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08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密封板,所述顶密封板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钢丝绳,所述侧安装台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顶板和底弧形板,所述钢丝绳依次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钢丝绳紧密缠绕于中心辊的外侧,所述底弧形板的内侧上下两端均贯穿连接有夹紧螺栓,所述钢丝绳的中心处安装有束紧环。该混凝土桩,通过束紧环、顶板和底弧形板的配合,将钢丝绳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并且缠绕于底弧形板内侧的中心辊上,将夹紧螺栓贯穿底弧形板和侧板,将中心辊和缠绕的钢丝绳固定于底弧形板内,采用此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对钢丝绳的固定效果,避免钢丝绳脱离掉落。

Concrete p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crete pile comprises a pile body, the top end of the pile body is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sealing plate, the inner top sealing plate through the connection of a steel wire rope, the Taiwan side is arranged 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op and bottom arc plate, the wire rope goes through the first and second through holes, wherein the outer side of the rope tightly wound on the center roll,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curved plate in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clamping bolt at the center of the wire rope is installed on the fastening ring. The concrete pile, with the fastening ring, roof and bottom arc plate, the center roll the wire rope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winding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curved bottom plate on the bottom of the clamping bolt through the arc plate and the side plate, the center roller and the wire rope winding is fixed on the bottom plate arc using this method, greatly improves the fixing effect of the wire rope, wire rope to avoid from fa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桩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桩。
技术介绍
混凝土基桩在基础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都是通过外部设备将桩打进地下,使其固定,现有技术的桩一般都是方桩或者圆桩,当打桩位置出现偏差或者需要取消打桩时,这种桩很难从地下拔出,需要对桩的周边进行挖掘,比较耗费麻烦。在现有的混凝土桩中,例如申请号为201520044202.6的技术专利,包括主体,主体内部设有两根竖向平行设置的复合材料导管和一根复合材料环形管,环形管竖向设置且环形管的上部设有缺口,环形管位于缺口处的两个管口分别与两根导管的下端连通,两根导管和环形管形成的连通通道内穿设有钢丝绳,该专利虽然设置出钢丝绳来提拉混凝土桩,但在实际提拉时对钢丝绳的固定效果并不理想,导致钢丝绳极易脱离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密封板,所述顶密封板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钢丝绳,所述桩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侧安装台,所述侧安装台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桩体相连,所述侧安装台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顶板和底弧形板,所述顶板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钢丝绳依次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底弧形板的内侧设有中心辊,所述钢丝绳紧密缠绕于中心辊的外侧,所述中心辊的外侧安装有侧板,所述底弧形板的内侧上下两端均贯穿连接有夹紧螺栓,所述夹紧螺栓贯穿侧板,所述钢丝绳的中心处安装有束紧环,所述束紧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设有顶接触板,所述顶接触板的中心处与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中心通孔和底通孔,所述底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立杆,所述顶接触板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空腔,所述立杆贯穿空腔,所述立杆的顶端安装有内活动板,所述内活动板通过压缩弹簧与顶接触板相连。优选的,所述顶密封板的外侧设有顶压盖,所述顶压盖分别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三固定螺栓与桩体相连,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三固定螺栓与顶压盖的连接处均设有减震垫,所述顶密封板和桩体的顶端内侧均设有与顶压盖相匹配的适配槽Ⅰ,所述顶压盖与顶密封板和桩体的连接处均设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底弧形板的内壁设有与钢丝绳相匹配的侧适配槽。优选的,所述立杆与顶接触板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滑套。优选的,所述底通孔的内壁安装有合金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混凝土桩,通过束紧环、顶板和底弧形板的配合,将钢丝绳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并且缠绕于底弧形板内侧的中心辊上,将夹紧螺栓贯穿底弧形板和侧板,将中心辊和缠绕的钢丝绳固定于底弧形板内,采用此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对钢丝绳的固定效果,避免钢丝绳脱离掉落,在提拉钢丝绳时钢丝绳绷紧带动底板和顶接触板上移,在顶接触板接触至顶密封板后,通过钢丝绳提拉时向外侧的张合力带动底板和立杆向上移动,由内活动板压缩内侧的压缩弹簧,通过压缩弹簧受压产生的弹性形变减缓底板受到钢丝绳的张合力,进而避免钢丝绳在提拉时顶密封板脱离桩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束紧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顶压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中心辊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丝绳,2、顶压盖,3、束紧环,301、压缩弹簧,302、中心通孔,303、空腔,304、内活动板,305、立杆,