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1807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6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组装方法,该按键结构包括底板、键帽以及连接杆。底板的第一定位部具有第一Z轴臂与第一Y轴臂。第二定位部具有第二Z轴臂与第二Y轴臂。第三定位部具有第三Z轴臂。第四定位部具有第四Z轴臂。连接杆具有中央杆、第一Y轴杆、第二Y轴杆、第一X轴杆以及第二X轴杆。当键帽运动于按压位置与释放位置间时,第一X轴杆于第一收纳空间中于Y轴方向运动,第一Y轴臂限制第一X轴杆于Z轴上运动范围,第二X轴杆于第二收纳空间中于Y轴方向运动,第二Y轴臂限制第二X轴杆于Z轴上的运动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采用自动化机械安装连接杆,方便组装且精确度高,以提高生产效率,且节省人力组装。

Key structur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key structure and its assembling method, the key structure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rod cap. The first positioning portion of the base plate has a first Z shaft arm and a first Y shaft arm.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ortion has a second Z axis arm and a second Y axis arm. The third positioning portion has a third Z axis arm. The fourth positioning portion has a fourth Z axis arm. The connecting rod has a central rod, Y rod, the first second Y and second X, the first shaft shaft shaft X. When the keycap movement in the pressing position and a release position when the first shaft X in the first storage space in the Y axis direction, the first Y X on the first shaft arm limit shaft on the Z axis movement range, second X in shaft second accommodating space in the Y axis direction, the range of movement Y axis second arm limit of second X the shaft on Z axis. The invention can adopt an automatic mechanical installation connecting rod, which is convenient to assemble and has high accuracy, so as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save man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组装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自动化机械安装的按键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按键结构中,为了使按键平稳地上下移动,于键帽底部与底板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例如为U形,而底板上设有一对定位槽供连接杆的两滑杆插置并在其内上下滑动。为了确保两滑杆不脱离定位槽,对两滑杆与定位槽组装时的公差间隙要求较高,若公差间隙过小,会导致两滑杆滑动不顺畅,若公差间隙过大,则两滑杆容易脱落。此外,目前连接杆与定位槽的设计不利于自动化机械安装,因而无法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组装方法,可采用自动化机械安装连接杆,方便组装且精确度高,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包括底板、电路层、弹性体、支撑结构、键帽以及连接杆。底板具有底板本体及彼此互相分离的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及第四定位部,其中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分别各自具有直立于该底板本体上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且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上分别各自设有与该底板本体平行的第一折边以及第二折边,其中,该第三定位部与该第四定位部分别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按键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具有底板本体及彼此互相分离的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及第四定位部,其中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分别各自具有直立于该底板本体上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且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上分别各自设有与该底板本体平行的第一折边以及第二折边,其中,该第三定位部与该第四定位部分别各自具有直立于该底板本体上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该第三侧壁与该第四侧壁平行设置,且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三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距,该第二侧壁与该第四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距;电路层,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电路层具有至少一触发部;弹性体,设置于该触发部上;支撑结构,设置于该底板上;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上,其中该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具有底板本体及彼此互相分离的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及第四定位部,其中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分别各自具有直立于该底板本体上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且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上分别各自设有与该底板本体平行的第一折边以及第二折边,其中,该第三定位部与该第四定位部分别各自具有直立于该底板本体上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该第三侧壁与该第四侧壁平行设置,且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三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距,该第二侧壁与该第四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距;电路层,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电路层具有至少一触发部;弹性体,设置于该触发部上;支撑结构,设置于该底板上;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上,其中该键帽藉由该支撑结构连接该底板,且该弹性体可使该键帽由按压位置上升至释放位置;以及连接杆,连接于该键帽之下,该连接杆具有U形本体、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且该第一弯折部与该第二弯折部由该U形本体的两端沿第一轴线分别各自延伸至该第一折边与该第二折边下方,并可分别各自活动于该第一间距与该第二间距之中,其中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用以分别各自止挡并定位该第一弯折部与该第二弯折部于组装位置上,该第三侧壁及该第四侧壁用以定位该U形本体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侧壁及该第四侧壁定位于该U形本体的两内侧之间;或者,该U形本体的两外侧定位于该第三侧壁与该第四侧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弯折部可经由置入该第一间距中并朝该第一侧壁移动,该第二弯折部可经由置入该第二间隔中并朝该第二侧壁移动,以进行该连接杆的组装。