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673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进型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背电极、背面氮化硅膜、氧化铝膜、P型硅、N型发射极、正面氮化硅膜和正银电极,背电极主要由呈垂直相交的背极主栅线和背极副栅线相连而成,在背面氮化硅膜上开有贯通背面氮化硅膜和氧化铝膜的开槽,P型硅露于开槽中,背极副栅线主要由背铝栅线和背银栅线组成,背铝栅线位于开槽内的部分与P型硅相连,沿着背铝栅线露于开槽外的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背银栅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改善原有背极副栅线的导电性,降低双面太阳能电池的串阻,提高双面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设备投入成本低,与现有生产线兼容性好。

An improved type P PERC double sided solar c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P type double PERC solar cell comprises a bottom electrode, back from the back of the silicon nitride film, alumina film and P type, N type silicon emitter, positive silicon nitride film and a positive silver electrode, the back electrode main gate back electrode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vertical line intersection and the back side gate line is connected to the back in a silicon nitride film on a silicon nitride film and a back slot through the alumina film, P type silicon exposed in the open, the back side gate line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back aluminum gate line and the back silver gate line, back gate line is located in the aluminum part and P type the slot silicon is attached to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aluminum wire exposed along the back gate slot outside the set back silver grid line.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original back polar grid lines, reduce the series resistance of the double sided solar cells, and improve th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double faced solar cells.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the equipment input cost is low, and the equipment is compatible with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晶硅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有效吸收太阳辐射能,利用光生伏打效应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当太阳光照射在半导体P-N结上时,会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传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一般只采用正面钝化技术,在硅片的正面使用PECVD方式沉积一层氮化硅,降低少子在前表面的复合速率,可以大幅度提升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从而提升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随着当前对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研究PERC背钝化太阳电池技术。目前,业界主流厂家的焦点集中在单面PERC太阳能电池的量产化。而双面PERC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光电转换效率高,同时双面吸收太阳光,发电量更高,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大的使用价值。但是,现在对于双面PERC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也仅仅局限于一些研究机构在实验室中对其所做的研发,其具有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度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成本低、工艺简单且与生产线兼容性好的改进型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背电极、背面氮化硅膜、氧化铝膜、P型硅、N型发射极、正面氮化硅膜和正银电极,所述背电极主要由呈垂直相交的背极主栅线和背极副栅线相连而成,在所述背面氮化硅膜上开有贯通背面氮化硅膜和氧化铝膜的开槽,所述P型硅露于所述开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极副栅线主要由背铝栅线和背银栅线组成,背铝栅线位于开槽内的部分与所述P型硅相连,沿着背铝栅线露于开槽外的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背银栅线。本技术与现有的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相比,在原有的作为背极副栅线的铝栅线上设置一层银栅线,以此改善原有背极副栅线的导电性,从而降低双面太阳能电池的串阻,进而提高双面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另外,本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设备投入成本低,而且与现有生产线兼容性好,可对现有生产线进行简单改造后即可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于广泛推广和适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开槽为若干组,各组开槽呈平行排布;每组开槽由数段开槽组成,或者每组开槽是一条完整的开槽,或者每组开槽由数个通孔状的开槽和数段开槽组成,或者每组开槽由数个通孔状的开槽组成,或者每组开槽由沿横向平行排布的数列开槽组成,每列开槽由沿纵向平行排布的数段开槽组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背面氮化硅膜上且位于全部背极副栅线的外围设有围括住背极副栅线的铝栅框,所述铝栅框分别与背铝栅线和背极主栅线相连。