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渣水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1387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环保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回收渣水冷却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余热回收渣水冷却系统工作位置在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炉底位置,通过将水浸式刮板捞渣机水槽的补水与水温联锁,减少了冷渣的水耗量,减少了水槽的溢流水量,实现了水浸式刮板捞渣机的渣水自平衡;通过渣水冷却器,冷却高温冷渣水,回收高温冷渣水中的部分热量,用于加热余热利用的被加热介质;简化了湿式刮板捞渣机除渣系统,改善了锅炉房内捞渣机周围的环境卫生。

Waste heat recovery slag water cool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 pow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in particular to a waste heat recovery slag water cooling system. The slag waste heat recovery water cooling system working position of the invention in the bottom position of the boiler in thermal power plant, the water and water immersion tank interlocking scraper slag machine, reduce the cold slag water consumption, reduce the overflow water tank, slag water to achieve the water scraper slag machine self balance; through the slag water cooler, cooling high temperature slag cooling water, heat recovery of high temperature slag cooling water for heating, waste heat utilization heating medium; simplified wet slag conveyor system, improve the surrounding boiler room dragveyer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余热回收渣水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环保节能
,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回收渣水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水冷式排渣系统是电厂燃煤锅炉应用多年的排渣技术。20世纪50~70年代,电厂对于环保的要求并不严格,水资源也非常充足,因而电厂输渣主要采用水力冲渣系统,周边一般都要设置储灰渣场地,水资源也不回收利用,耗能耗水量大。自20世纪80年代起,电厂除渣系统主要采用渣浆泵、脱水仓等设备为主体的水力除渣技术,其主要问题是系统复杂、占地面积大、能耗高、维护量大等。到了90年代末期,随着大型水浸式刮板捞渣机的引进消化并应用推广,使得渣水循环系统由大容量间断运行变为小容量连续运行,上述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为了避免水资源被浪费和减少污水排放,除渣冷却水需澄清冷却后循环使用,电厂还要建造与之相配套的水处理设施。目前,这一系统还较广泛地应用于大中型固态排渣煤粉炉的水冷式排渣系统中。炉底渣是煤粉在锅炉炉膛中燃烧的产物,炉底渣的温度一般约为900℃左右,在从锅炉冷灰斗出口下落到刮板捞渣机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冷却水对其进行冷却和粒化,冷却水吸收了炉底渣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60℃左右。目前,国内外大中型电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余热回收渣水冷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热回收渣水冷却系统,包括水浸式刮板捞渣机(3)、水槽(4)和渣仓(24),水槽(4)布置在火力发电厂锅炉的锅炉渣井(1)的正下方,水槽(4)的侧壁设置有溢流口(11),水浸式刮板捞渣机(3)布置在水槽(4)中,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自动补水单元、渣水冷却单元、余热使用装置(20)和炉渣反冲洗单元;所述自动补水单元包括第一供水设备(5);第一供水设备(5)的出水端通过渣井补水管(7)与锅炉渣井(1)连接,第一供水设备(5)的出水端还通过水槽补水管(8)与水槽(4)连接;第一供水设备(5)的出水端设置有自动补水阀(6);所述渣水冷却单元包括水槽液位计(10)、溢流水过滤器(12)、储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渣水冷却系统,包括水浸式刮板捞渣机(3)、水槽(4)和渣仓(24),水槽(4)布置在火力发电厂锅炉的锅炉渣井(1)的正下方,水槽(4)的侧壁设置有溢流口(11),水浸式刮板捞渣机(3)布置在水槽(4)中,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自动补水单元、渣水冷却单元、余热使用装置(20)和炉渣反冲洗单元;所述自动补水单元包括第一供水设备(5);第一供水设备(5)的出水端通过渣井补水管(7)与锅炉渣井(1)连接,第一供水设备(5)的出水端还通过水槽补水管(8)与水槽(4)连接;第一供水设备(5)的出水端设置有自动补水阀(6);所述渣水冷却单元包括水槽液位计(10)、溢流水过滤器(12)、储水箱(13)和渣水冷却器(17);所述水槽液位计(10)设置在水槽(4)上;所述溢流水过滤器(12)的进水端与水槽(4)的溢流口(11)连接,出水端与储水箱(13)的进水口连接;储水箱(13)的出水口通过循环进水管(18)与渣水冷却器(17)的放热端的进水口连接,渣水冷却器(17)的放热端的出水口通过循环出水管(30)与水槽(4)连接;所述循环进水管(18)上分别设置有循环水自动阀(16)和渣水循环水泵(15);所述余热使用装置(20)分别通过热媒进水管(22)和热媒出水管(32)与渣水冷却器(17)的吸热端的进口和出口连接;所述热媒进水管(22)上设置有热媒水自动阀(21);所述炉渣反冲洗单元包括反冲洗水管(25)和污水池(27),所述反冲洗水管(25)的一端与第二供水设备(35)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与渣仓(24)侧壁的渣仓水过滤器(34)连接;所述渣仓(24)的下部通过自流管道(26)与污水池(27)的进水端连接,污水池(27)的出水端通过污水管道(29)与水槽(4)连接;污水管道(29)上设置有污水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禹高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世翼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