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该连接杆的该第一弯折部置入于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三侧壁之间的该第一间距中;将该连接杆的该第二弯折部置入于该第二侧壁与该第四侧壁之间的该第二间距中;水平移动该连接杆,使该连接杆被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止挡于组装位置上,其中该第一弯折部与该第二弯折部由该第一U形本体的两端分别各自于该第一轴线延伸至该第一折边与该第二折边下方,且该U形本体的两侧以该第三侧壁与该第四侧壁定位;以及将该键帽组装在该连接杆上,且该键帽藉由该支撑结构连接该底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侧壁与该第四侧壁定位于该U形本体的两内侧之间;或者,该U形本体的两外侧定位于该第三侧壁与该第四侧壁之间。6.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具有底板本体及彼此分离的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第四定位部以及第一止挡部,其中该第一定位部具有直立于该底板本体上的第一侧壁,该第二定位部具有直立于该底板本体上的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平行设置,且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上分别各自设有与该底板本体平行的第一折边以及第二折边,其中,该第三定位部与该第四定位部分别各自具有直立于该底板本体上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该第三侧壁与该第四侧壁平行设置,且该第一侧壁的垂直中线与该第三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距,该第二侧壁的垂直中线与该第四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距;电路层,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电路层具有至少一触发部;弹性体,设置于该触发部上;支撑结构,设置于该底板上;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上,其中该键帽藉由该支撑结构连接该底板,且该弹性体可使该键帽由按压位置上升至释放位置;以及第一连接杆,连接于该键帽之下,该第一连接杆具有第一U形本体、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且该第一弯折部与该第二弯折部由该第一U形本体的两端沿着第一轴线分别各自延伸至该第一折边与该第二折边下方,并可分别各自活动于该第一间距与该第二间距之中,其中该第一止挡部直立于该底板上,用以止挡该第一连接杆于组装位置上,该第三侧壁与该第四侧壁用以定位该第一U形本体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侧壁与该第四侧壁定位于该第一U形本体的两内侧之间;或者,该第一U形本体的两外侧定位于该第三侧壁与该第四侧壁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弯折部可经由置入该第一间距中并朝该第一侧壁的垂直中线移动,该第二弯折部可经由置入该第二间隔中并朝该第二侧壁的垂直中线移动,以进行该第一连接杆的组装。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杆,连接于该键帽之下,其中该底板还具有第五定位部、第六定位部以及第二止挡部,其中该第五定位部与该第六定位部分别各自具有直立于该底板本体上的第五侧壁与第六侧壁,该第五侧壁与该第六侧壁平行设置,且该第一侧壁的垂直中线与该第五侧壁之间具有第三间距,该第二侧壁的垂直中线与该第四侧壁之间具有第四间距,其中,该第二连接杆具有第二U形本体、第三弯折部以及第四弯折部,且该第三弯折部与该第四弯折部由该第二U形本体的两端沿着一第二轴线分别各自延伸至该第一折边与该第二折边下方,并可分别各自活动于该第三间距与该第四间距之中,其中该第二止挡部直立于该底板本体上,用以止挡该第二连接杆于组装位置上,该第五侧壁与该第六侧壁用以定位该第二U形本体的两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五侧壁及该第六侧壁定位于该第二U形本体的两内侧之间;或者,该第二U形本体的两外侧定位于该第五侧壁与该第六侧壁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弯折部可经由置入该第三间距中并朝该第一侧壁的垂直中线移动,该第四弯折部可经由置入该第二间隔中并朝该第二侧壁的垂直中线移动,以进行该第二连接杆的组装。12.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该第一连接杆的该第一弯折部置入于该第一侧壁的垂直中线与该第三侧壁之间的该第一间隙中;将该第一连接杆的该第二弯折部置入于该第二侧壁的垂直中线与该第四侧壁之间的该第二间隙中;水平移动该第一连接杆,以使该第一连接杆被该第一止挡部止挡于该组装位置上,其中该第一弯折部与该第二弯折部由该第一U形本体的两端沿着该第一轴线分别各自延伸至该第一折边与该第二折边下方,且该第一U形本体的两侧以该第三定位部及该第四定位部定位;以及将该键帽组装在该第一连接杆上,且该键帽藉由该支撑结构连接该底板。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键结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侧壁与该第四侧壁定位于该第一U形本体的两内侧之间;或者,该第一U形本体的两外侧定位于该第三侧壁与该第四侧壁之间。14.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具有底板本体以及彼此互相分离的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及第四定位部;该底板本体沿着X轴和Y轴交会所定义的平面延伸,该X轴和该Y轴与Z轴彼此相互正交垂直;该第一定位部具有第一Z轴臂与第一Y轴臂,该第一Z轴臂自该底板本体朝该Z轴正方向延伸,该第一Y轴臂自该第一Z轴臂朝该Y轴负方向延伸,该第一Y轴臂与该底板本体间定义第一收纳空间;该第二定位部具有第二Z轴臂与第二Y轴臂,该第二Z轴臂自该底板本体朝该Z轴正方向延伸,该第二Y轴臂自该第二Z轴臂朝该Y轴负方向延伸,该第二Y轴臂与该底板本体间定义第二收纳空间;该第三定位部具有第三Z轴臂,该第三Z轴臂自该底板本体朝该Z轴正方向延伸,且于该Y轴方向上,该第一Y轴臂与该第三Z轴臂间具有第一Y轴间隙,该第一Y轴间隙与该第一收纳空间连通;该第四定位部具有第四Z轴臂,该第四Z轴臂自该底板本体朝该Z轴正方向延伸,且于该Y轴方向上,该第二Y轴臂与该第四Z轴臂间具有第二Y轴间隙,该第二Y轴间隙与该第二收纳空间连通;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上,该键帽可相对于该底板作上下运动,该键帽可运动于按压位置与释放位置间;以及连接杆,该连接杆具有中央杆、第一Y轴杆、第二Y轴杆、第一X轴杆以及第二X轴杆,该中央杆可活动地连接于该键帽,该第一Y轴杆与该第二Y轴杆分别位于该中央杆两端,该第一X轴杆连结于该第一Y轴杆,该第一X轴杆沿着该X轴延伸而进入该第一收纳空间中,该第二X轴杆连结于该第二Y轴杆,该第二X轴杆沿着该X轴延伸而进入该第二收该纳空间中;其中,于该X轴方向上,该第一Y轴杆与该第三Z轴臂干涉,该第二Y轴杆与该第四Z轴臂干涉,该第三Z轴臂与该第四Z轴臂共同限制该连接杆于该X轴上的运动范围;其中,当该键帽运动于该按压位置与该释放位置间时,该第一X轴杆于该第一收纳空间中沿着该Y轴方向运动,该第一Y轴臂限制该第一X轴杆于该Z轴上的运动范围,该第二X轴杆于该第二收纳空间中沿着该Y轴方向运动,该第二Y轴臂限制该第二X轴杆于该Z轴上的运动范围。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Y轴杆位于该第三Z轴臂的X轴负方向侧,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达雄王庆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