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国年专利>正文

一种便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88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包括顶部端面内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安装槽的绕线机座以及设置在安装槽内的绕线组件,安装槽下方的绕线机座内部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腔,驱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转动轴,每个安装槽内底壁内均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绕线组件内设有第一传动腔,绕线组件左侧顶部端面固设有凸块,绕线组件右侧顶部端面内设有导向槽,第一传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绕线组件底部端面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顶部末端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定设有第三锥形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绕线筒,能根据实际需要扩增多个绕线组件,提高绕线效率。

A convenient and adjustable textile wind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venient adjustable textile win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winding, the top end 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equidistant mount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frame and winding assembly groove, a driving cavity inside the base line is about extending around the mounting groove below the driven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right extension set the drive shaft, each mounting groove in the bottom wall are rotated with a longitudinally extending setting of the first rotation shaft is connected, winding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e winding assembly chamber, the top left end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convex block around the top right in the end line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guiding groove, a first transmission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right extension set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bottom end winding assembly with a longitudinally extending rotation within a set of third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ird, the top end extends into the cavity and the end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apid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of the bobbin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winding assemb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requirement, and the winding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requirement of the third winding whe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加工设备
,特别是一种便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
技术介绍
在编织的工艺过程中,一个整齐不混乱的线圈是纺织出好产品的前提,由此,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在织布前对线进行了整理,绕成一团整齐的线团,便于纺织,因此人们使用手动绕线机座进行绕线。目前,纺织行业发展越来越快,纺织绕线机在纺织工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人们在绕线方式上不在使用速度慢,绕线效率低下的手摇式纺织绕线机,逐渐采用自动纺织绕线机进行绕线,能够提高绕线效率,同时能够减少线团混乱的成果,但是由于目前的纺织绕线机操作相对麻烦,而且纺织绕线机上固定的线筒是有限的,不能够根据需要来调整线筒的数量,有的纺织绕线机一体成型不便于拆卸和安装。这些都无疑影响了纺织绕线机的工作,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包括顶部端面内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安装槽的绕线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绕线组件,所述安装槽下方的所述绕线机座内部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转动轴,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底壁内均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绕线组件内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绕线组件左侧顶部端面固设有凸块,所述绕线组件右侧顶部端面内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绕线组件底部端面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顶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定设有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三锥形轮右侧顶部啮合连接有第四锥形轮,所述第四锥形轮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周向固定连接,所述凸块内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底部设有第五锥形轮,所述第五锥形轮底部固定设有贯穿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底壁且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五锥形轮右侧顶部啮合连接有第八锥形轮,所述第八锥形轮右侧端固设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贯穿所述第二传动腔右侧内壁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导向槽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设置的支承滑动块,所述支承滑动块右侧的所述导向杆外表面套设有顶压弹簧。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转动轴左侧端与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驱动腔左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转动轴右侧端与所述驱动腔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末端固定设有伸入所述安装槽内的外花键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末端伸入所述驱动腔内且末端固定设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锥形轮右侧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轮,所述第二锥形轮与所述驱动转动轴周向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安装槽顶部两侧的所述绕线机座顶部端面均设有锁紧件。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转动轴底部端面内设有内花键槽。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四转动轴底部末端贯穿所述第一传动腔内顶壁且固定设有第六锥形轮,所述第六锥形轮右侧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七锥形轮,所述第七锥形轮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周向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五转动轴右侧末端伸出所述凸块右侧末端且固定设有第一转接连接件,所述支承滑动块顶部延伸段伸出所述绕线组件的顶部端面外且所述支承滑动块顶部延伸段的左侧端面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动连接件,所述第一转接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转接连接件右侧端设有第一卡头,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左侧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件块相对设置的第二卡头。