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水线式滤布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649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水线式滤布烘箱,引入多联动回转机构,通过在烘箱本体(1)内部设置多根电机电控滚轴(10),在滤布流水线的工作方式下,基于有限的烘箱体积(1)内空间,纵向增加滤布的行进路程,扩大滤布的烘干时长;同时,对于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的设计,实现电机电控滚轴(10)与绕其滤布之间极小的接触面积,最大限度避免与之接触物体对其表面树脂的挤压,影响滤布的烘干效果;并且在烘箱本体(1)上滤布出口(3)一侧,设置驱动触发机构,通过对滤布移动的检测,经同步电机驱动电路(13),针对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进行同步转动控制,保证滤布在烘箱内部回转的流畅性,如此能够有效提高滤布烘干效率。

Pipeline type filter cloth ove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ipeline filter oven, the introduction of multi linkage rotary mechanism, through the oven body (1) is arranged inside a motor control roller (10), in the cloth line mode, oven based on finite volume (1) in the longitudinal space, increase the filter cloth March, expand drying cloth long; at the same time, for each motor control roller (10) design, implementation of motor control roller (10) between the contact area and the minimum around the cloth, the maximum to avoid the extrusion on the surface of objects in contact with the resin, affect the drying effect of filter cloth in the oven body; and (1) on the export of cloth (3) the side set driven trigger mechanism, through the detection of the cloth to move, the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circuit (13), for each motor control roller (10) synchronous rotation control, ensure the filter cloth in the oven The smoothness of the rot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rying efficiency of the filter cl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水线式滤布烘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水线式滤布烘箱,属于滤布生产

技术介绍
滤布是由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织成的过滤介质,如工业过滤粉尘用的工业滤布等。常用的材料有棉、麻、羊毛、茧丝、石棉纤维、玻璃纤维和某些合成纤维等,例如棉织的帆布、斜纹布和毛织的呢绒等。就广义而言,滤布也包括金属网或滤网(filterscreen)在内。就滤布实际的作用而言,滤布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树脂浸泡,然后送入烘箱进行烘干,因此,在滤布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烘箱,但是就滤布展开式的烘干方式,现有烘箱需要10米、甚至更长,占地面积之大,而且伴随着烘箱的大体积,其内部高温工作所带来的能耗之高,再加之所带来的用电成本,都大大影响了针对滤布的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流水线烘箱结构进行改进,引入多联动回转机构,能够大大提高滤布烘干效率的流水线式滤布烘箱。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流水线式滤布烘箱,用于针对浸泡过树脂后的滤布实现烘干操作,包括烘箱本体、设置在烘箱本体内壁上的供热本体装置,烘箱本体上彼此相对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滤布进口和滤布出口,滤布进口与滤布出口均水平设置,且滤布进口的宽度与滤布出口的宽度均与滤布的宽度相适应,滤布由滤布进口进入烘箱本体内部,并由滤布出口输出烘箱本体;还包括延伸支架、定位卡口、凸出支架、L形杆、转动轮、弹簧、至少两根电机电控滚轴和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电源、同步电机驱动电路、拉力传感器;其中,电机电控滚轴的数量为偶数根,所有电机电控滚轴均与滤布进口相平行的、平均分布设置在烘箱本体内对应滤布进口和滤布出口的两端,且各根电机电控滚轴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位于不同高度,并且在垂直滤布进口所在端面方向上的投影面上,竖直方向上相邻电机电控滚轴分设在烘箱本体内对应滤布进口和滤布出口的两端,各根电机电控滚轴的两端分别与其所对应烘箱本体的内壁相连接;各根电机电控滚轴分别均包括电机、转轴本体和至少四块顶片,各根电机电控滚轴中转轴本体的长度均与滤布进口的长度相等,各根电机电控滚轴中各块顶片的长度均与对应转轴本体的长度相等,各根电机电控滚轴中电机的驱动端与转轴本体的端部相连接,各根电机电控滚轴中,各块顶片的侧边分别与对应转轴本体的侧面相连接,且各块顶片的所在面均过对应转轴本体的中轴线,各块顶片的两端均与对应转轴本体的相对两端相平齐,转轴本体侧面上相邻顶片之间为等间距;滤布由滤布进口进入烘箱本体后,首先绕过竖直方向上最高位置电机电控滚轴和最低位置电机电控滚轴中、离滤布进口最远一根电机电控滚轴上的顶片,然后在竖直方向上依次交叉绕过分别对应滤布进口、滤布出口两端的其余各根电机电控滚轴上的顶片后,由滤布出口送出;控制模块和同步电机驱动电路位于烘箱本体的外部;各根电机电控滚轴的电机分别与同步电机驱动电路相连接,电源经过同步电机驱动电路分别为各根电机电控滚轴的电机进行供电,各根电机电控滚轴的电机相互并联构成电机组,同步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PNP型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模块的正级供电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电机组的两端上,同时,