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023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液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滑动部和固定部,滑动部上设置有螺纹,滑动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滑块的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第二伞齿轮与滑动部螺纹连接;第一伞齿轮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绕线辊,旋转杆上还设有发条弹簧,发条弹簧的一端穿过第一伞齿轮固定连接在滑块上,发条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杆上;绕线辊上设有缠绕的线,线的自由端连接有用于连接输液瓶的挂钩。该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输液管过长被病人随意放置以及输液管能够保持同一高度的问题。

Infus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nsfus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bracket, the fixed bracket comprises a sliding part and a fixed part, a slid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connection thread, a slider sliding part, the first bevel gear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slider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econd bevel gear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slider on the end surface of the first bevel gear. Second and second bevel gear, bevel gear and the sliding part of the thread connection; the first bevel gear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rod, a rota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ree end of the winding roll, the rota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one end of the spring through the first bevel gear whee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lider, the other end of the sp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at the the rotary rod; the winding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winding line, line free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hook for connecting a transfusion bottle.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infusion tube is too long to be placed by the patient at will and the infusion tube can keep the same h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液架领域。
技术介绍
据报道指出,我国人均输液量在8-10瓶,并且每年都在呈增长的趋势。当病人输液的时候,由于输液管较长,病人就会将输液管随意放置在地上或者椅子边沿,但是医院的人流量比较大,经常会有过往的行人绊到输液管的情况,不仅行人会被绊倒,病人手术的针也会由于输液管被绊到而拔出,造成严重的后果。现有技术通常是将输液架设置的比较高,这样就输液管就会悬在空中,不会因为过长而被病人随意放置。但是上述技术还存在如下缺陷:由于输液架设置较高,护士每次挂输液瓶的时候就需要调整输液架的高度,但是医院病人过多,这样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在更换输液瓶的时候又需要重新调整输液架高度,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装置,该专利技术解决了输液管过长被病人随意放置以及输液管能够保持同一高度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滑动部和固定部,滑动部上设置有螺纹,滑动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滑块的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第二伞齿轮与滑动部螺纹连接;第一伞齿轮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绕线辊,旋转杆上还设有发条弹簧,发条弹簧的一端穿过第一伞齿轮固定连接在滑块上,发条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杆上;绕线辊上设有缠绕的线,线的自由端连接有用于连接输液瓶的挂钩。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病人输液前,护士将输液瓶挂在挂钩上,然后顺时针转动绕线辊,绕线辊顺时针转动的同时就会带动发条弹簧和第一伞齿轮顺时针转动,线因为是逆时针缠绕在绕线辊上,因此输液瓶会下降。发条弹簧由于受到旋转力进而发生弹性形变,当停止转动后,此时液瓶重力和弹簧弹性形变恢复的力保持平衡,发条弹簧不会立刻恢复形变。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啮合,因此第一伞齿轮水平转动会带着第一伞齿轮竖向转动,第二伞齿轮与滑动部螺纹连接且第二伞齿轮与滑块转动连接,因此第二伞齿轮会带动旋转杆向上运动。因此输液管就能保持一个固定高度,不会因为太长被病人随意放置,也不会因为太短而影响输液。当病人输液时,输液瓶的自重不断减小,发条弹簧会逐渐恢复弹性形变,进而带动旋转杆逆时针转动,通过上述原理,线会带动输液瓶向上升,而第二伞齿轮带动滑块向下降,使得输液管的高度依然保持一致。因此当旋转杆向上运动时,缠绕在绕线轴辊上的线下放,当旋转杆向上运动时,线逐步缠绕在线轴辊上,使连接在线上的输液瓶始终保持固定高度。整个过程护士只用输液前调整一次滑块的高度,当输完液后滑块又会回到初始位置,不用再次调整输液架就能换取输液瓶。进一步,所述固定部的下端设置三个支撑腿,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方便护士或者病人移动输液架。进一步,发条弹簧选用55SiMnVB材质的扁钢带;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发条弹簧选用55SiMnVB材质的扁钢带,价格低廉,材质耐用,性价比高。进一步,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输液完毕后手动按下的警报装置;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病人发现输液瓶内的药物输完后可以通过警报装置呼叫护士来更换药物或者拔出针头。进一步,所述绕线辊的末端连接有Z型的旋转棒;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护士可以通过旋转棒来使得旋转杆旋转,操作更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标记为:滑块1、固定支架2、固定部21、滑动部22、旋转杆3、第一伞齿轮4、第二伞齿轮5、发条弹簧6、绕线辊7、挂钩8、支撑腿9、万向轮10、警报装置11、旋转棒12。本专利技术一种输液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分为上半部分的滑动部22和下半部分的固定部21,固定部21上设置有用于输液完毕后手动按下的警报装置11,固定部21下端设置有三根支撑腿9,支撑腿9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10。滑动部22上设置有螺纹,滑动部22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滑块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伞齿轮4,滑块1的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伞齿轮5,第一伞齿轮4与第二伞齿轮5啮合,第二伞齿轮5与滑动部22螺纹连接。第二伞齿轮5通过平键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上设置有55SiMnVB材质的扁钢带的发条弹簧6,发条弹簧6的一端穿过第一伞齿轮5固定连接在滑块1上,发条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杆3上。旋转杆3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绕线辊7,绕线辊7的自由端连接有Z型的旋转棒14,绕线辊7上缠绕有线,线的末端连接有用于悬挂输液瓶的挂钩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输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滑动部和固定部,滑动部上设置有螺纹,滑动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滑块的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第二伞齿轮与滑动部螺纹连接;第一伞齿轮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绕线辊,旋转杆上还设有发条弹簧,发条弹簧的一端穿过第一伞齿轮固定连接在滑块上,发条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杆上;绕线辊上设有缠绕的线,线的自由端连接有用于连接输液瓶的挂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滑动部和固定部,滑动部上设置有螺纹,滑动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滑块的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第二伞齿轮与滑动部螺纹连接;第一伞齿轮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绕线辊,旋转杆上还设有发条弹簧,发条弹簧的一端穿过第一伞齿轮固定连接在滑块上,发条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杆上;绕线辊上设有缠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大成鞠泽坤赖上俊赵明红潘兴丽王治勇
申请(专利权)人:余庆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