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建宏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单电机双控穿墙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53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单电机双控穿墙引线机,包括机箱壳体,驱动电机、牵引线及待牵引电线。机箱壳体内还设置了绕线轮、大传动齿轮及小传动齿轮,所述牵引线均匀缠绕在绕线轮上,所述大传动齿轮与小传动齿轮之间使用传动链条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经过蜗杆传动器改向,传动轴穿过绕线轮与大传动齿轮的轴心连接。所述小传动齿轮的轴心与耐磨胶辊连接,所述耐磨胶辊为上下对称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极简设置,取消送线轮电机和收线轮电机的分体设置,采用单一电机设置,送线和收线均采用同一电机,整机质量轻,便于携带,单人可以操作,操作噪声小。

A new type of single motor double control through wall lead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single motor double control through wall lead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case shell, a driving motor, a traction line and a traction wire. The box shell also set up a winding wheel, a driving gear and a small gear, the traction wire is uniformly wound on the reel, between the big gear and small gear connected with drive chain, the drive motor through the worm driving device to drive shaft, through the axis of the reel and the big transmission gear connection. The axle center of the small drive ge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brasion proof rubber roller, and the wear-resistant rubber roller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minimalist set, cancel the feeding wheel motor and a take-up wheel split motor set, single motor set, wire and wire by using one motor, the light weight, easy to carry, one person can operate, low nois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单电机双控穿墙引线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修、室内装潢领域,更具体地讲,是关于一种新型单电机双控穿墙引线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引线工序采用的是人力引线,利用柔性钢丝传导电线,具体地说,是将预埋电线的起始端绑接在柔性钢丝的末端,人为地将柔性钢丝穿入墙内电线管的入口端,在墙内电线管的出口端拉拽柔性钢丝,使之带动预埋电线在墙内电线管中游走,最终柔性钢丝的末端将预埋电线的起始端带出墙内电线管的出口端,使得预埋电线贯穿墙内电线管,达到墙内电线管预埋电线的效果。显而易见地,人力穿送预埋电线,速率慢,当预埋电线在墙内走弯超过三次时,拉拽就很困难,耗费体力巨大。市面上曾有双电机的引线机,采用送线电机和收线电机分体设置,不但引线机的重量大,体积大,而且送线部位不可靠,经过两道牵引线转弯就容易发生送线无力,淤积在电线管道内。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申请人经过多次实践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单电机双控穿墙引线机,结构简单合理,取消送线轮电机和收线轮电机的分体设置,采用单一电机设置,送线和收线均采用同一电机,整机质量轻,便于携带,单人可以操作,操作噪声小。