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34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塞环,属于机械零配件技术领域。它包括在活塞环上下侧表面均覆盖有厚度为0.1微米~0.5微米、且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超声混合制成的膜:片状微米石墨30份~40份、片状微米氧化锡为30份~40份、纳米钨单质10份~15份以及片状微米氮化钛1份~2份;其中,所述片状纳米石墨的粒度为5微米~10微米,所述片状微米氧化锡的粒度为1微米~5微米,所述纳米钨单质的粒度为50纳米~100纳米,所述片状微米氮化钛的粒度为1微米~5微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别选定特定形状、粒度的石墨、氧化锡、钨单质以及氮化钛,并将这些原料组合制成薄膜覆盖在活塞环的上下侧表面,从而提高活塞环的导热性能。

Piston r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iston ring,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spare parts. It is included in the piston ring on the lower side surface is covered with a thickness of 0.1 microns to 0.5 microns, and by weight of raw materials by ultrasonic mixing film: 30 ~ 40 micron flake graphite, flaky micron tin oxide as 30 ~ 40, 10 ~ 15 pure nano tungsten and flaky micron titanium nitride 1 ~ 2; among them, the particle size of graphite nanosheets was 5 microns to 10 microns, the particle size of flaky micron tin oxide is 1 microns to 5 microns, the particle size of tungsten nano elemental for 50 nm to 100 nm and the particle size of flaky micron titanium nitride is 1 micro m ~ 5 m. The selected specific shape and size of graphite, tin oxide, tungsten and pure titanium nitride, and on the underside of the material made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film covering on the piston r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heat conduction performance of piston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塞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零配件
,尤其是一种活塞环。
技术介绍
活塞环是用于嵌入活塞槽沟内部、具有较大向外扩张变形的金属弹性环,其广泛地用在各种动力机械上,如蒸汽机、柴油机、汽油机、压缩机、液压机等,广泛用于汽车,火车,轮船,游艇等。活塞环作用包括密封、调节机油(控油)、导热(传热)、导向(支承)四个作用;其中,所述的导热作用是指通过活塞环将活塞的热量传导给缸套,即起冷却作用。然而,目前通过活塞环向气缸壁散出的热量,一般只达到活塞顶部承受热量的30%~40%,有待进一步的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环,它可以解决现有活塞环导热性不够好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在活塞环上下侧表面均覆盖有厚度为0.1微米~0.5微米,且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超声混合制成的膜:片状微米石墨30份~40份、片状微米氧化锡为30份~40份、纳米钨单质10份~15份以及片状微米氮化钛1份~2份。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片状纳米石墨的粒度为5微米~10微米,所述片状微米氧化锡的粒度为1微米~5微米,所述纳米钨单质的粒度为50纳米~100纳米,所述片状微米氮化钛的粒度为1微米~5微米。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分别选定特定形状、粒度的石墨、氧化锡、钨单质以及氮化钛,并将这些原料组合制成薄膜覆盖在活塞环的上下侧表面,从而提高活塞环的导热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而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活塞环它包括在活塞环上下侧表面均覆盖有厚度为0.1微米,且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超声混合制成的膜:粒度为5微米的片状石墨30份、粒度为1微米的片状氧化锡为30份、粒度为50纳米的钨单质10份以及粒度为1微米的片状氮化钛1份。本实施例的活塞环的热传导为50W/m·K,热衰减率为1%。实施例2——活塞环它包括在活塞环上下侧表面均覆盖有厚度为0.5微米,且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超声混合制成的膜:粒度为10微米的片状石墨40份、粒度为5微米的片状氧化锡为40份、粒度为100纳米的钨单质15份以及粒度为5微米的片状氮化钛2份。本实施例的活塞环的热传导为54W/m·K,热衰减率为1%。实施例3——活塞环它包括在活塞环上下侧表面均覆盖有厚度为0.3微米,且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超声混合制成的膜:粒度为7微米的片状石墨36份、粒度为3微米的片状氧化锡为36份、粒度为80纳米的钨单质13份以及粒度为4微米的片状氮化钛1份。本实施例的活塞环的热传导为55W/m·K,热衰减率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塞环,其特征在于上下侧表面均覆盖有厚度为0.1微米~0.5微米,且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超声混合制成的膜:片状微米石墨30份~40份、片状微米氧化锡为30份~40份、纳米钨单质10份~15份以及片状微米氮化钛1份~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环,其特征在于上下侧表面均覆盖有厚度为0.1微米~0.5微米,且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超声混合制成的膜:片状微米石墨30份~40份、片状微米氧化锡为30份~40份、纳米钨单质10份~15份以及片状微米氮化钛1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宇松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御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