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 with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pouring concrete, comprising a rectangular arrangement of legs (1), connecting the legs (1) of the top rod (2), connecting the two relative rod (2) and a plurality of support bars spaced stampede (3), arranged symmetrically in two relative pole (2) on the handle (4), the leg (1) in the lower part of a cone shape, the leg (1) is arranged on the outward and side rod downward opening (5), the side bar (5) along the leg (1) circumferential layout, vice the rod (5) is also a cone shape. The walking support device for concrete can avoid the influence on the reinforcing bar and concrete of th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浇筑混凝土用行走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
,具体讲是指一种浇筑混凝土用行走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结构钢筋上进行混凝土施工后,因需对混凝土进行找平收光,如工人直接在混凝土上行走以进行找平收光,势必会对结构钢筋和混凝土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对结构钢筋和混凝土造成影响的浇筑混凝土用行走支撑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浇筑混凝土用行走支撑装置,包括呈矩形布设的支腿、连接各支腿的顶杆、连接两相对顶杆且等间距设置的多根踩踏支撑杆,对称设置在两相对顶杆上的把手,所述的支腿的下部呈尖锥状,所述的支腿上设置向外展开且开口朝下的副杆,所述的副杆沿支腿周向布设,所述的副杆的下端也呈尖锥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支腿上均设置有一圈副杆,该一圈副杆设置在支腿的中部位置。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为底部开口的矩形把手,该矩形把手的顶部握持段的壁体向外膨胀以形成椭圆状握持部。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副杆与相应支腿之间的夹角可以为25~35度。进一步地,所述的副杆与相应支腿之间的夹角优选30度。在需对混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浇筑混凝土用行走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布设的支腿(1)、连接各支腿(1)的顶杆(2)、连接两相对顶杆(2)且等间距设置的多根踩踏支撑杆(3),对称设置在两相对顶杆(2)上的把手(4),所述的支腿(1)的下部呈尖锥状,所述的支腿(1)上设置向外展开且开口朝下的副杆(5),所述的副杆(5)沿支腿(1)周向布设,所述的副杆(5)的下端也呈尖锥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筑混凝土用行走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布设的支腿(1)、连接各支腿(1)的顶杆(2)、连接两相对顶杆(2)且等间距设置的多根踩踏支撑杆(3),对称设置在两相对顶杆(2)上的把手(4),所述的支腿(1)的下部呈尖锥状,所述的支腿(1)上设置向外展开且开口朝下的副杆(5),所述的副杆(5)沿支腿(1)周向布设,所述的副杆(5)的下端也呈尖锥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混凝土用行走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腿(1)上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祖益,乐品,樊敬涛,吴国秀,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