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聪鉾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防滑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8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防滑手套,手套本体的正反表面形成有天然橡胶或合成树脂的防滑面,所述防滑面上设有防滑凸体,所述防滑凸体为粗糙层面结构或颗粒、块状结构,并呈均匀排列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上所形成的防滑面的防滑凸体上构成纵横交错的立体尖锥,在所述各立体尖锥之间形成圆形凹槽结构,再将一定计量的液态橡胶,注入成型模具内槽,所述成型模具内槽内分别制作有阴刻凸浮圆形颗粒,将棉织或尼龙手套本体植入定位模型后,被覆置入所述成型模具内槽,经按压形成所述防滑面和防滑凸体。(*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滑动的手套,可在棉织或尼龙材质手套上构成防滑面和防滑凸体,具备防滑效果。
技术介绍
现今防滑手套已被民众广泛使用。在使用习知防滑手套时,以所应用的材质类别分为PVC材质、无纺布材质、纺织品材质等类别,在防滑面上涂敷有粗糙层面或粘贴有颗粒、块状结构体,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均会产生龟裂、脱落等情况,且这种手套使用时显得僵硬、呆板、粗糙,不符合人体工学原理,这是其主要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防滑手套,使用时柔软、灵活、服帖。其以棉织或尼龙材质制成,手套本体的正反表面形成有天然橡胶或合成树脂的防滑面,防滑面上设有防滑凸体,防滑凸体为涂敷粗糙层面结构或粘贴颗粒、块状结构,并呈均匀排列分布;其中,防滑凸体外观主要是由手套本体植入定位模型捺印液态橡胶,经拓展阴刻凸浮圆形颗粒的挤压,构成纵横交错的立体尖锥结构。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使用时柔软、灵活、服帖,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防滑手套成型图;(涂敷粗糙层面结构)图2是习知防滑手套成型图;(粘贴颗粒、块状结构)图3是本技术的手套本体植入定位模型组合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制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防滑手套成型图;图6是本技术的防滑凸体结构细部放大图。(立体尖锥、圆形凹槽结构)具体实施方式现配合附图将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一种防滑手套,如图1、图2所示,手套本体的正反表面形成有天然橡胶作为涂敷粗糙层面结构1或粘贴颗粒、块状结构2,呈均匀排列分布。如图3~图5所示,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防滑面61由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材质制成,其防滑凸体7在防滑面61上采用网格分布。防滑凸体7以一定计量液态橡胶,注入成型模具5,而模具内槽51内分别制作有阴刻凸浮圆形颗粒52,将棉织或尼龙手套本体4植入定位模型3后,被覆置入模具内槽51,经过按压形成均等的防滑面61和防滑凸体7为手套本体附着凸体结构6。定位模型3的功能在于1、使橡胶稳定成型,均匀分布于手掌表面。2、避免捺印过程中橡胶渗透至手套里层。防滑凸体7是用下述方法制成的将棉织或尼龙手套4本体植入定位模型3,捺印模具内槽51中的液态橡胶,经拓展阴刻凸浮圆形颗粒52方式产生挤压变形,构成纵横交错的立体尖锥71、圆形凹槽72结构(见图6),生产出改进的防滑手套。如图5、图6所示,立体尖锥71主要是在捺印过程中在防滑面61上产生的圆形凹槽72,其左右相邻、前后相接,交集出防滑凸体7的组织结构。使用手套时可通过圆形凹槽72的伸缩改变接触面积,聚合立体尖锥71结构的分子力量达到防止滑动、坚固耐磨、不易脱胶的优点,并且具有安全保护的功能。经分析比较可知,习知防滑面诸如“粗糙层面结构1或颗粒、块状结构2”,在防滑效果、组织结构、磨耗寿命、手套使用等各方面都显得僵硬、呆板、粗俗,且不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上述各方面都不如本技术改进的防滑手套。为方便审查人员审查本案,现将本技术的使用优点提供如下(一)本技术改进的防滑手套所设计的防滑凸体结构,可供使用者在使用时能体现柔软、灵活、服帖的特点,并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二)本技术改进的防滑手套,籍由立体尖锥、圆形凹槽结构,可以达到坚固耐磨、不易脱胶,并且具有安全保护的功能。综上所述,本技术改进的防滑手套在使用时具有柔软、灵活、服帖,并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防滑手套,手套本体的正反表面形成有天然橡胶或合成树脂的防滑面,所述防滑面上设有防滑凸体,所述防滑凸体为粗糙层面结构或颗粒、块状结构,并呈均匀排列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上所形成的防滑面的防滑凸体上构成纵横交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聪鉾
申请(专利权)人:陈聪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