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接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之间设有绕线筒,所述绕线筒左右两侧均设有分别用以与所述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配合连接的卡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顶部端面内设多个等距分布的安装槽的绕线机座以及设置在安装槽内的绕线组件,安装槽下方的绕线机座内部设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腔,驱动腔内设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转动轴,每个安装槽内底壁内均转动配合连接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顶部末端固定设伸入安装槽内的外花键轴,第一转动轴底部末端伸入驱动腔内且末端固定设第一锥形轮,第一锥形轮右侧底部啮合连接第二锥形轮,第二锥形轮与驱动转动轴周向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传动对接配合连接,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多个绕线组件提高绕线效率以及减少企业采购成本。2.通过绕线组件内设第一传动腔,绕线组件左侧顶部端面固设凸块,绕线组件右侧顶部端面内设导向槽,第一传动腔内设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绕线组件底部端面内转动配合连接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顶部末端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定设第三锥形轮,第三锥形轮右侧顶部啮合连接第四锥形轮,第四锥形轮与第二转动轴周向固定连接,凸块内设第二传动腔,第二传动腔内底部设第五锥形轮,第五锥形轮底部固定设贯穿第二传动腔内底壁且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四转动轴,第五锥形轮右侧顶部啮合连接第八锥形轮,第八锥形轮右侧端固设第五转动轴,第五转动轴贯穿第二传动腔右侧内壁且转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对绕线筒的绕线传动驱动工作,实现自动控制绕线,提高绕线速度。3.通过导向槽内设左右延伸设置的导向杆,导向杆内滑动配合连接向上延伸设置的支承滑动块,支承滑动块右侧的导向杆外表面套设顶压弹簧,从而实现对绕线筒的快速拆卸和安装同时能满足不同规格大小的绕线筒绕线工作。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绕线筒,同时满足不同规格大小的绕线筒安装,能根据实际需要扩增多个绕线组件,提高绕线效率,同时减少了企业的采购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绕线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绕线组件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箭头方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包括顶部端面内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安装槽52的绕线机座5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52内的绕线组件6,所述安装槽52下方的所述绕线机座5内部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腔51,所述驱动腔51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转动轴55,每个所述安装槽52内底壁内均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521,所述绕线组件6内设有第一传动腔61,所述绕线组件6左侧顶部端面固设有凸块62,所述绕线组件6右侧顶部端面内设有导向槽63,所述第一传动腔61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64,所述绕线组件6底部端面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三转动轴611,所述第三转动轴611顶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61内且末端固定设有第三锥形轮613,所述第三锥形轮613右侧顶部啮合连接有第四锥形轮641,所述第四锥形轮641与所述第二转动轴64周向固定连接,所述凸块62内设有第二传动腔621,所述第二传动腔621内底部设有第五锥形轮624,所述第五锥形轮624底部固定设有贯穿所述第二传动腔621内底壁且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四转动轴625,所述第五锥形轮624右侧顶部啮合连接有第八锥形轮622,所述第八锥形轮622右侧端固设有第五转动轴623,所述第五转动轴623贯穿所述第二传动腔621右侧内壁且转动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包括顶部端面内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安装槽的绕线机座以及设置在安装槽内的绕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槽下方的绕线机座内部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腔,驱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转动轴,每个安装槽内底壁内均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绕线组件内设有第一传动腔,绕线组件左侧顶部端面固设有凸块,绕线组件右侧顶部端面内设有导向槽,第一传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绕线组件底部端面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顶部末端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定设有第三锥形轮,第三锥形轮右侧顶部啮合连接有第四锥形轮,第四锥形轮与第二转动轴周向固定连接,凸块内设有第二传动腔,第二传动腔内底部设有第五锥形轮,第五锥形轮底部固定设有贯穿第二传动腔内底壁且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四转动轴,第五锥形轮右侧顶部啮合连接有第八锥形轮,第八锥形轮右侧端固设有第五转动轴,第五转动轴贯穿第二传动腔右侧内壁且转动配合连接,导向槽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导向杆,导向杆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设置的支承滑动块,支承滑动块右侧的导向杆外表面套设有顶压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包括顶部端面内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安装槽的绕线机座以及设置在安装槽内的绕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槽下方的绕线机座内部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腔,驱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转动轴,每个安装槽内底壁内均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绕线组件内设有第一传动腔,绕线组件左侧顶部端面固设有凸块,绕线组件右侧顶部端面内设有导向槽,第一传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绕线组件底部端面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顶部末端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定设有第三锥形轮,第三锥形轮右侧顶部啮合连接有第四锥形轮,第四锥形轮与第二转动轴周向固定连接,凸块内设有第二传动腔,第二传动腔内底部设有第五锥形轮,第五锥形轮底部固定设有贯穿第二传动腔内底壁且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四转动轴,第五锥形轮右侧顶部啮合连接有第八锥形轮,第八锥形轮右侧端固设有第五转动轴,第五转动轴贯穿第二传动腔右侧内壁且转动配合连接,导向槽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导向杆,导向杆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设置的支承滑动块,支承滑动块右侧的导向杆外表面套设有顶压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动轴左侧端与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驱动腔左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转动轴右侧端与所述驱动腔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国年
申请(专利权)人:叶国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