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佳宁专利>正文

一种软启动永磁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898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传动轴耦合驱动、动力拖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软启动永磁耦合器。静止状态,永磁盘和感应体之间位于位置L1。电机启动时,大转速差使永磁盘和感应体间形成的感应磁场最大。感应磁场力相互排斥。相互排斥的力大于永磁背板与驱动磁体相互吸引的力。从而推动感应体轴向移动至L2。感应体转速逐渐上升,转速差减小,磁感应力减小,永磁力增强,永磁力拉动两者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传递的扭矩增大,永磁体转速加快,最后达到额定转速。有益效果是,感应体相对于永磁盘对称布局,充分利用磁力线,传递扭矩的效率高;利用永磁力和感应磁力之间随转速差的变化,实现软启动的目的,具有传递效率高,软启动效果好的优点。

Soft start permanent magnetic coupl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nsmission shaft coupling drive and power drag, in particular to a soft start permanent magnetic coupler. At rest, between the permanent disk and the inductor, located at position L1. The motor is started, the formation of large rotational spee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rmanent magnetic disk and induction between the maximum magnetic induction. The induced magnetic field forces repel each other. The force of mutual repuls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and the driving magnet. Thus, the induction body is axially moved to the L2. The speed of induction body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speed difference decreases, reduce the magnetic force, magnetic force increases,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permanent magnetic pull becomes smaller, the torque increases, the permanent magnet rotating speed, finally reach the rated speed.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the sensor body relative to the permanent disk symmetrical layout, make full use of magnetic field lines, torqu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s high; the change with speed difference between permanent magnet and magnetic induction, soft start to have the advantages of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good effect of soft st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启动永磁耦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轴耦合驱动、动力拖动
,具体地说是一种软启动永磁耦合器。
技术介绍
现有电机一般采用直接启动,电机起动致使电流过大,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电机及变压器的安全。传统永磁耦合器,驱动盘和被驱动盘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并不能起到软启动的目的。CN205178839U指出:在现有已知的延迟型磁力耦合器,都是双导体盘双磁体盘结构,磁场耦合强度的调节是磁耦合中产生的轴向磁力移动磁体盘而成的,且移动距离短(通常只有3-5毫米,磁耦合强度调节亦非渐进式,且延迟时间短,延迟效果非常有限,对于大惯量重负荷设备无法产生软启动效果,其结构中磁体盘和导体盘的耦合仅用了磁体的单面,而另一面用导磁钢板将磁力线封闭,永磁体的磁耦合性能只利用了一半。延迟效果不明显,从而达不到对负载设备在启动阶段起到延迟缓冲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启动永磁耦合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软启动永磁耦合器,主要由负载轴法兰(1),感应体(17),驱动磁体(7),永磁盘(9),转盘(10),电机轴法兰(12),螺栓一(8)组成;感应体(17)包括永磁背板(4)与固定于永磁背板(4)上的高磁通环板(6);永磁盘(9)通过螺栓一(8)固定于转盘(10)上,形成半封闭的区域,将感应体(17)的径向面和周向面包裹其中,高磁通环板(6)面向永磁盘(9)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轴(3),中间盘(13),螺栓二(14);中间盘(13)通过螺栓二(14)紧固在负载轴法兰(1)上;滑动轴(3)穿过中间盘(13)和永磁背板(4)上的插入孔(15),固定于负载轴法兰(1)的固定孔(16)中;感应体(17)可沿滑动轴(3)在位置L1和L2之间滑动;两组感应体(17)相对于永磁盘(9)对称布局;其中一组感应体(17)包裹于所述的半封闭区域中。本专利技术利用电磁感应作用原理:在本专利技术的静止状态,永磁盘(9)和感应体(17)之间位于在初始位置L1,两者的空气间隙为最小间距L1。当电机启动后,与电机连接的永磁盘(9)很快达到电机的额定转速,此时,感应体(17)处于刚启动状态,巨大的转速差使得永磁盘(9)和感应体(17)之间形成的感应磁场最大。感应磁场力相互排斥。感应体(17)上的永磁背板(4)与驱动磁体(7)之间已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电机启动之初,感应磁场相互排斥的力大于永磁背板(4)与驱动磁体(7)相互吸引的力。从而推动感应体(17)轴向向外移动,达到位置L2,此时扭矩传递能力减小;当感应体(17)转速逐渐上升,转速差越来越小,永磁盘(9)和感应体(17)之间产生的磁感应力减小,永磁盘(9)与永磁背板(4)之间的磁力渐渐增强,从而表现为永磁力拉动两者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随着间隙减小,传递的扭矩增大,与负载连接的永磁体转动速度逐渐加快,最后达到一个额定速度运行速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感应体(17)相对于(9)永磁盘(9)对称布局,充分利用磁力线,传递扭矩的效率高;利用永磁力和感应磁力之间随转速差的变化,实现软启动的目的,具有传递效率高,软启动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静止状态的软启动型永磁耦合器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初始启动状态的软启动型永磁耦合器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正常运行状态的软启动型永磁耦合器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中间盘主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视图。