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改性材料与沥青混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44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改性材料,其中,相对于熔体流动值小于15g/10分的乙烯基芳香族烃-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100重量份,含有增粘树脂0-100重量份、加工油5-100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将所述沥青改性材料与沥青混合制得的沥青组合物以及将所述沥青改性材料与沥青和骨材类混合制得的沥青混合物。通过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沥青改性材料,进一步提高了沥青混合物的耐磨耗性、耐冲击性、耐流动性等物理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改性材料与含该材料的沥青混合物。更详细地讲,涉及适用于开粒度铺装等的高性能铺装的沥青改性材料。
技术介绍
近年,赋予透水性、低噪音性等的功能性的高性能铺装引人注目。例如,为了雨天时进行良好的排水,利用沥青混合物内的空隙保持透水性的开粒度铺装引人注目。另外,为了降低车辆通过时的噪音,利用沥青混合物内的空隙谋求降低噪音的开粒度铺装引人注目。这样的开粒度铺装,由于作为单位体积使用的粘结剂的沥青量少,所以大多添加例如合成树脂等构成的改性材料。通过添加改性材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物的耐磨耗性、耐冲击性、耐流动性等的物理强度。作为沥青混合物的一般制法,已知在沥青机械设备中制造沥青混合物时添加沥青改性材料的方式(机械设备混合方式,プラントミツクス)。采用这种机械设备混合方式,可以在沥青中混入适量的沥青改性材料。而且,不需要设置预先把沥青和沥青改性材料混合用的特殊装置等。就这些方面来讲,也比在沥青中预先添加沥青改性材料的预混方式有很多优点。上述机械设备混合方式,重要的是—在制造沥青混合物时在短时间内使沥青与沥青改性材料混合。因此,过去为了提高沥青改性材料在沥青中的溶解性(相容性),提出了将乙烯基芳香族烃-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与增粘树脂和加工油混合制的沥青改性材料(参照专利文献1特开平5-295273号公报)。对这样的沥青改性材料,还提出了改善制造时的加工性和贮藏稳定性的沥青改性材料(参照专利文献2特开平9-254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随着高性能沥青需求的增加,迫切期望加工性、贮藏稳定性好且可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耐冲击性、耐流动性等物理强度的沥青改性材料。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这些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在沥青中的溶解性良好且加工性及贮藏稳定性等也好的沥青改性材料。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耐冲击性、耐流动性等物理强度的沥青改性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使由以往技术中难以适用于高性能铺装的现有铺装废料制得的沥青再生骨材可再用于高性能铺装的沥青改性材料。用于解决问题的第1专利技术是一种沥青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熔体流动值小于15g/10分的乙烯基芳香族烃-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100重量份,含有增粘树脂0-100重量份,加工油5-100重量份,同时,相对于这些各成分的总量100重量份含有40重量份以下的橡胶。该第1专利技术中,上述“熔体流动值”,意味着采用JIS K 7210“热塑性塑料的流动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方法测定的值,是在试验温度200℃、试验荷重49.03N的条件下的熔体流动值。另外,所谓“40重量份以下的橡胶”也包括0重量份的橡胶,即不含有橡胶的情况。若采用这种第1专利技术的沥青改性材料,则加工性和操作性好,且由于进行了添加,可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合物的耐磨耗性、耐冲击性、耐流动性等的物理强度。本申请的第2专利技术是一种沥青改性材料,其是前述第1专利技术的沥青改性材料,特征在于加工油的芳香族成分含量是20-60%、且该加工油在40℃的运动粘度在70-900mm2/s的范围。加工油的芳香族成分含量、运动粘度在该范围时,沥青改性材料的保形性好,进一步提高沥青改性材料的操作性和加工性。本申请的第3专利技术,是前述第1或第2专利技术的沥青改性材料与沥青混合制得的沥青组合物。上述“沥青”是用于使小石等的骨材或填料(以下称骨材类)相互结合的作为粘结剂的沥青。