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及测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3371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及测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构建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测算生态环境中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其中,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为绿化覆盖率;构建生活环境的评价指标,测算生活环境中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其中,生活环境的各评价指标包括区域噪声、电磁影响、固定废料污染、无线电干扰以及减排措施;构建环境建设评价指标,得到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整个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效益等于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生活环境的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以及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环境效益的总和。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输变电工程项目从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直到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科学评价输变电工程项目产生的环境效益,为以后的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指导。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and calculating environmental benefit of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Th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calculation system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benefit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ntents: the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e measure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green cover; evaluation of living environment, the evaluation index calculation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n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mong them,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living environment including regional noise, electromagnetic effect, fixed waste pollution, radio interference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easures;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index, environment index in the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benefit; evaluation indexes the whole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benefits equal to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invention of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from the project decision-mak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completion until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re analyzed and summed up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to generat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for future project decision-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erence gu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及测算系统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及测算系统,涉及输变电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技术介绍
作为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较大的公益性基础型投资项目,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效益。输变电工程建设对于项目地区的社会经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各方面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影响方面,例如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均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社会影响与效益一般难以通过市场价格来度量,难以反映出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对社会产生的全部影响价值。因此,仅从财务角度来评价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是不够全面的。社会评价应与财务评价、经济评价和技术评价等互为补充,保证项目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项目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提供科学依据。其中,环境效益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的环境后果的衡量。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必然会引起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的继续生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因此需要从自然、经济、人文等多种角度对人类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变化进行综合评估和衡量。缺少环境效益评估,没有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详尽量化的考量将不利于社会进步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现有技术对于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实际项目评价中也很少得到系统应用,而且社会评价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程度也很不平衡。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开展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合理的度量模型与评价方法,明确评价标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及测算系统,能够从可再生能源、绿地覆盖率对环境的正效益以及降低噪声、电磁影响、固体废料污染、无线电干扰对环境的负向影响所产生的效益全方位的评价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构建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测算生态环境中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其中,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为绿化覆盖率;构建生活环境的评价指标,测算生活环境中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其中,生活环境的各评价指标包括区域噪声、电磁影响、固定废料污染、无线电干扰以及减排措施;构建环境建设评价指标,得到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整个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效益等于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生活环境的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以及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环境效益的总和。进一步地,绿化覆盖率的环境效益Elh:式中,为建设每单位面积的绿化成本;Sts是指输变电工程的总面积。进一步地,区域噪声的环境效益Ezs:式中,ΔLxl为建设期线路工程可听噪声原始分贝与达标分贝的差值;为建设期线路工程可听噪声每降低1dB的成本;l为线路长度;为建设期变电站工程可听噪声原始分贝与达标dB的差值;为建设期变电站工程可听噪声每降低1dB的成本;为运行期变电站工程可听噪声每降低1dB的成本;为运行期变电站工程可听噪声原始分贝与达标分贝的差值。进一步地,电磁影响的环境效益Edc:Edc=Δexl×cxl×+Δebdz×cbdz式中,Δexl为线路工程电场强度原始电场强度与达标电场强度的差值;cxl为线路工程每降低单位电场强度所需的花费;Δebdz为变电站工程电场强度原始电场强度与达标电场强度的差值;cbdz为变电站工程每降低单位电场强度所需的花费。进一步地,固体废料污染的环境效益Egf:Egf=vcz×ccz+vcc×ccc式中:vcz为固体废料处置量;ccz为处置单位治理成本;vcc为固体废料贮存量;ccc为贮存单位治理成本进一步地,无线电干扰的环境效益Ewxd:Ewxd=ΔSNR×c式中,ΔSNR为原始信噪比与达标后信噪比的差值,c为每降低1单位信噪比的花费。进一步地,减排措施的环境效益式中,为二氧化碳的单位治理成本;cother为其他污染物的单位治理成本,为第j年由于减排措施带来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为第j年由于减排措施带来的污染气体减排量。进一步地,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Ehbtr:式中,Chb为项目的环保投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测算系统包括:一用于构建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测算生态环境中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的生态环境效益测算模块,其中,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为绿化覆盖率;一用于构建生活环境的评价指标,测算生活环境中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的生活环境效益测算模块,其中,生活环境的各评价指标包括区域噪声、电磁影响、固定废料污染、无线电干扰以及减排措施;一用于构建环境建设评价指标,得到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的环境建设效益测算模块;一用于通过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生活环境的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以及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环境效益获得整个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效益的整体环境效益测算模块。进一步地,所述整体环境效益测算模块测算的整个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效益为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生活环境的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以及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环境效益的总和。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以下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能够系统地建立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从可再生能源、绿地覆盖率对环境的正效益以及降低噪声、电磁影响、固体废料污染、无线电干扰对环境的负向影响所产生的效益等方面全方位的评价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效益,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构建评价项目环境效益的指标体系,并且给出了对应指标的量化测算方法。2、本专利技术的整个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效益等于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生活环境的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以及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环境效益的总和,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对输变电工程项目从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直到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科学评价输变电工程项目产生的环境效益,提出指导性建议,为以后的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指导。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绘。然而应当理解,实施例的提供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它们不应该理解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输变电工程对于环境有两个方面影响,一方面输变电工程所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降低了一次能源发电排放的废气物,减少了环境治理成本,同时输变电工程沿线绿地覆盖率能有效改善环境,属于正向的环境效益;另一方面由于输变电工程建设产生的噪声、电磁影响、固体废料污染、无线电干扰等问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向影响,需要通过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量化为负向的环境效益。将两方面环境效益绝对值加总即为该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环保投入,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环境效益测算公式得出该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环境效益。基于上述原理,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构建评价项目环境效益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对应指标的量化测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构建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测算生态环境中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为绿地覆盖面积,具体是指输变电工程沿线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道路绿地、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构建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测算生态环境中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其中,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为绿化覆盖率;构建生活环境的评价指标,测算生活环境中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其中,生活环境的各评价指标包括区域噪声、电磁影响、固定废料污染、无线电干扰以及减排措施;构建环境建设评价指标,得到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整个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效益为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生活环境的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以及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环境效益的总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构建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测算生态环境中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其中,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为绿化覆盖率;构建生活环境的评价指标,测算生活环境中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其中,生活环境的各评价指标包括区域噪声、电磁影响、固定废料污染、无线电干扰以及减排措施;构建环境建设评价指标,得到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整个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效益为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生活环境的各评价指标的环境效益以及环境建设评价指标环境效益的总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绿化覆盖率的环境效益Elh:式中,为建设每单位面积的绿化成本;Sts是指输变电工程的总面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区域噪声的环境效益Ezs:式中,ΔLxl为建设期线路工程可听噪声原始分贝与达标分贝的差值;为建设期线路工程可听噪声每降低1dB的成本;l为线路长度;为建设期变电站工程可听噪声原始分贝与达标dB的差值;为建设期变电站工程可听噪声每降低1dB的成本;为运行期变电站工程可听噪声每降低1dB的成本;为运行期变电站工程可听噪声原始分贝与达标分贝的差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磁影响的环境效益Edc:Edc=Δexl×cxl×+Δebdz×cbdz式中,Δexl为线路工程电场强度原始电场强度与达标电场强度的差值;cxl为线路工程每降低单位电场强度所需的花费;Δebdz为变电站工程电场强度原始电场强度与达标电场强度的差值;cbdz为变电站工程每降低单位电场强度所需的花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固体废料污染的环境效益Egf:Eg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卫宁卢艳超王晓晖赖清平徐丹刘一江张永武汪亚平樊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