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气缸自动调节高低的传送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2916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气缸自动调节高低的传送带装置,包括传送带装置,所述传送带装置由转轮一、转轮二和传送带组成,所述转轮一位于转轮二的左侧,所述传送带套接在转轮一和转轮二的表面,所述转轮一和转轮二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底端的表面分别套接有容纳杆一和容纳杆二,所述容纳杆一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气缸,达到了让传送带装置具备升降功能的效果,使用单个气缸作为动力源使传送带装置具备升降功能,能够简化所用到的零件,从而使成本变低,从而节约了使用者的经济,而且能够方便传送带装置进行升降。

A belt conveyor that automatically adjusts the height of a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mission automatic height adjustment using cylinder device, comprising a conveyor device, wherein the device comprises a conveyor belt wheel, wheel two and a conveyer belt, the runner a runner in two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conveyor belt is sheathed on a rotating wheel and the wheel two surface. The rotary wheel two and a front and back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rod and a support rod two, the surface of the support rod and a support bar two are sheath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rod and a holding rod two hold, the holding back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the cylinder to make a conveyor belt device with lifting function effect, using a single cylinder as a power source to a conveyor belt device with lifting function, can simplify the use of spare parts, so that the cost becomes lower, thus saving the user's economy, but also to facilitate the conveyor belt for lif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气缸自动调节高低的传送带装置
本技术涉及传送带
,具体为一种利用气缸自动调节高低的传送带装置。
技术介绍
传送带装置是一种能够搬运物料的装置,它在车间里面扮演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稳定性、速度和承载能力都成为了工厂中必不可少的东西,随着科技的变化,对传送带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的传送带装置由于无法调节高度导致实用性不高,后来有些厂家使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来使传送带装置具备升降功能,但是由于使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会增加很多的零件,导致成本变高,这会让使用者浪费不必要的经济,而且使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在升降时会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气缸自动调节高低的传送带装置,具备方便升降的优点,解决了普通的传送带装置升降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气缸自动调节高低的传送带装置,包括传送带装置,所述传送带装置由转轮一、转轮二和传送带组成,所述转轮一位于转轮二的左侧,所述传送带套接在转轮一和转轮二的表面,所述转轮一和转轮二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底端的表面分别套接有容纳杆一和容纳杆二,所述容纳杆一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远离容纳杆一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容纳杆二的正面,所述连接杆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一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支撑杆一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远离支撑杆一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二的正面,所述连接杆二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二之间固定连接有承接板一,所述承接板一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承接板二,所述承接板二远离承接板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气缸顶部的承接块,所述气缸的顶杆固定连接在承接块的底部,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一和支撑块二,所述转轮一和转轮二的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传承杆一和传承杆二,所述传承杆一和传承杆二远离转轮一和转轮二的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支撑块一和支撑块二的内部,所述支撑块二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一,所述放置板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在传承杆二远离转轮一的一端,所述容纳杆一远离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气缸的输入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容纳杆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容纳杆一靠近气缸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板二,所述放置板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远离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杆一靠近限位块的一端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卡接在限位槽内。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一和支撑块二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分别套接在传承杆一和传承杆二的表面。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按钮一、按钮二和按钮三。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固定连接在放置板一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气缸,达到了让传送带装置具备升降功能的效果,使用单个气缸作为动力源使传送带装置具备升降功能,能够简化所用到的零件,从而使成本变低,从而节约了使用者的经济,而且能够方便传送带装置进行升降。2、本技术通过设置电动升缩杆,达到了带动限位块横向移动的效果,能够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对传送带装置进行保护,防止传送带装置在工作时突然自动升降,有效的防止了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机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原理框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控制器示意图。