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排线功能的绕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88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排线功能的绕线器,包括绕线装置本体和排线组件,绕线装置本体包括挡线盘、绕线轴和把手,在挡线盘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支耳,在支耳上均设置有配合孔;排线组件包括移动杆、曲轴、连接块、固定块和驱动组件,移动杆的一端位于一个配合孔中,移动杆的另一端穿出另一个配合孔后与固定块连接,在固定块上设置有条形孔;曲轴的一端穿过条形孔后与驱动组件连接,曲轴的另一端与固定块转动连接,固定块位于挡线盘上;驱动组件驱动曲轴转动;在移动杆上设置有通孔。移动杆沿着自己的轴线做往复运动,对电缆的收线方向进行导向,以便于电缆均匀地缠绕在绕线轴上,避免电缆绕线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利于绕线装置的搬运。

Winding device with wire winding fun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nder with wiring function, comprises a winding device body and cable assembly, the winding device body comprises a gear reel, spool and handle with lugs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wire blocking discs on the support lugs are arranged on the mating hole; cable assembly includes a movable bar, the crankshaft and the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fixed block and the drive assembly, moving rod in a hole, out of the other end of the moving rod after another mating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block, the fixed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strip hole; one end of the crankshaft through the strip hole and drive assembly connected with the crankshaft on the other with one end fixed block is rotatably connected, fixed block is located in the line stop plate; the drive assembly driven crankshaft rotation; the mov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moving rod along its axis reciprocating motion, to guide the cable take-up direction, so the cable is evenly wound on the spool, avoid cable winding uneven situation, conducive to the handling of the w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排线功能的绕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具体涉及具有排线功能的绕线器。
技术介绍
绕线装置是为把电缆等线形部件缠绕绕到绕线轴上的装置。石油钻井所用的电缆线不仅长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其电缆直径也长达几十毫米甚至上百毫米。传统的绕线装置仅将电缆线缠绕在绕线轴上,没办法对电缆进行规整的分布,致使绕线轴上有的部位电缆缠绕圈数较多,而绕线轴的另外部分电缆缠绕的圈数较少甚至没有缠绕上电缆。绕线轴上电缆线缠绕较多的部位会凸出绕线盘,甚至从绕线轴上脱落,不利于绕线装置的搬运;而在绕线的同时用手调整电缆,使电缆整齐均匀地分布在绕线轴上,则降低了绕线效率,增加了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排线功能的绕线器,解决传统的绕线装置没办法对电缆进行规整均匀的分布,容易导致电缆从从绕线轴上脱落,不利于绕线装置的搬运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出具有排线功能的绕线器,不用在绕线的同时用手调整电缆,提高了绕线效率,且使电缆能均匀地分布在绕线轴上,避免绕线轴上有的部位电缆缠绕圈数较多,而绕线轴的另外部分电缆缠绕的圈数较少甚至没有缠绕上电缆的情况出现,利于绕线装置的搬运。