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单电机双控穿墙引线机,包括机箱壳体,驱动电机、牵引线及待牵引电线,牵引线的末端与待牵引电线的起始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机箱壳体内,机箱壳体内还设置了绕线轮、大传动齿轮及小传动齿轮,所述牵引线均匀缠绕在绕线轮上,所述大传动齿轮与小传动齿轮之间使用传动链条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经过蜗杆传动器改向,传动轴穿过绕线轮与大传动齿轮的轴心连接。所述小传动齿轮的轴心与耐磨胶辊连接,所述耐磨胶辊为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牵引线由绕线轮绕出,经过耐磨胶辊伸出机箱壳体,所述耐磨胶辊为上下活动设置,耐磨胶辊下移时,牵引线与耐磨胶辊紧密接触,耐磨胶辊上移时,牵引线与耐磨胶辊不接触。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电机可以正转和反转,送线时,驱动电机正转,绕线轮脱离传动轴,不与传动轴同转,传动轴带动大传动齿轮,大传动齿轮带动小传动齿轮,由夹持住牵引线的上下耐磨胶辊将缠绕在绕线轮上的牵引线送出,收线时,驱动电机反转,绕线轮与传动轴同转,将牵引线绕回到绕线轮上,耐磨胶辊上移,被牵引退回机箱壳体内的牵引线与耐磨胶辊不接触。综上,本专利技术送线时利用的是夹持在牵引线的上下耐磨胶辊,收线时,则耐磨胶辊上移,被牵引退回机箱壳体内的牵引线与耐磨胶辊不接触,利用的是收线轮旋转绕线。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采用了遥控器设置,具体地说,所述驱动电机的控制设置了遥控装置,所述蜗杆传动器的上方设置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还与遥控装置进行信号连接,驱动电机由控制板/遥控装置控制。为了解决收线轮不工作时的稳定性,防止收线轮在牵引线力的作用下松线,本专利技术在所述蜗杆传动器与绕线轮之间设置机箱隔断,所述机箱隔断上设置磁性固定栓,所述磁性固定栓贯穿机箱隔断到达绕线轮的侧壁。当收线轮不工作时,绕线轮的侧壁被磁性固定栓吸住,防止了收线轮在牵引线力的作用下松线。更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壳体上牵引线的伸出位置设置导管,所述牵引线贯穿导管伸出,所述牵引线的起始端与待牵引电线连接。所述导管为中空的金属柔性管。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牵引线为单股塑钢绳、双股塑钢绳和三股塑钢绳中的一种。所述所述小传动齿轮的轴心与耐磨胶辊连接,所述耐磨胶辊的一端设置小传动齿轮,耐磨胶辊的另一端也设置齿轮。所述驱动电机设置自动止停装置,当牵引线的末端缩至机箱壳体内时,驱动电机自动停机。更优旋地,本专利技术牵引线上方的耐磨胶辊由电动伸缩推杆控制,收线时,驱动电机反转,绕线轮与传动轴同转,牵引线退回机箱壳体内,耐磨胶辊通过动伸缩推杆上移,不与牵引线接触。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极简设置,取消送线轮电机和收线轮电机的分体设置,采用单一电机设置,送线和收线均采用同一电机,整机质量轻,便于携带,单人可以操作,操作噪声小。2、本专利技术在箱体上设置自动断电装置。防止电线在被拉拽时进入到引线机的内部,缠绕到收线轮上。3、本专利技术采用遥控和手动双控制,正转、反转自如,操作方便。4、本装置引线采用塑钢绳,可采用单股、双股或三股塑钢绳,适用范围较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单电机双控穿墙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单电机双控穿墙引线机,包括机箱壳体1,驱动电机2、牵引线12及待牵引电线,牵引线12的末端与待牵引电线的起始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设置在机箱壳体1内,机箱壳体1内还设置了绕线轮6、大传动齿轮7及小传动齿轮10,所述牵引线12均匀缠绕在绕线轮6上,所述大传动齿轮7与小传动齿轮10之间使用传动链条9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经过蜗杆传动器3改向,传动轴7穿过绕线轮6与大传动齿轮7的轴心连接。所述小传动齿轮10的轴心与耐磨胶辊11连接,所述耐磨胶辊11为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牵引线12由绕线轮6绕出,经过耐磨胶辊11伸出机箱壳体1,所述耐磨胶辊11为上下活动设置,耐磨胶辊11下移时,牵引线12与耐磨胶辊11紧密接触,耐磨胶辊11上移时,牵引线12与耐磨胶辊11不接触。所述驱动电机2可以正转和反转,送线时,驱动电机2正转,绕线轮6脱离传动轴7,不与传动轴7同转,传动轴7带动大传动齿轮7,大传动齿轮7带动小传动齿轮10,由夹持住牵引线12的上下耐磨胶辊11将缠绕在绕线轮6上的牵引线12送出,收线时,驱动电机2反转,绕线轮6与传动轴7同转,将牵引线12绕回到绕线轮6上,耐磨胶辊11上移,被牵引退回机箱壳体1内的牵引线12与耐磨胶辊11不接触。