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质给水设备及其供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1268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质给水设备及其供水方法。分质给水设备,包括直饮水处理模块和水质监测模块;所述直饮水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构成过滤水路的预过滤组件、第一水泵、滤膜组件和净水箱,所述预过滤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过滤水路上的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水质监测模块包括监控器、封闭水罐和第一水质传感器,所述封闭水罐连接在所述滤膜组件和所述净水箱之间,所述第一水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封闭水罐中,所述第一水质传感器与所述监控器连接;其中,所述滤膜组件为纳滤膜组件或超滤膜组件。实现提高分质给水设备的水质参数检测精度和检测范围,以提高用户体验性。

Split water supply equipment and water supply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lit water supply equipment and a water supply method thereof. Sub quality water supply equipment, including processing module and monitoring module of direct drinking water; the drinking water processing module includes connected filter components, filtering water pump, the first membrane component and a clean water tank in turn, the pre filter assembly includes a connection in the filter water on multi media filter and activated carbon filter; the th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module comprises a closed water tank and the water quality monitor, the first sensor, the closed water tank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membrane assembly and the clean water tank, the first water quality sensor is arranged in the closed water tank, the first water quality sens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nitor; wherein, the membrane assembly for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the component or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modu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ange of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the quality of user experience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质给水设备及其供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给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分质给水设备及其供水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直饮水的需求大量增加,直饮水供水技术随之不断的发展。直饮水供水设备通常包括供水模块、过滤组件和滤膜组件等器件组成,外部水源输送的原水进入到供水模块后,由供水模块将原水输送到过滤组件和滤膜组件中进行处理,以获得直饮水。中国专利号CN2012201564775公开了一种无负压直饮水制备及供水装置,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在净水罐的出水口和连接用户端的输出管道上连接有水质综合在线测控装置,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管道上设置的水质传感器的数量受限,导致检测的参数有限,并且,从净水罐中输出的水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水质产生变化而影响检测准确性。如何设计一种检测精度高、检测范围广以提高用户体验性的直饮水供水设备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质给水设备及其供水方法,实现提高分质给水设备的水质参数检测精度和检测范围,以提高用户体验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质给水设备,包括直饮水处理模块和水质监测模块;所述直饮水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构成过滤水路的预过滤组件、第一水泵、滤膜组件和净水箱,所述预过滤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过滤水路上的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水质监测模块包括监控器、封闭水罐和第一水质传感器,所述封闭水罐连接在所述滤膜组件和所述净水箱之间,所述第一水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封闭水罐中,所述第一水质传感器与所述监控器连接;其中,所述滤膜组件为纳滤膜组件或超滤膜组件。进一步的,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和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分别通过对应的阀组件连接在所述过滤水路上,所述阀组件包括第一阀门和两个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串联所述过滤水路中,所述第一阀门的两端口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二阀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和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阀组件的两个所述第二阀门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分质给水设备还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原水箱和加压泵,所述加压泵与所述预过滤组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分质给水设备还包括无负压供水模块,所述无负压供水模块包括依次连接构成主水路的主进水管、稳流补偿器、主供水泵和主出水管,所述主出水管用于向所述预过滤组件和用户用水端供水。进一步的,所述水质监测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主水路中的第二水质传感器,所述主出水管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之间还连接有第一旁通管,所述第一旁通管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进一步的,所述稳流补偿器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之间还连接有第二旁通管,所述第二旁通管上设置有第二电控阀。进一步的,所述水质监测模块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口、和/或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口上的第三水质传感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分质给水设备的供水方法,包括水质调节供水模式;所述水质调节供水模式:当第二水质传感器检测的水质不达标时,无负压供水模块中主出水管输出的水先经过预过滤组件进行过滤处理后,再通过第一水泵加压后经由第一旁通管输送至主出水管。