图中:1传送带装置、101转轮一、102转轮二、103传送带、2支撑杆一、3支撑杆二、4容纳杆一、5容纳杆二、6连接杆一、7支撑板、8气缸、9连接杆二、10承接板一、11承接板二、12承接块、13支撑块一、14支撑块二、15传承杆一、16传承杆二、17放置板一、18电机、19控制器、191按钮一、192按钮二、193按钮三、20放置板二、21电动伸缩杆、22限位块、23限位槽、24轴承、25减震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利用气缸自动调节高低的传送带装置,包括传送带装置1,传送带装置1由转轮一101、转轮二102和传送带103组成,转轮一101位于转轮二102的左侧,传送带103套接在转轮一101和转轮二102的表面,转轮一101和转轮二102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底端的表面分别套接有容纳杆一4和容纳杆二5,容纳杆一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6,连接杆一6远离容纳杆一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容纳杆二5的正面,连接杆一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一6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8,通过设置气缸8,达到了让传送带装置1具备升降功能的效果,使用单个气缸8作为动力源使传送带装置1具备升降功能,能够简化所用到的零件,从而使成本变低,从而节约了使用者的经济,而且能够方便传送带装置1进行升降,容纳杆一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容纳杆一4靠近气缸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板二20,放置板二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1,电动伸缩杆21的输入端与控制器19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动伸缩杆21远离气缸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支撑杆一2靠近限位块22的一端开设有与限位块22相适配的限位槽23,限位块22卡接在限位槽23内,通过设置电动升缩杆21,达到了带动限位块22横向移动的效果,能够通过限位块22和限位槽23的配合对传送带装置1进行保护,防止传送带装置1在工作时突然自动升降,有效的防止了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机器的安全性,支撑杆一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二9,连接杆二9远离支撑杆一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二3的正面,连接杆二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二9之间固定连接有承接板一10,承接板一10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承接板二11,承接板二11远离承接板一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气缸8顶部的承接块12,气缸8的顶杆固定连接在承接块12的底部,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一13和支撑块二14,转轮一101和转轮二102的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传承杆一15和传承杆二16,传承杆一15和传承杆二16远离转轮一101和转轮二102的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支撑块一13和支撑块二14的内部,支撑块一13和支撑块二1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24,轴承24分别套接在传承杆一15和传承杆二16的表面,通过设置轴承24能够方便转轮一101和转轮二102的旋转,支撑块二1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一17,放置板一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8,电机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25,减震垫25固定连接在放置板一17的顶部,通过设置减震垫25能够对电机18进行减震保护,从而延长电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利用气缸自动调节高低的传送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气缸自动调节高低的传送带装置,包括传送带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装置(1)由转轮一(101)、转轮二(102)和传送带(103)组成,所述转轮一(101)位于转轮二(102)的左侧,所述传送带(103)套接在转轮一(101)和转轮二(102)的表面,所述转轮一(101)和转轮二(102)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底端的表面分别套接有容纳杆一(4)和容纳杆二(5),所述容纳杆一(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6),所述连接杆一(6)远离容纳杆一(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容纳杆二(5)的正面,所述连接杆一(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一(6)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8),所述支撑杆一(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二(9),所述连接杆二(9)远离支撑杆一(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二(3)的正面,所述连接杆二(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二(9)之间固定连接有承接板一(10),所述承接板一(10)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承接板二(11),所述承接板二(11)远离承接板一(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气缸(8)顶部的承接块(12),所述气缸(8)的顶杆固定连接在承接块(12)的底部,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一(13)和支撑块二(14),所述转轮一(101)和转轮二(102)的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传承杆一(15)和传承杆二(16),所述传承杆一(15)和传承杆二(16)远离转轮一(101)和转轮二(102)的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支撑块一(13)和支撑块二(14)的内部,所述支撑块二(1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一(17),所述放置板一(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的转轴固定连接在传承杆二(16)远离转轮一(101)的一端,所述容纳杆一(4)远离气缸(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9),所述控制器(19)的输出端与气缸(8)的输入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气缸自动调节高低的传送带装置,包括传送带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装置(1)由转轮一(101)、转轮二(102)和传送带(103)组成,所述转轮一(101)位于转轮二(102)的左侧,所述传送带(103)套接在转轮一(101)和转轮二(102)的表面,所述转轮一(101)和转轮二(102)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底端的表面分别套接有容纳杆一(4)和容纳杆二(5),所述容纳杆一(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6),所述连接杆一(6)远离容纳杆一(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容纳杆二(5)的正面,所述连接杆一(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一(6)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8),所述支撑杆一(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二(9),所述连接杆二(9)远离支撑杆一(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二(3)的正面,所述连接杆二(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二(9)之间固定连接有承接板一(10),所述承接板一(10)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承接板二(11),所述承接板二(11)远离承接板一(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气缸(8)顶部的承接块(12),所述气缸(8)的顶杆固定连接在承接块(12)的底部,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一(13)和支撑块二(14),所述转轮一(101)和转轮二(102)的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传承杆一(15)和传承杆二(16),所述传承杆一(15)和传承杆二(16)远离转轮一(101)和转轮二(102)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东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大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