述消声封盖(24)设置在所述吸气腔(21)和所述隔音腔(23)的顶部;所述主缸体(3)设置在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1)和所述夹层隔音补氧盒(2)的下方;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设置在所述主缸体(3)下方;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设置有缸体内腔隔板(41)、主缸体排污管(42)、多功能清污机构(43)、沉淀腔排污管(44)和隔板搁置台(45);其中,所述缸体内腔隔板(41)放置在所述隔板搁置台(45)上,将整个缸体分隔为所述主缸体(3)和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所述缸体内腔隔板(41)设置有主缸体排污孔(412)和沉淀腔出水管(413);所述主缸体排污孔(412)将所述主缸体(3)内的污水经所述主缸体排污管(42)引入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所述沉淀腔出水管(413)的一端与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水泵放置盒(4131);所述水泵放置盒(4131)内放置有水泵,水泵与所述入水管(11)连通;所述主缸体排污管(42)将所述主缸体(3)和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连通;所述多功能清污机构(43)用于清除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内的沉积污物;所述沉淀腔排污管(44)设置在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的侧壁附近,穿过所述主缸体(3)侧壁上的沉淀腔排污管通孔(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净化沉淀池(1)、夹层隔音补氧盒(2)、主缸体(3)和底部净化沉淀腔(4);其中,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1)设置有入水管(11)和溢水管(14);所述入水管(11)和所述溢水管(14)分别垂直贯穿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1)的底部;所述夹层隔音补氧盒(2)设置在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1)的一端;所述夹层隔音补氧盒(2)包括:吸气腔(21)、水气混合腔(22)、隔音腔(23)和消声封盖(24);其中,所述吸气腔(21)设置有水流吸气管(211)、腔间空气流通管(212)和净水进水孔(213);所述吸气腔(21)设置在所述水气混合腔(22)的上方,并通过所述水流吸气管(211)和所述腔间空气流通管(212)连通;所述净水进水孔(213)将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1)与所述吸气腔(21)连通;所述水气混合腔(22)设置有盒体进气管(221)、盒体出水管(222);所述隔音腔(23)设置在所述吸气腔(21)及所述水气混合腔(22)的外围;所述水气混合腔(22)通过所述盒体进气管(221)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盒体出水管(222)与所述主缸体(3)连通;所述消声封盖(24)设置在所述吸气腔(21)和所述隔音腔(23)的顶部;所述主缸体(3)设置在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1)和所述夹层隔音补氧盒(2)的下方;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设置在所述主缸体(3)下方;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设置有缸体内腔隔板(41)、主缸体排污管(42)、多功能清污机构(43)、沉淀腔排污管(44)和隔板搁置台(45);其中,所述缸体内腔隔板(41)放置在所述隔板搁置台(45)上,将整个缸体分隔为所述主缸体(3)和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所述缸体内腔隔板(41)设置有主缸体排污孔(412)和沉淀腔出水管(413);所述主缸体排污孔(412)将所述主缸体(3)内的污水经所述主缸体排污管(42)引入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所述沉淀腔出水管(413)的一端与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水泵放置盒(4131);所述水泵放置盒(4131)内放置有水泵,水泵与所述入水管(11)连通;所述主缸体排污管(42)将所述主缸体(3)和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连通;所述多功能清污机构(43)用于清除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内的沉积污物;所述沉淀腔排污管(44)设置在所述底部净化沉淀腔(4)的侧壁附近,穿过所述主缸体(3)侧壁上的沉淀腔排污管通孔(3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净化沉淀池(1)进一步设置有第一生化棉和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固定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登炯景培书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