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铜仁学院专利>正文

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0179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技术领域。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按重量份数计,制作药物的原料包括:牛泷草10~25份,冰球子1~7份,白芷5~10份,白芨3~12份,宜昌胡颓子1~7份,生地黄1~10份,鸡眼梅花草5~10份,薄荷5~10份。该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生肌的功效,有效成分含量高,效果明显,无副作用,原料价格低廉,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原料进行溶剂提取。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可很好的提取有效成分,去除了大量没有作用的杂质成分,药效明显。

Medicine for treating ac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dicine for treating acn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relat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by weight, the production of pharmaceutical raw materials including: cattle Longcao 10 ~ 25, 1 ~ 7 ice hockey, angelica 5 ~ 10, 3 ~ 12 Baiji in Yichang, from 1 to 7, 1 to 10 portions of Radix rehmanniae, 5 ~ Parnassia wightiana wall. 10, Mint 5 ~ 10. The medicine has the effects of clearing away heat and toxic substances, reducing swelling and generating muscl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content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obvious effect, no side effect, low material cost, lower treatment cost and economic burden for patien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medicament for treating acne,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extracting the raw material by solvent. The preparation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strong operability, good extraction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and removal of a large amount of no impurity components, and has obvious effic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春期,因此也被称为“青春痘”。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痤疮丙酸杆菌对痤疮的诱发作用。痤疮丙酸杆菌是革兰氏阳性、不能动的杆菌,在厌氧环境可分离出来,近中性环境中生长最快,在pH≤5或≥8的环境中则受到抑制。皮脂为毛囊内正常寄生菌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提供物质基础。痤疮丙酸杆菌在皮脂中大量繁殖,释放多种酶类,其中有生物活性的酶有脂酶、蛋白酶、透明脂酸酶,这些酶类可以分解皮脂中甘油三酯产生游离脂肪酸及一些低分子多肽。游离的脂肪酸可刺激毛囊壁引起炎症,同时刺激毛囊皮脂腺导管增生及角化过度,导致皮脂分泌受阻,排泄不畅。游离的脂肪酸和这些低分子多肽可趋化炎症细胞,后者产生的水解酶可使毛囊壁损伤、破裂,毛囊壁上脱落的上皮细胞溢入真皮会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使痤疮恶化。目前国内治疗痤疮的方法有几种,祛痘化妆品虽然在使用初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后期复发率非常高;西药通过激素类制剂治疗见效快,但副作用较大;针清疗法直接直接祛除痘痘,但极易形成痘印,治疗过程痛苦;口服中药调理体内激素,但见效慢,治疗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该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生肌的功效,有效成分含量高,效果明显,无副作用,原料价格低廉,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可很好的提取有效成分,去除了大量没有作用的杂质成分,药效明显。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按重量份数计,制作药物的原料包括:牛泷草10~25份,冰球子1~7份,白芷5~10份,白芨3~12份,宜昌胡颓子1~7份,生地黄1~10份,鸡眼梅花草5~10份,薄荷5~10份。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原料进行溶剂提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该组方遵循苗医的传统药学理论,以“清热解毒、消肿生肌”为主,对治疗痤疮具有显著疗效。其中牛泷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冰球子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白芷解表散寒,消肿排脓;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宜昌胡颓子散瘀消肿,清热利湿;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薄荷清凉消炎,止痛止痒。