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并接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并经第二电阻R2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经第四电阻R4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定位卡口的尺寸与滤布出口的尺寸相等,定位卡口通过延伸支架设置于滤布出口所面向的方向,定位卡口与滤布出口彼此对应,且定位卡口与滤布出口共在同一水平面,由滤布出口送出的滤布穿过定位卡口进一步传送;凸出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烘箱本体外表面、位于滤布出口一侧的表面上,L形杆上短边的端部与凸出支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L形杆以其短边与凸出支架相连部为轴进行转动,且L形杆的内侧面向滤布,转动轮活动连接在L形杆上长边的端部,转动轮的位置与滤布相对应,且转动轮的位置位于滤布出口与定位卡口之间,弹簧的一端与L形杆上长边的侧面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烘箱本体外表面、位于滤布出口一侧的表面相连接,且弹簧位于L形杆内侧所面向的方向,弹簧未发生弹性形变时,转动轮将其所对应滤布上的位置顶起;拉力传感器设置于弹簧上,电源经过控制模块为拉力传感器进行供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位于所述烘箱本体内壁上,沿内壁指向烘箱本体内部中心位置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层隔热壁、第二层隔热壁,其中,第一层隔热壁与烘箱本体内壁之间构成第一隔热腔体,第二层隔热壁与第一层隔热壁之间构成第二隔热腔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烘箱本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电源经过控制模块为温度传感器进行供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滤布进口外侧和滤布出口外侧的风帘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微处理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外部供电网络。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流水线式滤布烘箱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流水线式滤布烘箱,基于流水线烘箱结构进行改进,引入多联动回转机构,通过在烘箱本体内部设置多根电机电控滚轴,在滤布流水线的工作方式下,基于有限的烘箱体积内空间,纵向增加滤布的行进路程,扩大滤布的烘干时长;同时,对于各根电机电控滚轴的设计,在其转轴本体的外侧面上,以各个顶边的边缘作为绕设滤布的支撑,实现电机电控滚轴与绕其滤布之间极小的接触面积,在针对滤布进行烘干的过程中,最大限度避免与之接触物体对其表面树脂的挤压,影响滤布的烘干效果;并且在烘箱本体上滤布出口一侧,设置驱动触发机构,在设计定位卡口与滤布出口的限位作用下,结合弹簧对L形杆的弹性拉力,通过滤布移动过程中对L形杆所连转动轮的压制作用,检测滤布的行进动作,以此经过具体所设计的同步电机驱动电路,针对各根电机电控滚轴进行同步转动控制,保证滤布在烘箱内部回转的流畅性,如此能够有效提高滤布烘干效率;(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流水线式滤布烘箱中,针对烘箱本体内壁,沿内壁指向烘箱本体内部中心位置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层隔热壁、第二层隔热壁,其中,第一层隔热壁与烘箱本体内壁之间构成第一隔热腔体,第二层隔热壁与第一层隔热壁之间构成第二隔热腔体,如此,通过两层隔热腔体,针对烘箱本体内部的烘干,实现双层隔热,由此达成更好的隔热效果,进一步保证烘箱本体内部的温度效果;(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流水线式滤布烘箱中,还在烘箱本体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电源经过控制模块为温度传感器进行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流水线式滤布烘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水线式滤布烘箱,用于针对浸泡过树脂后的滤布实现烘干操作,包括烘箱本体(1)、设置在烘箱本体(1)内壁上的供热本体装置,烘箱本体(1)上彼此相对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滤布进口(2)和滤布出口(3),滤布进口(2)与滤布出口(3)均水平设置,且滤布进口(2)的宽度与滤布出口(3)的宽度均与滤布的宽度相适应,滤布由滤布进口(2)进入烘箱本体(1)内部,并由滤布出口(3)输出烘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伸支架(4)、定位卡口(5)、凸出支架(6)、L形杆(7)、转动轮(8)、弹簧(9)、至少两根电机电控滚轴(10)和控制模块(11),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11)相连接的电源(12)、同步电机驱动电路(13)、拉力传感器(14);其中,电机电控滚轴(10)的数量为偶数根,所有电机电控滚轴(10)均与滤布进口(2)相平行的、平均分布设置在烘箱本体(1)内对应滤布进口(2)和滤布出口(3)的两端,且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位于不同高度,并且在垂直滤布进口(2)所在端面方向上的投影面上,竖直方向上相邻电机电控滚轴(10)分设在烘箱本体(1)内对应滤布进口(2)和滤布出口(3)的两端,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的两端分别与其所对应烘箱本体(1)的内壁相连接;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分别均包括电机、转轴本体(15)和至少四块顶片(16),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中转轴本体(15)的长度均与滤布进口(2)的长度相等,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中各块顶片(16)的长度均与对应转轴本体(15)的长度相等,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中电机的驱动端与转轴本体(15)的端部相连接,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中,各块顶片(16)的侧边分别与对应转轴本体(15)的侧面相连接,且各块顶片(16)的所在面均过对应转轴本体(15)的中轴线,各块顶片(16)的两端均与对应转轴本体(15)的相对两端相平齐,转轴本体(15)侧面上相邻顶片(16)之间为等