在印刷过程中,由于铝浆的粘度较大,网版的线宽又比较窄,会偶尔出现铝栅断栅的情况。铝栅断栅会导致EL测试的图像出现黑色断栅,招致客户的投诉。同时,铝栅断栅又会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铝栅框为电子多提供了一条传输路径,防止铝栅断栅造成的EL测试断栅和光电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铝栅框的下方设有开槽,铝栅框位于开槽内的部分与所述P型硅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各组开槽之间的间距为0.5~50mm;所述开槽的宽度为10~500微米。本技术还可以有以下实施方式:所述背银栅线的宽度为30~500微米。最优的,50~250微米。所述背铝栅线的宽度为30~500微米,最优的,50~250微米。所述背面氮化硅膜的厚度为20~500nm。所述氧化铝膜的厚度为2~50n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⑴本技术与现有的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相比,在原有的作为背极副栅线的铝栅线上设置一层银栅线,以此改善原有背极副栅线的导电性,从而降低双面太阳能电池的串阻,进而提高双面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⑵本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设备投入成本低,而且与现有生产线兼容性好,可对现有生产线进行简单改造后即可使用。⑶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于广泛推广和适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背面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开槽和背极副栅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背面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开槽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是本技术一种改进型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背电极1、背面氮化硅膜3、氧化铝膜4、P型硅5、N型发射极6、正面氮化硅膜7和正银电极8,正银电极8主要由呈垂直相交的正银电极副栅82和正银电极主栅81相连而成。背电极1主要由呈垂直相交的背极主栅线11和背极副栅线12相连而成,在背面氮化硅膜上3开有贯通背面氮化硅膜3和氧化铝膜4的开槽2,P型硅5露于开槽2中,背极副栅线12主要由背铝栅线121和背银栅线122组成,背铝栅线121沿着开槽2设置,背铝栅线121位于开槽2内的部分9与P型硅5相连,沿着背铝栅线121露于开槽2外的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背银栅线122(可以完全包覆,也可以不完全包覆)在其外表面上。本技术与现有的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相比,在原有的作为背极副栅线的铝栅线上包覆一层银栅线,以此改善原有背极副栅线的导电性,从而降低双面太阳能电池的串阻,进而提高双面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每条背极主栅线11为完整的一条,或者由数段组成。背银栅线122的宽度为30~500微米,优选50~250微米;背铝栅线121的宽度为30~500微米,优选50~250微米。背铝栅线121的数量为30~500条。背面氮化硅膜3的厚度为20~500nm。氧化铝膜的厚度为2~50nm。开槽2为若干组,各组开槽2横向设置且呈平行排布;在本实施例中,每组开槽是一条完整的开槽。各组开槽2之间的间距为0.5~50mm;开槽的宽度为10~500微米。一种上述改进型双面P型PER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在P型硅5的正面形成绒面;⑵在由步骤⑴所得产品的正面进行扩散,形成N型发射极6;⑶去除由步骤⑵所得产品在扩散过程形成的磷硅玻璃和周边PN结;⑷在由步骤⑶所得产品的背面依次沉积氧化铝膜4和背面氮化硅膜3,氧化铝膜4的厚度为2nm,背面氮化硅膜3的厚度为20nm;再在正面沉积正面氮化硅膜7;⑸在由步骤⑷所得产品的背面上采用激光开设开槽2,开槽2的位置是设置背极副栅线12的位置,开槽2为若干组,各组开槽呈平行排布,每组开槽2是一条完整的开槽,开槽的宽度为50微米,各组开槽之间的间距为0.5mm;⑹在由步骤⑸所得产品的背面采用丝网印刷或喷墨方式印刷背极主栅线11;⑺在由步骤⑹所得产品的背面采用丝网印刷或喷墨方式印刷背铝栅线121,背铝栅线121的宽度为30微米,背铝栅线121沿着开槽2设置,背铝栅线121位于开槽2内的部分9与P型硅5相连;⑻在由步骤⑺所得产品的背面采用丝网印刷或喷墨方式印刷背银栅线122,背银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型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背电极、背面氮化硅膜、氧化铝膜、P型硅、N型发射极、正面氮化硅膜和正银电极,所述背电极主要由呈垂直相交的背极主栅线和背极副栅线相连而成,在所述背面氮化硅膜上开有贯通背面氮化硅膜和氧化铝膜的开槽,所述P型硅露于所述开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极副栅线主要由背铝栅线和背银栅线组成,背铝栅线位于开槽内的部分与所述P型硅相连,沿着背铝栅线露于开槽外的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背银栅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背电极、背面氮化硅膜、氧化铝膜、P型硅、N型发射极、正面氮化硅膜和正银电极,所述背电极主要由呈垂直相交的背极主栅线和背极副栅线相连而成,在所述背面氮化硅膜上开有贯通背面氮化硅膜和氧化铝膜的开槽,所述P型硅露于所述开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极副栅线主要由背铝栅线和背银栅线组成,背铝栅线位于开槽内的部分与所述P型硅相连,沿着背铝栅线露于开槽外的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背银栅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为若干组,各组开槽呈平行排布;每组开槽由数段开槽组成,或者每组开槽是一条完整的开槽,或者每组开槽由数个通孔状的开槽和数段开槽组成,或者每组开槽由数个通孔状的开槽组成,或者每组开槽由沿横向平行排布的数列开槽组成,每列开槽由沿纵向平行排布的数段开槽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各组开槽之间的间距为0.5~50mm;所述开槽的宽度为10~500微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结彬何达能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