该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溶剂提取的方式制成药剂,药材利用率高,更易人体吸收,药效显著,同时制备工艺简单。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按重量份数计,制作药物的原料包括:牛泷草10~25份,冰球子1~7份,白芷5~10份,白芨3~12份,宜昌胡颓子1~7份,生地黄1~10份,鸡眼梅花草5~10份,薄荷5~10份。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牛泷草15~20份,冰球子3~5份,白芷5~10份,白芨5~10份,宜昌胡颓子3~5份,生地黄3~8份,鸡眼梅花草5~10份,薄荷5~10份。牛泷草,苦,辛,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疥疮、脓包、皮肤外伤、过敏等。冰球子,甘、微辛,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冰球子提取物抑制多种霉菌,具有抗菌的作用。牛泷草和冰球子为领头药即主药,牛泷草与冰球子配合能够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血生肌。相辅相成,使机体阴阳及五脏平衡。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具有解表散寒,消肿排脓的功效。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白芨,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白芨能增强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具有止血的作用。白芨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菌具有抑制作用。宜昌胡颓子,也称羊奶奶叶,味酸、涩,性冷。入热经。具有散瘀消肿,清热利湿的功效。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淸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生地黄可用于止血、抗菌。鸡眼梅花草,多年生草本,可用于治疗湿病疮毒。薄荷,辛,凉。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薄荷外用能麻醉神经末梢,具有清凉、消炎、止痛和止痒的作用。薄荷提取物具有抗炎的作用,可以促进透皮吸收。白芷、白芨、宜昌胡颓子、生地黄、鸡眼梅花草、薄荷为铺底药即配药,六者具有清热、消肿排脓、止血生肌的功效,辅助主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血生肌。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原料还包括:珍珠粉3~5份,蜂蜜5~10份。珍珠粉由珍珠碾细而成。珍珠,甘、咸,寒。归心、肝经。具有解毒生肌,润肤祛斑的功效。珍珠具有抗炎、抗衰老的作用,有助于皮肤的恢复。蜂蜜,甘,平。归肺、脾、大肠经。具有补中,解毒,生肌敛疮的功效。珍珠粉和蜂蜜辅助主药和配药解毒生肌,提高药效。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牛泷草18份,冰球子4份,白芷8份,白芨8份,宜昌胡颓子4份,生地黄5份,鸡眼梅花草8份,薄荷8份,珍珠粉4份,蜂蜜8份。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原料还包括辅料5~10份,辅料包括茶油、石蜡、羊毛脂、氮酮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中药产品配合使用。通过辅料将原料制成多种剂型,如贴剂、凝胶、醑剂、冷霜制剂、软膏剂等。较优的,采用茶油作为软膏基质。茶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对皮肤有很好的恢复作用,保持皮肤雪白娇嫩。茶油具有杀菌剂增强免疫力作用,与药物的原料共同作用,促进皮肤的恢复,达到治愈痤疮的目的。该药物的组方遵循苗医的传统药理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生肌”的功效。该组方的原料在作用上相辅相成,调节人体内循环,同时直接作用于患处,对人体面部或身体表面的痤疮具有较好的疗效,外用效果更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取牛泷草、宜昌胡颓子、鸡眼梅花草、薄荷叶、冰球子、白芷、白芨,洗净后,打碎,有助于提取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较优的,将牛泷草、宜昌胡颓子、鸡眼梅花草和薄荷叶切成细丝,将新鲜冰球子切片,将白芷和白芨打碎成50~70目细粉。将处理过的上述原料混合、用水浸泡,一般水的加量为上述原料体积的4~8倍,有助于上述原料中有效成分的溢出。浸泡后,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3小时,过滤取滤液;其中,武火为300~400℃,文火为130~170℃。将过滤的药渣加水,按上述步骤再进行煎煮,煎煮后过滤取滤液,水煎的次数为3~5次。合并经过多次煎煮后过滤得到的水提液,对水提液进行浓缩。较优的,水提液的浓缩比重为1.1~1.5,最佳的发挥药效,且易于使用。一般的,浓缩物为深绿色浸膏。利用体积分数为9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制作所述药物的原料包括:牛泷草10~25份,冰球子1~7份,白芷5~10份,白芨3~12份,宜昌胡颓子1~7份,生地黄1~10份,鸡眼梅花草5~10份,薄荷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制作所述药物的原料包括:牛泷草10~25份,冰球子1~7份,白芷5~10份,白芨3~12份,宜昌胡颓子1~7份,生地黄1~10份,鸡眼梅花草5~10份,薄荷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包括:所述牛泷草15~20份,所述冰球子3~5份,所述白芷5~10份,所述白芨5~10份,所述宜昌胡颓子3~5份,所述生地黄3~8份,所述鸡眼梅花草5~10份,所述薄荷5~1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珍珠粉3~5份,蜂蜜5~10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包括:所述牛泷草18份,所述冰球子4份,所述白芷8份,所述白芨8份,所述宜昌胡颓子4份,所述生地黄5份,所述鸡眼梅花草8份,所述薄荷8份,所述珍珠粉4份,所述蜂蜜8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