所述驱动电机2还设置了遥控装置,所述蜗杆传动器3的上方设置控制板4,所述控制板4还与遥控装置进行信号连接,驱动电机2由控制板4/遥控装置控制。所述蜗杆传动器3与绕线轮6之间设置机箱隔断5,所述机箱隔断5上设置磁性固定栓14,所述磁性固定栓14贯穿机箱隔断5到达绕线轮6的侧壁。所述机箱壳体1上牵引线12的伸出位置设置导管13,所述牵引线12贯穿导管13伸出,所述牵引线12的起始端与待牵引电线连接。所述牵引线12为单股塑钢绳、双股塑钢绳和三股塑钢绳中的一种。所述所述小传动齿轮10的轴心与耐磨胶辊11连接,所述耐磨胶辊11的一端设置小传动齿轮10,耐磨胶辊11的另一端也设置齿轮。所述导管13为中空的金属柔性管。所述驱动电机2设置自动止停装置,当牵引线12的末端缩至机箱壳体1内时,驱动电机2自动停机。牵引线12上方的耐磨胶辊11由电动伸缩推杆控制,收线时,驱动电机2反转,绕线轮6与传动轴7同转,牵引线12退回机箱壳体1内,耐磨胶辊11通过动伸缩推杆上移,不与牵引线12接触。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单电机双控穿墙引线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单电机双控穿墙引线机,包括机箱壳体(1),驱动电机(2)、牵引线(12)及待牵引电线,牵引线(12)的末端与待牵引电线的起始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设置在机箱壳体(1)内,机箱壳体(1)内还设置了绕线轮(6)、大传动齿轮(7)及小传动齿轮(10),所述牵引线(12)均匀缠绕在绕线轮(6)上,所述大传动齿轮(7)与小传动齿轮(10)之间使用传动链条(9)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经过蜗杆传动器(3)改向,传动轴(7)穿过绕线轮(6)与大传动齿轮(7)的轴心连接;所述小传动齿轮(10)的轴心与耐磨胶辊(11)连接,所述耐磨胶辊(11)为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牵引线(12)由绕线轮(6)绕出,经过耐磨胶辊(11)伸出机箱壳体(1),所述耐磨胶辊(11)为上下活动设置,耐磨胶辊(11)下移时,牵引线(12)与耐磨胶辊(11)紧密接触,耐磨胶辊(11)上移时,牵引线(12)与耐磨胶辊(11)不接触;所述驱动电机(2)可以正转和反转,送线时,驱动电机(2)正转,绕线轮(6)脱离传动轴(7),不与传动轴(7)同转,传动轴(7)带动大传动齿轮(7),大传动齿轮(7)带动小传动齿轮(10),由夹持住牵引线(12)的上下耐磨胶辊(11)将缠绕在绕线轮(6)上的牵引线(12)送出,收线时,驱动电机(2)反转,绕线轮(6)与传动轴(7)同转,将牵引线(12)绕回到绕线轮(6)上,耐磨胶辊(11)上移,被牵引退回机箱壳体(1)内的牵引线(12)与耐磨胶辊(11)不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单电机双控穿墙引线机,包括机箱壳体(1),驱动电机(2)、牵引线(12)及待牵引电线,牵引线(12)的末端与待牵引电线的起始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设置在机箱壳体(1)内,机箱壳体(1)内还设置了绕线轮(6)、大传动齿轮(7)及小传动齿轮(10),所述牵引线(12)均匀缠绕在绕线轮(6)上,所述大传动齿轮(7)与小传动齿轮(10)之间使用传动链条(9)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经过蜗杆传动器(3)改向,传动轴(7)穿过绕线轮(6)与大传动齿轮(7)的轴心连接;所述小传动齿轮(10)的轴心与耐磨胶辊(11)连接,所述耐磨胶辊(11)为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牵引线(12)由绕线轮(6)绕出,经过耐磨胶辊(11)伸出机箱壳体(1),所述耐磨胶辊(11)为上下活动设置,耐磨胶辊(11)下移时,牵引线(12)与耐磨胶辊(11)紧密接触,耐磨胶辊(11)上移时,牵引线(12)与耐磨胶辊(11)不接触;所述驱动电机(2)可以正转和反转,送线时,驱动电机(2)正转,绕线轮(6)脱离传动轴(7),不与传动轴(7)同转,传动轴(7)带动大传动齿轮(7),大传动齿轮(7)带动小传动齿轮(10),由夹持住牵引线(12)的上下耐磨胶辊(11)将缠绕在绕线轮(6)上的牵引线(12)送出,收线时,驱动电机(2)反转,绕线轮(6)与传动轴(7)同转,将牵引线(12)绕回到绕线轮(6)上,耐磨胶辊(11)上移,被牵引退回机箱壳体(1)内的牵引线(12)与耐磨胶辊(11)不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单电机双控穿墙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还设置了遥控装置,所述蜗杆传动器(3)的上方设置控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