本申请说明书中,把沥青改性材料与沥青混合的改性沥青称为“沥青组合物”,而,把沥青改性材料与沥青和骨材类混合的混合物称为“沥青混合物”。一般,该沥青混合物采用铺设在道路上的方法进行铺装。机械设备混合方式的情况下,在沥青机械设备中制造沥青混合物时添加沥青改性材料。预混合方式的情况下,预先制备沥青与沥青改性材料混合的沥青组合物,在该沥青组合物中混合骨材类,制造沥青混合物。本申请的第4专利技术是将第1专利技术或第2专利技术的沥青改性材料与沥青和骨材类混合制得的沥青混合物。这种沥青混合物,耐磨耗性、耐冲击性、耐流动性等的物理强度好,即使单位体积的沥青量少,也可以实现具有与过去相当或更好的物理强度的铺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沥青混合物特别适合于开粒度铺装等的高性能铺装。本申请的第5专利技术是前述第4专利技术的沥青混合物,是使用由现有铺装废料制得的沥青再生骨材作为骨材类的沥青混合物。因此,可以更有效利用由现有技术中难以再利用于高性能铺装的现有沥青铺装的废料制得的再生骨材。另外,因本专利技术的沥青混合物的韧度、韧性好,故即使使用再生骨材的情况下,也具有该再生骨材难以从沥青混合物中剥离、脱落的特征。本申请的第6专利技术是沥青混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沥青混合物时,采用机械设备混合方式把前述第1专利技术或第2专利技术的沥青改性材料与沥青和骨材类进行混合。本专利技术的沥青改性材料由于在沥青中的溶解性好,因此可以使沥青改性材料迅速地与沥青混合。所以特别适合于采用机械设备混合方式制造沥青混合物。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在沥青中的溶解性良好且加工性和贮藏稳定性等优异的沥青改质材料。另外,可以提供进一步提高耐磨耗性、耐冲击性、耐流动性等的物理强度的沥青改性材料。此外,可提供能将现有技术中难以适用于高性能铺装的从现有铺装废料制得的沥青再生骨材再利用于高性能铺装的沥青改性材料。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中的沥青改性材料,通过添加在沥青中使用,提高沥青混合物的耐磨耗性、耐冲击性、耐流动性等的物理强度。这种沥青改性材料,相对于熔体流动值小于15g/10分的乙烯基芳香族烃-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100重量份,含有增粘树脂0-100重量份,加工油5-100重量份,同时相对于这些各种成分的总量100重量份,含有40重量份以下的橡胶。以下,对这些各种成分进行说明。乙烯基芳香族烃-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作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的乙烯基芳香族烃-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以下,有时简称“嵌段共聚物”),只要是一般作为沥青添加材料使用的共聚物,则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可以是部分或完全加氢的,或使用马来酸酐等的改性剂改性的共聚物。具体地讲,可以使用SBS(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等。通常,可以使用具有以乙烯基芳香族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A)至少1个、优选2个和以共轭二烯化合物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B)至少1个的嵌段共聚物等。所谓“以乙烯基芳香族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A)”,是以超过50重量%、优选60-100重量%、更优选70-100重量%、再优选80-100重量%的比例含有乙烯基芳香族烃的聚合物嵌段,是由乙烯基芳香族烃的均聚物或乙烯基芳香族烃与共轭二烯形成的聚合物嵌段。聚合物嵌段(A)中的共轭二烯的分布,可以是无规、递变、部分嵌段状、或这些组合的任一种形式。所谓“以共轭二烯化合物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B)”,是以超过50重量%、优选60-100重量%、更优选70-100重量%、再优选80-100重量%的比例含有共轭二烯的聚合物嵌段,是共轭二烯的均聚物或共轭二烯与乙烯基芳烃构成的聚合物嵌段。聚合物嵌段(B)中的乙烯基芳香族烃的分布,可以是无规、递变、部分嵌段状或这些组合的任一种形式。嵌段共聚物可以是线状结构和支链状结构的任一种,优选是具有下述通式(1)-(7)所示结构的共聚物。(1)(A-B)m、(2)(A-B)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熔体流动值小于15g/10分的乙烯基芳香族烃-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100重量份,含有增粘树脂0-100重量份、加工油5-100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西弘光大河内宝堀口悟朴正镐
申请(专利权)人:大有建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