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具有排线功能的绕线器,包括绕线装置本体和排线组件,所述绕线装置本体主要由绕线轴、把手、支撑组件和两个挡线盘组成,所述绕线轴的一端与一个挡线盘转动连接,绕线轴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另一个挡线盘后与把手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与绕线盘连接,在挡线盘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支耳,在支耳上均设置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的轴线与绕线轴的轴线平行;所述排线组件与挡线盘连接,排线组件包括移动杆、曲轴、连接块、固定块和驱动组件,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位于一个配合孔中,移动杆的另一端穿出另一个配合孔后与固定块连接,在固定块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轴线垂直于移动杆的轴线,且条形孔横截面中的长边垂直于移动杆的轴线;所述曲轴的一端穿过条形孔后与驱动组件连接,曲轴的另一端与固定块转动连接,且曲轴的连杆轴位于条形孔中,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挡线盘的盘形面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曲轴转动,曲轴能绕自己主轴的轴线转动,并带动移动杆沿自己的轴线做往复运动;在移动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两个挡线盘之间,且通孔的一端朝向绕线轴。电缆线的末端穿过通孔。收绕电缆线时,一边转动绕线轴进行绕线作业,一边启动驱动组件,使移动杆沿着自己的轴线做往复运动,进而使通孔在两个挡线盘之间做周期性的来回移动,对电缆的收线方向进行导向,以便于电缆均匀地缠绕在绕线轴上,避免绕线轴上有的部位电缆缠绕圈数较多,而绕线轴的另外部分电缆缠绕的圈数较少甚至没有缠绕上电缆的情况出现,利于绕线装置的搬运;且无需工人手动调整电缆,提高了收线效率。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互相啮合的锥齿轮Ⅰ和锥齿轮Ⅱ,所述锥齿轮Ⅰ位于曲轴上远离连接块的一端,且曲轴的旋转轴线与锥齿轮Ⅰ的轴线重合,所述锥齿轮Ⅱ套设在移动杆上,且转动把手能带动锥齿轮Ⅱ转动。收线时转动把手即能带动锥齿轮Ⅱ转动,进而促使移动杆沿着自己的轴线做往复运动,同时转动绕线轴进行绕线作业,简化了驱动结构。进一步地,在移动杆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通孔位于定位块上,且定位块与移动杆为可拆卸式连接。可根据不同直径的电缆更换具有相应孔径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包括依次连通且共轴线的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所述第一孔的孔径为固定值,所述第一孔和第三孔均为锥形孔,且第一孔的小径端以及第三孔的小径端均分别第二孔的两端连接。锥形孔的设置避免在绕线导向时,通孔的两端对电缆摩擦力过大而对电缆表面产生划痕的情况出现,扩大通孔两端的孔径,对电缆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在第一孔和第三孔的大端以及第二孔的两端均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的设置进一步保护了电缆的表面,降低了电缆在通孔的两端以及第二孔的两端受到的应力。进一步地,所述配合孔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移动杆的横截面尺寸与配合孔的横截面尺寸一致。配合孔和移动杆的横截面均为方形,避免了移动杆绕自己的轴线转动的情况出现,增加了绕线导向的平稳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具有排线功能的绕线器,收绕电缆线时,一边转动绕线轴进行绕线作业,一边启动驱动组件,使移动杆沿着自己的轴线做往复运动,进而使通孔在两个挡线盘之间做周期性的来回移动,对电缆的收线方向进行导向,以便于电缆均匀地缠绕在绕线轴上,避免绕线轴上有的部位电缆缠绕圈数较多,而绕线轴的另外部分电缆缠绕的圈数较少甚至没有缠绕上电缆的情况出现,利于绕线装置的搬运;且无需工人手动调整电缆,提高了收线效率;2、本专利技术具有排线功能的绕线器,收线时转动把手即能带动锥齿轮Ⅱ转动,进而促使移动杆沿着自己的轴线做往复运动,同时转动绕线轴进行绕线作业,简化了驱动结构;3、本专利技术具有排线功能的绕线器,配合孔和移动杆的横截面均为方形,避免了移动杆绕自己的轴线转动的情况出现,增加了绕线导向的平稳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通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挡线盘,2-绕线轴,3-把手,4-支耳,5-移动杆,6-曲轴,7-连接块,8-固定块,9-条形孔,10-通孔,11-锥齿轮Ⅰ,12-锥齿轮Ⅱ,13-定位块,14-第一孔,15-第二孔,16-第三孔,17-橡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具有排线功能的绕线器,包括绕线装置本体和排线组件,所述绕线装置本体主要由绕线轴2、把手3、支撑组件和两个挡线盘1组成,所述绕线轴2的一端与一个挡线盘1转动连接,绕线轴2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另一个挡线盘1后与把手3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与绕线盘1连接,在挡线盘1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支耳4,