306、顶接触板,307、密封滑套,308、底通孔,309、底板,310、合金筒,4、侧安装台,5、第一固定螺栓,6、顶密封板,7、桩体,8、顶板,9、底弧形板,10、橡胶垫,11、第二固定螺栓,12、第三固定螺栓,13、减震垫,14、适配槽Ⅰ,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夹紧螺栓,18、侧适配槽,19、中心辊,20、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桩,包括桩体7,桩体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密封板6,顶密封板6的外侧设有顶压盖2,顶压盖2分别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1和第三固定螺栓12与桩体7相连,第二固定螺栓11和第三固定螺栓12与顶压盖2的连接处均设有减震垫13,顶密封板6和桩体7的顶端内侧均设有与顶压盖2相匹配的适配槽Ⅰ14,顶压盖2与顶密封板6和桩体7的连接处均设有橡胶垫10,在顶密封板6安装后通过顶压盖2固定于桩体7的连接处,并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1和第三固定螺栓12进行固定,提高了顶密封板6安装后的固定效果,避免在钢丝绳1提拉时其提拉的张力带动顶密封板6脱离桩体7,顶密封板6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钢丝绳1,桩体7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侧安装台4,侧安装台4通过第一固定螺栓5与桩体7相连,侧安装台4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顶板8和底弧形板9,顶板8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钢丝绳1依次贯穿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底弧形板9的内侧设有中心辊19,钢丝绳1紧密缠绕于中心辊19的外侧,中心辊19的外侧安装有侧板20,底弧形板9的内侧上下两端均贯穿连接有夹紧螺栓17,夹紧螺栓17贯穿侧板20,底弧形板9的内壁设有与钢丝绳1相匹配的侧适配槽18,将钢丝绳1贯穿顶板8后穿入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内,并且缠绕于底弧形板9内侧的中心辊19上,将夹紧螺栓17贯穿底弧形板9和侧板20,将中心辊19和缠绕的钢丝绳1固定于底弧形板9内,钢丝绳1的中心处安装有束紧环3,束紧环3包括底板309,底板309的顶端设有顶接触板306,顶接触板306的中心处与底板30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中心通孔302和底通孔308,底通孔308的内壁安装有合金筒310,底板309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立杆305,顶接触板306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空腔303,立杆305贯穿空腔303,立杆305与顶接触板306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滑套307,立杆305的顶端安装有内活动板304,内活动板304通过压缩弹簧301与顶接触板306相连,两股钢丝绳1贯穿中心通孔302后,分流贯穿底通孔308,在提拉钢丝绳1时,钢丝绳1绷紧带动底板309和顶接触板306上移,在顶接触板306接触至顶密封板6后,通过钢丝绳1提拉时向外侧的张合力带动底板309和立杆305向上移动,由内活动板304压缩内侧的压缩弹簧301,通过压缩弹簧301受压产生的弹性形变减缓底板309受到钢丝绳1的张合力,进而避免钢丝绳1在提拉时对顶密封板6造成损伤。将钢丝绳1贯穿顶板8后,两股钢丝绳1贯穿中心通孔302后分流贯穿底通孔308,然后穿入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内,并且缠绕于底弧形板9内侧的中心辊19上,将夹紧螺栓17贯穿底弧形板9和侧板20,将中心辊19和缠绕的钢丝绳1固定于底弧形板9内,在提拉钢丝绳1时钢丝绳1绷紧,带动底板309和顶接触板306上移,在顶接触板306接触至顶密封板6后,通过钢丝绳1提拉时向外侧的张合力带动底板309和立杆305向上移动,由内活动板304压缩内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凝土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桩,包括桩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密封板(6),所述顶密封板(6)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钢丝绳(1),所述桩体(7)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侧安装台(4),所述侧安装台(4)通过第一固定螺栓(5)与桩体(7)相连,所述侧安装台(4)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顶板(8)和底弧形板(9),所述顶板(8)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所述钢丝绳(1)依次贯穿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所述底弧形板(9)的内侧设有中心辊(19),所述钢丝绳(1)紧密缠绕于中心辊(19)的外侧,所述中心辊(19)的外侧安装有侧板(20),所述底弧形板(9)的内侧上下两端均贯穿连接有夹紧螺栓(17),所述夹紧螺栓(17)贯穿侧板(20),所述钢丝绳(1)的中心处安装有束紧环(3),所述束紧环(3)包括底板(309),所述底板(309)的顶端设有顶接触板(306),所述顶接触板(306)的中心处与底板(30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中心通孔(302)和底通孔(308),所述底板(309)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立杆(305),所述顶接触板(306)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空腔(303),所述立杆(305)贯穿空腔(303),所述立杆(305)的顶端安装有内活动板(304),所述内活动板(304)通过压缩弹簧(301)与顶接触板(30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桩,包括桩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密封板(6),所述顶密封板(6)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钢丝绳(1),所述桩体(7)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侧安装台(4),所述侧安装台(4)通过第一固定螺栓(5)与桩体(7)相连,所述侧安装台(4)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顶板(8)和底弧形板(9),所述顶板(8)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所述钢丝绳(1)依次贯穿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所述底弧形板(9)的内侧设有中心辊(19),所述钢丝绳(1)紧密缠绕于中心辊(19)的外侧,所述中心辊(19)的外侧安装有侧板(20),所述底弧形板(9)的内侧上下两端均贯穿连接有夹紧螺栓(17),所述夹紧螺栓(17)贯穿侧板(20),所述钢丝绳(1)的中心处安装有束紧环(3),所述束紧环(3)包括底板(309),所述底板(309)的顶端设有顶接触板(306),所述顶接触板(306)的中心处与底板(30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中心通孔(302)和底通孔(308),所述底板(309)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立杆(30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舜刘志刚王书章郭加加吴琪
申请(专利权)人: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