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589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紧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底座的一端放置有待夹紧工件,所述底座远离工件的一端设置有气缸,所述底座在位于支撑柱和气缸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滑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斜楔机构,所述斜楔机构通过滑块设置在滑轨上,所述支撑柱顶部铰接有压板,压板的一端通过滚子与斜楔机构相接触且压板的另一端位于待夹紧工件上方。优选,所述压板位于待夹紧工件上方的一端设置有向下的凸起。优选,所述凸起的底部设置有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与显示器相连。对现有的夹紧结构进行改进,提高控制的精确度,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方便后续的操作。

Clamping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lamp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wherein the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column, one end of the base is placed to clamp the workpiece, wherein one end of the base away from the workpiece is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the bas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columns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rail, the piston rod of the cylinder is connected a wedge, the wedge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slide rail through the slider, the support column is hinged with the top plate, the plate end of the roller and cam contact plate and the other end is located in the upper part of a workpiece to be clamped. Preferably, the platen is disposed at one end above the workpiece to be clamped with a downwardly raised projection. Preferably, a strong sensor is provid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rojection, and the force sensor is connected to the display. The existing clamping structure is improv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ontrol,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facilitate the subsequ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紧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紧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设计中,夹紧工件的结构有多种,夹紧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使用也很方便,但是结构简单也导致了功能上容易出现欠缺、控制的精确度不高等问题,给后续的操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紧结构,对现有的夹紧结构进行改进,提高控制的精确度,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方便后续的操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夹紧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底座的一端放置有待夹紧工件,所述底座远离工件的一端设置有气缸,所述底座在位于支撑柱和气缸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滑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斜楔机构,所述斜楔机构通过滑块设置在滑轨上,所述支撑柱顶部铰接有压板,压板的一端通过滚子与斜楔机构相接触且压板的另一端位于待夹紧工件上方。优选,所述压板位于待夹紧工件上方的一端设置有向下的凸起。优选,所述凸起的底部设置有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与显示器相连。优选,所述压板靠近待夹紧工件的一端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优选,所述压板沿着水平方向的中心与支撑柱顶部铰接。优选,当压板呈水平状态时,压板底部的高度低于斜楔机构顶部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斜楔机构沿着滑轨水平移动,继而通过滚子驱使压板的另一端上下移动,当向下运动时则夹紧工件,当向上运动时则松开工件;进一步的,通过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具体的压紧效果,避免用力过大损伤工件,同时也避免因用力过小导致夹紧效果不佳的现象;进一步的,当加工完成后,一方面活塞杆动作,同时,复位弹簧也作用,共同作用下更方便压板的复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夹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的标记含义如下:1:底座;2:滑块;3:气缸;4:活塞杆;5:复位弹簧;6:斜楔机构;7:滚子;8:支撑柱;9:压板;10:工件;11: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夹紧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柱8,所述底座1的一端(即图中的左端)放置有待夹紧工件10,所述底座1远离工件10的一端(即图中的右端)设置有气缸3,所述底座1在位于支撑柱8和气缸3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滑轨(图中未示出),气缸3的活塞杆4连接有斜楔机构6,所述斜楔机构6通过滑块2设置在滑轨上,通过斜楔、滑块的配合使用,变水平运动为倾斜运动。所述支撑柱8顶部铰接有压板9,压板9的一端(即图中的右端)通过滚子7与斜楔机构6相接触且压板9的另一端(即图中的左端)位于待夹紧工件10上方。图1中,压板9并不是水平状的,而是,所述压板9位于待夹紧工件10上方的一端设置有向下的凸起。优选,所述凸起的底部设置有力传感器11,所述力传感器11与显示器相连。优选,所述压板9靠近待夹紧工件10的一端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5,压板9沿着水平方向的中心与支撑柱8顶部铰接,当压板9呈水平状态时,压板9底部的高度低于斜楔机构6顶部的高度。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斜楔机构沿着滑轨水平移动,继而通过滚子驱使压板的另一端上下移动,当向下运动时则夹紧工件,当向上运动时则松开工件;进一步的,通过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具体的压紧效果,避免用力过大损伤工件,同时也避免因用力过小导致夹紧效果不佳的现象;进一步的,当加工完成后,一方面活塞杆动作,同时,复位弹簧也作用,共同作用下更方便压板的复位。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夹紧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紧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柱(8),所述底座(1)的一端放置有待夹紧工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远离工件(10)的一端设置有气缸(3),所述底座(1)在位于支撑柱(8)和气缸(3)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滑轨,气缸(3)的活塞杆(4)连接有斜楔机构(6),所述斜楔机构(6)通过滑块(2)设置在滑轨上,所述支撑柱(8)顶部铰接有压板(9),压板(9)的一端通过滚子(7)与斜楔机构(6)相接触且压板(9)的另一端位于待夹紧工件(10)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紧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柱(8),所述底座(1)的一端放置有待夹紧工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远离工件(10)的一端设置有气缸(3),所述底座(1)在位于支撑柱(8)和气缸(3)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滑轨,气缸(3)的活塞杆(4)连接有斜楔机构(6),所述斜楔机构(6)通过滑块(2)设置在滑轨上,所述支撑柱(8)顶部铰接有压板(9),压板(9)的一端通过滚子(7)与斜楔机构(6)相接触且压板(9)的另一端位于待夹紧工件(10)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文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徕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