其中:1-负载轴法兰,2-锁紧盘一,3-滑动轴,4-永磁背板,5-散热鳍,6-高磁通环板,7-驱动磁体,8-螺栓一,9-永磁盘,10-转盘,11-锁紧盘二,12-电机轴法兰,13-中间盘,14-螺栓二,15-插入孔,16-固定孔,17-感应体,18-高导磁条,19-环氧树脂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实施例1,一种软启动永磁耦合器,主要由负载轴法兰(1),感应体(17),驱动磁体(7),永磁盘(9),转盘(10),电机轴法兰(12),螺栓一(8)组成;感应体(17)包括永磁背板(4)与固定于永磁背板(4)上的高磁通环板(6);永磁盘(9)通过螺栓一(8)固定于转盘(10)上,形成半封闭的区域,将感应体(17)的径向面和周向面包裹其中,高磁通环板(6)面向永磁盘(9)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轴(3),中间盘(13),螺栓二(14);中间盘(13)通过螺栓二(14)紧固在负载轴法兰(1)上;滑动轴(3)穿过中间盘(13)和永磁背板(4)上的插入孔(15),固定于负载轴法兰(1)的固定孔(16)中;感应体(17)可沿滑动轴(3)在位置L1和L2之间滑动;两组感应体(17)相对于永磁盘(9)对称布局;其中一组感应体(17)包裹于所述的半封闭区域中。本专利技术利用电磁感应作用原理:在本专利技术的静止状态,永磁盘(9)和感应体(17)之间位于在初始位置L1,两者的空气间隙为最小间距L1。当电机启动后,与电机连接的永磁盘(9)很快达到电机的额定转速,此时,感应体(17)处于刚启动状态,巨大的转速差使得永磁盘(9)和感应体(17)之间形成的感应磁场最大。感应磁场力相互排斥。感应体(17)上的永磁背板(4)与驱动磁体(7)之间已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电机启动之初,感应磁场相互排斥的力大于永磁背板(4)与驱动磁体(7)相互吸引的力。从而推动感应体(17)轴向向外移动,达到位置L2,此时扭矩传递能力减小;当感应体(17)转速逐渐上升,转速差越来越小,永磁盘(9)和感应体(17)之间产生的磁感应力减小,永磁盘(9)与永磁背板(4)之间的磁力渐渐增强,从而表现为永磁力拉动两者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随着间隙减小,传递的扭矩增大,与负载连接的永磁体转动速度逐渐加快,最后达到一个额定速度运行速度。具体的实施方式为: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永磁背板(4)上,沿周向均布设置若干散热鳍(5)。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所述的高磁通环板(6)为铝环板。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所述的高磁通环板(6)和永磁背板(4)沿径向均匀开直槽;直槽中嵌入与之形状相对应的高导磁条(18),高导磁条(18)的导磁率大于铝环板;高导磁条(18)与高磁通环板(6)之间设置环氧树脂绝缘层(19);直槽和高导磁条(18)的数量为偶数个。实施例5,根据实施例4所述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所述高导磁条(18)为硅钢制成;其横截面为T型、燕尾槽型或矩形。实施例6,根据实施例4或5所述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磁体(7)镶嵌在永磁盘(9)中,沿周向均布;驱动磁体(7)沿永磁盘(9)径向方向的尺寸与高导磁条(18)长度相近。实施例7,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所述的感应体(17)还包括铜板层;铝环板上面向永磁盘(9)的一面通过机械固定、粘接、焊接或电镀的方式覆盖铜板层;铜板层厚度与铝环板厚度比值在1:2至2:1之间。实施例8,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地,还包括锁紧盘一(2)和锁紧盘二(11);锁紧盘一(2)套设在负载轴法兰(1)上,锁紧盘二(11)套设在电机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软启动永磁耦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启动永磁耦合器,主要由负载轴法兰(1),感应体(17),驱动磁体(7),永磁盘(9),转盘(10),电机轴法兰(12),螺栓一(8)组成;感应体(17)包括永磁背板(4)与固定于永磁背板(4)上的高磁通环板(6);永磁盘(9)通过螺栓一(8)固定于转盘(10)上,形成半封闭的区域,将感应体(17)的径向面和周向面包裹其中,高磁通环板(6)面向永磁盘(9)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轴(3),中间盘(13),螺栓二(14);中间盘(13)通过螺栓二(14)紧固在负载轴法兰(1)上;滑动轴(3)穿过中间盘(13)和永磁背板(4)上的插入孔(15),固定于负载轴法兰(1)的固定孔(16)中;感应体(17)可沿滑动轴(3)在位置L1和L2之间滑动;两组感应体(17)相对于永磁盘(9)对称布局;其中一组感应体(17)包裹于所述的半封闭区域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启动永磁耦合器,主要由负载轴法兰(1),感应体(17),驱动磁体(7),永磁盘(9),转盘(10),电机轴法兰(12),螺栓一(8)组成;感应体(17)包括永磁背板(4)与固定于永磁背板(4)上的高磁通环板(6);永磁盘(9)通过螺栓一(8)固定于转盘(10)上,形成半封闭的区域,将感应体(17)的径向面和周向面包裹其中,高磁通环板(6)面向永磁盘(9)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轴(3),中间盘(13),螺栓二(14);中间盘(13)通过螺栓二(14)紧固在负载轴法兰(1)上;滑动轴(3)穿过中间盘(13)和永磁背板(4)上的插入孔(15),固定于负载轴法兰(1)的固定孔(16)中;感应体(17)可沿滑动轴(3)在位置L1和L2之间滑动;两组感应体(17)相对于永磁盘(9)对称布局;其中一组感应体(17)包裹于所述的半封闭区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启动永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永磁背板(4)上,沿周向均布设置若干散热鳍(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软启动永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磁通环板(6)为铝环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启动永磁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磁通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黄佳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