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志庆专利>正文

一种针织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3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针织手套,具有外表面(1)和内表面(2),包括掌部(3)、指部(4)和背部(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1)为针织物的反面,所述内表面(2)为针织物的正面。(*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品,尤其是一种针织手套
技术介绍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的《针织工艺概论》第98页介绍了手套的编织就针织手套而言,可以在横机上编织;也可以在圆机上编织。但大多数手套是由横机编织而成的。横机手套产品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即独指手套、分指手套和插指手套。以分指手套为例,其编织程序为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小掌、大指、大掌、下机与罗口缝合。众所周知,针织物的外观有正面和反面之分,线圈圈柱覆盖于线圈延伸线上的一面,称为针织物的正面。线圈延伸线覆盖于线圈圈柱上的一面,称为针织物的反面。线圈的延伸线或圈柱集中分布在织物的一面的,称为单面针织物。一般来说,针织物的正面比较光滑平整,而针织物的反面则相对粗糙。目前,针织物的正面都作为针织手套的外表面,针织物的反面作为针织手套的内表面。这种针织手套存在的不足是由于而针织物的反面比较粗糙,使针织手套戴在手上的手感不好,也就是针织手套的舒适性不好。另一方面,由于针织物反面比较粗糙,可以提高手套与接触物体的摩擦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感好,戴着舒适的针织手套。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织手套,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包括掌部、指部和背部,所述外表面为针织物的反面,所述内表面为针织物的正面。上述的针织手套,可以是独指手套、插指手套和分指手套。作为分指手套其掌部和与掌部同一侧的指部的外表面上设有突起颗粒。所述突起颗粒可以是均匀排列。所述突起颗粒可以是橡胶。上述结构,手套外表面为针织物的反面,内表面为反面。由于而针织物的正面面比较光滑,使手套戴在手上的手感好,提高了手套的舒适性。另一方面,由于针织物反面比较粗糙,可以提高手套与接触物体的摩擦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针织手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表面,2-内表面,3-掌部,4-指部,5-背部,6-突起颗粒。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针织手套为分指手套(当然也可以是独指手套或插指手套),它具有外表面1和内表面2,使用时内表面2与手直接接触。从结构上分,本技术的针织手套包括掌部3、指部4和背部5。由于针织物的正面比较光滑平整,而针织物的反面则相对粗糙。所述本技术的针织手套的外表面为针织物的反面,内表面为针织物的反面。这样,使针织手套戴在手上的手感好,也就是提高了针织手套的舒适性。另一方面,由于针织物反面比较粗糙,可以提高手套与接触物体的摩擦力。对于上述方案的改进,作为防滑的分指手套,其掌部和与掌部同侧的指部的外表面(也就是手套织物的反面)上设有突起颗粒。所述突起颗粒可以是均匀排列。所述突起颗粒可以是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手套,具有外表面(1)和内表面(2),包括掌部(3)、指部(4)和背部(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1)为针织物的反面,所述内表面(2)为针织物的正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手套为独指手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手套为插指手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手套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志庆
申请(专利权)人:龚志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