进一步的,所述水质调节供水模式,具体为:当第二水质传感器检测的水杂质超标时,主出水管输出的水经过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处理;和/或,当第二水质传感器检测的水有异味异色时,主出水管输出的水经过活性炭过滤器过滤处理。进一步的,所述供水方法还包括节能供水模式,所述节能供水模式,当用户端总用水量低于设定值时,主供水泵停止运转,主进水管引入的水经由第二旁通管输送至第一水泵,再通过第一水泵加压后经由第一旁通管输送至主出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质给水设备及其供水方法,通过在滤膜组件和净水箱之间设置封闭水罐,并将水质监测模块中的第一水质传感器放置在封闭水罐中检测直饮水的水质参数,由于滤膜组件输出的直饮水直接进入到封闭水罐中,确保被检测的直饮水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提高检测的精确性,同时,滤膜组件输出直饮水的过程中,封闭水罐获得稳定的水流量,可以满足实时监测直饮水的出水质量更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而独立设置的封闭水罐来安装第一水质传感器,能够根据需要将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安装在封闭水罐,从而可以检测更多种水质的参数,扩宽检测范围,实现提高了分质给水设备的水质参数检测精度和检测范围,以提高用户体验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分质给水设备实施例的管路布置原理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质给水设备实施例的管路布置原理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分质给水设备,包括直饮水处理模块200和水质监测模块;所述直饮水处理模块200包括依次连接构成过滤水路的预过滤组件21、第一水泵22、滤膜组件23和净水箱25,所述预过滤组件21包括选择性连接在所述过滤水路上的多介质过滤器211和活性炭过滤器212;所述水质监测模块包括监控器(未图示)、封闭水罐501和第一水质传感器502,所述封闭水罐501连接在所述滤膜组件23和所述净水箱25之间,所述第一水质传感器502设置在所述封闭水罐501中,所述第一水质传感器502与所述监控器连接。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分质给水设备在采用独立的封闭水罐501连接在滤膜组件23和所述净水箱25之间,滤膜组件23输出的直饮水流经封闭水罐501后进入到净水箱25中,封闭水罐501中流动的直饮水不会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第一水质传感器502设置在所述封闭水罐501中能够准确的检测直饮水的相关参数指标,从而提高检测的精确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净水箱25或在净水箱25的出水管路中设置传感器,净水箱25中的水以及出水管路中的水极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水质变化,而封闭水罐501中的水直接来自滤膜组件23的出水口,并且,在直饮水供用过程中,滤膜组件23输出的直饮水能保证封闭水罐501中的水流流量,使得第一水质传感器502实时动态的检测直饮水的水质参数,并且,利用监控器能够将相关检测到的水质参数显示给用户,从而使得用户能直观的看到相关信息,真正意义上实现在线有效监测水质。其中,第一水质传感器502可以为PH/ORP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浊度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余氯传感器、COD传感装置、盐度传感器、氨氮传感器等传感器,本实施例对第一水质传感器502的具体表现实体不做限制。本实施例分质给水设备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有对应的供水源提供原水,如图1所示,供水源100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原水箱11和加压泵12,所述加压泵12与所述预过滤组件21连接。具体的,原水箱11中盛放有待处理的水,原水箱11中的水通过加压泵12输送至预过滤组件21中,在经过保压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分质给水设备及其供水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质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直饮水处理模块和水质监测模块;所述直饮水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构成过滤水路的预过滤组件、第一水泵、滤膜组件和净水箱,所述预过滤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过滤水路上的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水质监测模块包括监控器、封闭水罐和第一水质传感器,所述封闭水罐连接在所述滤膜组件和所述净水箱之间,所述第一水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封闭水罐中,所述第一水质传感器与所述监控器连接;其中,所述滤膜组件为纳滤膜组件或超滤膜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质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直饮水处理模块和水质监测模块;所述直饮水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构成过滤水路的预过滤组件、第一水泵、滤膜组件和净水箱,所述预过滤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过滤水路上的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水质监测模块包括监控器、封闭水罐和第一水质传感器,所述封闭水罐连接在所述滤膜组件和所述净水箱之间,所述第一水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封闭水罐中,所述第一水质传感器与所述监控器连接;其中,所述滤膜组件为纳滤膜组件或超滤膜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质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和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分别通过对应的阀组件连接在所述过滤水路上,所述阀组件包括第一阀门和两个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串联所述过滤水路中,所述第一阀门的两端口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二阀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和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阀组件的两个所述第二阀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质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质给水设备还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原水箱和加压泵,所述加压泵与所述预过滤组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质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质给水设备还包括无负压供水模块,所述无负压供水模块包括依次连接构成主水路的主进水管、稳流补偿器、主供水泵和主出水管,所述主出水管用于向所述预过滤组件和用户用水端供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质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监测模块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亮王学成王英杰谢雄张占丰崔新光秦汉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三利中德美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