在支耳4上均设置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的轴线与绕线轴2的轴线平行;所述排线组件与挡线盘1连接,排线组件包括移动杆5、曲轴6、连接块7、固定块8和驱动组件,所述移动杆5的一端位于一个配合孔中,移动杆5的另一端穿出另一个配合孔后与固定块8连接,在固定块8上设置有条形孔9,所述条形孔9的轴线垂直于移动杆5的轴线,且条形孔9横截面中的长边垂直于移动杆5的轴线;所述曲轴6的一端穿过条形孔9后与驱动组件连接,曲轴6的另一端与固定块8转动连接,且曲轴6的连杆轴位于条形孔9中,所述固定块8的一端与挡线盘1的盘形面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曲轴6转动,曲轴6能绕自己主轴的轴线转动,并带动移动杆5沿自己的轴线做往复运动;在移动杆5上设置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位于两个挡线盘1之间,且通孔10的一端朝向绕线轴2。电缆线的末端穿过通孔10。收绕电缆线时,一边转动绕线轴2进行绕线作业,一边启动驱动组件,使移动杆5沿着自己的轴线做往复运动,进而使通孔10在两个挡线盘1之间做周期性的来回移动,对电缆的收线方向进行导向,以便于电缆均匀地缠绕在绕线轴2上,避免绕线轴上有的部位电缆缠绕圈数较多,而绕线轴的另外部分电缆缠绕的圈数较少甚至没有缠绕上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排线功能的绕线器

【技术保护点】
具有排线功能的绕线器,包括绕线装置本体,所述绕线装置本体主要由绕线轴(2)、把手(3)、支撑组件和两个挡线盘(1)组成,所述绕线轴(2)的一端与一个挡线盘(1)转动连接,绕线轴(2)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另一个挡线盘(1)后与把手(3)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与绕线盘(1)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挡线盘(1)连接的排线组件,在挡线盘(1)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支耳(4),在支耳(4)上均设置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的轴线与绕线轴(2)的轴线平行;所述排线组件包括移动杆(5)、曲轴(6)、连接块(7)、固定块(8)和驱动组件,所述移动杆(5)的一端位于一个配合孔中,移动杆(5)的另一端穿出另一个配合孔后与固定块(8)连接,在固定块(8)上设置有条形孔(9),所述条形孔(9)的轴线垂直于移动杆(5)的轴线,且条形孔(9)横截面中的长边垂直于移动杆(5)的轴线;所述曲轴(6)的一端穿过条形孔(9)后与驱动组件连接,曲轴(6)的另一端与固定块(8)转动连接,且曲轴(6)的连杆轴位于条形孔(9)中,所述固定块(8)的一端与挡线盘(1)的盘形面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曲轴(6)转动,曲轴(6)能绕自己主轴的轴线转动,并带动移动杆(5)沿自己的轴线做往复运动;在移动杆(5)上设置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位于两个挡线盘(1)之间,且通孔(10)的一端朝向绕线轴(2)。...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排线功能的绕线器,包括绕线装置本体,所述绕线装置本体主要由绕线轴(2)、把手(3)、支撑组件和两个挡线盘(1)组成,所述绕线轴(2)的一端与一个挡线盘(1)转动连接,绕线轴(2)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另一个挡线盘(1)后与把手(3)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与绕线盘(1)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挡线盘(1)连接的排线组件,在挡线盘(1)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支耳(4),在支耳(4)上均设置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的轴线与绕线轴(2)的轴线平行;所述排线组件包括移动杆(5)、曲轴(6)、连接块(7)、固定块(8)和驱动组件,所述移动杆(5)的一端位于一个配合孔中,移动杆(5)的另一端穿出另一个配合孔后与固定块(8)连接,在固定块(8)上设置有条形孔(9),所述条形孔(9)的轴线垂直于移动杆(5)的轴线,且条形孔(9)横截面中的长边垂直于移动杆(5)的轴线;所述曲轴(6)的一端穿过条形孔(9)后与驱动组件连接,曲轴(6)的另一端与固定块(8)转动连接,且曲轴(6)的连杆轴位于条形孔(9)中,所述固定块(8)的一端与挡线盘(1)的盘形面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曲轴(6)转动,曲轴(6)能绕自己主轴的轴线转动,并带动移动杆(5)沿自己的轴线做往复运动;在移动杆(5)上设置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位于两个挡线盘(1)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昶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漠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