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韧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1970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聚酰胺和混合橡胶组分经共混得到的增韧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中混合橡胶组分为平均粒径不大于0.3μm、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和下列至少一种物质混合组成:未硫化的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及其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该增韧聚酰胺组合物所含橡胶相的形态和粒径分布可通过改变所混入的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的粒径及选择适当的未硫化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来进行控制,具有良好韧性和加工性能,并同时保持有较好的强度和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韧塑料,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增韧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酰胺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应用十分广泛。但在许多场合下,特别是在较低的温度下,其低温冲击性能较低,因此需要进行增韧改性。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使用弹性体对聚酰胺进行增韧。所用的弹性体一般是烯烃共聚物,如乙丙橡胶、SBS等。但由于此类弹性体与聚酰胺的相容性差,必须通过羧酸或酸酐接枝弹性体来改进相容性。目前,主要用马来酸酐改性。如美国Dupont公司的PA合金——Zyte1801以及日本东丽株式会社以商品名UTN销售的同类产品均是以马来酸酐接枝的乙丙胶增韧尼龙。将马来酸酐接枝乙丙胶用作聚酰胺增韧剂的技术的相关专利有法国阿托化学公司的专利FR8519421、FR8803877、FR9512701、FR9609148、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的专利JP127503/97以及日本岸本产业株式会社的专利JP190634/97、JP190635/97等。根据美国杜邦公司的Souheng Wu八十年代提出的塑料增韧的逾渗理论,指出在橡胶增韧塑料中,分散的橡胶相粒径越小,增韧塑料越容易发生脆韧转变。在现有的增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韧聚酰胺组合物,是包含有聚酰胺塑料和混合橡胶组分共混而成,其中混合橡胶组分是由具有交联结构的粉末橡胶和下列至少一种物质组成:未硫化的橡胶、热塑性弹性体、未硫化的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极性单体的接枝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师军乔金梁张薇邵静波尹华张晓红段淑清刘轶群吕明福李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