间距;滤布由滤布进口(2)进入烘箱本体(1)后,首先绕过竖直方向上最高位置电机电控滚轴(10)和最低位置电机电控滚轴(10)中、离滤布进口(2)最远一根电机电控滚轴(10)上的顶片(16),然后在竖直方向上依次交叉绕过分别对应滤布进口(2)、滤布出口(3)两端的其余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上的顶片(16)后,由滤布出口(3)送出;控制模块(11)和同步电机驱动电路(13)位于烘箱本体(1)的外部;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的电机分别与同步电机驱动电路(13)相连接,电源(12)经过同步电机驱动电路(13)分别为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的电机进行供电,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的电机相互并联构成电机组,同步电机驱动电路(13)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PNP型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模块(11)的正级供电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电机组的两端上,同时,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并接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并经第二电阻R2与控制模块(11)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与控制模块(11)相连接;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经第四电阻R4与控制模块(11)相连接;定位卡口(5)的尺寸与滤布出口(3)的尺寸相等,定位卡口(5)通过延伸支架(4)设置于滤布出口(3)所面向的方向,定位卡口(5)与滤布出口(3)彼此对应,且定位卡口(5)与滤布出口(3)共在同一水平面,由滤布出口(3)送出的滤布穿过定位卡口(5)进一步传送;凸出支架(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烘箱本体(1)外表面、位于滤布出口(3)一侧的表面上,L形杆(7)上短边的端部与凸出支架(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L形杆(7)以其短边与凸出支架(6)相连部为轴进行转动,且L形杆(7)的内侧面向滤布,转动轮(8)活动连接在L形杆(7)上长边的端部,转动轮(8)的位置与滤布相对应,且转动轮(8)的位置位于滤布出口(3)与定位卡口(5)之间,弹簧(9)的一端与L形杆(7)上长边的侧面相连接,弹簧(9)的另一端与烘箱本体(1)外表面、位于滤布出口(3)一侧的表面相连接,且弹簧(9)位于L形杆(7)内侧所面向的方向,弹簧(9)未发生弹性形变时,转动轮(8)将其所对应滤布上的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水线式滤布烘箱,用于针对浸泡过树脂后的滤布实现烘干操作,包括烘箱本体(1)、设置在烘箱本体(1)内壁上的供热本体装置,烘箱本体(1)上彼此相对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滤布进口(2)和滤布出口(3),滤布进口(2)与滤布出口(3)均水平设置,且滤布进口(2)的宽度与滤布出口(3)的宽度均与滤布的宽度相适应,滤布由滤布进口(2)进入烘箱本体(1)内部,并由滤布出口(3)输出烘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伸支架(4)、定位卡口(5)、凸出支架(6)、L形杆(7)、转动轮(8)、弹簧(9)、至少两根电机电控滚轴(10)和控制模块(11),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11)相连接的电源(12)、同步电机驱动电路(13)、拉力传感器(14);其中,电机电控滚轴(10)的数量为偶数根,所有电机电控滚轴(10)均与滤布进口(2)相平行的、平均分布设置在烘箱本体(1)内对应滤布进口(2)和滤布出口(3)的两端,且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位于不同高度,并且在垂直滤布进口(2)所在端面方向上的投影面上,竖直方向上相邻电机电控滚轴(10)分设在烘箱本体(1)内对应滤布进口(2)和滤布出口(3)的两端,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的两端分别与其所对应烘箱本体(1)的内壁相连接;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分别均包括电机、转轴本体(15)和至少四块顶片(16),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中转轴本体(15)的长度均与滤布进口(2)的长度相等,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中各块顶片(16)的长度均与对应转轴本体(15)的长度相等,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中电机的驱动端与转轴本体(15)的端部相连接,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中,各块顶片(16)的侧边分别与对应转轴本体(15)的侧面相连接,且各块顶片(16)的所在面均过对应转轴本体(15)的中轴线,各块顶片(16)的两端均与对应转轴本体(15)的相对两端相平齐,转轴本体(15)侧面上相邻顶片(16)之间为等间距;滤布由滤布进口(2)进入烘箱本体(1)后,首先绕过竖直方向上最高位置电机电控滚轴(10)和最低位置电机电控滚轴(10)中、离滤布进口(2)最远一根电机电控滚轴(10)上的顶片(16),然后在竖直方向上依次交叉绕过分别对应滤布进口(2)、滤布出口(3)两端的其余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上的顶片(16)后,由滤布出口(3)送出;控制模块(11)和同步电机驱动电路(13)位于烘箱本体(1)的外部;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的电机分别与同步电机驱动电路(13)相连接,电源(12)经过同步电机驱动电路(13)分别为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的电机进行供电,各根电机电控滚轴(10)的电机相互并联构成电机组,同步电机驱动电路(13)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PNP型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模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素梅朱彦加朱靓靓吴健健张瑜李素英付译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绿地环保滤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