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传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011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板传递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送料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取料模块,所述传输模块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上且用于将铝模板向上传送的传送带以及驱动传送带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传送带上设有用于放置铝模板的放置架,且传送带上设有固定铝模板位置的定位件;传送带可更省力的带动铝模板向上传递,而放置架和定位件可在铝模板向上传送的过程中使铝模板稳定放置于传送带上。

Template delivery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mplate delivery system comprises a feeding module,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Reclaimer module, the transmission module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and a driving device for aluminum template transfer to transmission belt and drive the conveyor belt, the conveyor belt a rack for placing aluminum template, and the positioning piece on the conveyor belt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aluminum template position; can be more easily led to aluminum template transfer conveyor belt, and the rack and the positioning member is in the aluminum template aluminum mold plate stability to transmit the placed on the conveyor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板传递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模板传递系统。
技术介绍
铝模板,又名铝合金模板,是铝合金制作的建筑模板,具有施工周期短、重复使用次数多、稳定性好、承载力高、应用范围广、回收价值高等优点。建筑施工中,在搭建不同楼层的铝合金模板系统时,主要通过在板模上开设供模板通过的传料口,将模板直接从下层经传料口传送至上层,传料口可方便人工向上传输,无需占用垂直运输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板传送效率高的模板传递系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模板传递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送料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取料模块,所述传输模块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上且用于将铝模板向上传送的传送带以及驱动传送带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传送带上设有用于放置铝模板的放置架,且传送带上设有限制铝模板位置的定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铝模板放置于放置架上,在驱动装置带动下,传送带将铝模板向上传输,当铝模板经过取料口后,将铝模板从传送带上取下,完成对铝模板从下层至上层的传递。当仅将铝模板放置于放置架上时,铝模板受到放置架提供的向上的支撑力以及传送带提供的垂直传送带的支撑力,而传送带传送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振荡,铝模板容易向外或向两侧倾斜,铝模板重心偏移,而导致铝模板掉落,造成事故。定位件可限定铝膜板的位置,减少铝模板在传送过程中脱离传送带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铝模板两侧且与所述铝模板抵触连接,所述定位件的横截面呈“L”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铝模板从上至下嵌入定位件与传送带之间,便可限制铝模板的上端向外倾斜或是向铝模板的两侧倾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设置于传送带上的挡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挡板背离传送带的端部且与所述挡板滑动连接的卡位板。将铝模板嵌入定位件中需将铝模板抬起(使铝模板的下端高于定位件),或是将铝模板维持于一定高度,使传动带带动定位件和放置架依次铝模板接触,上述操作均较为繁琐,且用力较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外滑动卡位板,将铝模板嵌入放置架中(此时仅需铝模板的下端高于放置架),使铝模板与传送带抵触,向靠近铝模板的方向滑动卡位板,使铝膜板嵌于挡板、卡位板和传送带围成的区域,便可对铝模板限位,使铝模板放置稳定且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位板与挡板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卡位板和所述挡板抵触连接的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位板沿背离铝模板的方向移动时,弹簧受压收缩,弹簧产生的反弹力使卡位板回复原位,使铝模板维持嵌于挡板和卡位板的状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位板的长度沿背离传送带的方向递减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靠近传送带的方向推动铝模板,推力施加于倾斜面上,对推力进行受力分析,可得到垂直于倾斜面的分力一以及平行于卡位板滑动方向的分力二,分力二使卡位板向外滑动且弹簧收缩,铝模板逐渐接近传送带并嵌入卡位板与挡板围成的区域,操作更为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架上设有卡槽,所述铝模板嵌于所述卡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更好的对铝模板限位,避免铝模板下端偏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架和所述定位件均匀分布于所述传送带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设置多组放置架和定位件,提高铝模板的传输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传送带相互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与传送带啮合,可提高电机输出轴的传动效率,更高效的对铝模板进行传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上方设有保护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置架以及定位件传送至传送带上端后,放置架和定位件翻转并从传送带的另一侧向下传送,保护罩可避免工作人员与放置架、齿轮和电机接触。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传输模块可更高效的将铝模板从下层运送至上层。附图说明图1为模板传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传送带;3、驱动装置;31、电机;32、齿轮;4、放置架;41、卡槽;5、定位件;51、挡板;511、滑槽;52、卡位板;6、弹簧;7、保护罩;8、取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2所示,一种模板传递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送料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取料模块。传输模块包括支撑架1、设置于支撑架1上且用于将铝模板向上传送的传送带2以及驱动传送带2转动的驱动装置3,支撑架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下层的地面以及取料口8中。驱动装置3包括设置于支撑架1的两端与支撑架1转动连接的齿轮32以及驱动齿轮32转动的电机31,在本实例中,电机31放置于上层地面上且电机31的输出轴与齿轮32固定连接,传送带2设置于齿轮32之间且与齿轮32相啮合。如图2所示,传送带2上固定设有若干用于放置铝模板的放置架4和固定铝模板位置的定位件5,定位件5位于放置架4的上方。放置架4上设有用于放置铝模板的卡槽41,铝模板嵌于卡槽41中。如图2所示,定位件5对称设置于铝模板两侧,定位件5包括与传送带2固定连接的挡板51以及设置于挡板51背离传送带2的端部且与挡板51滑动连接的卡位板52,卡位板52垂直挡板51布置。挡板51上设有滑槽511,卡位板52的横截面呈“T”型设置,卡位板52嵌于滑槽511中且沿滑槽511滑动。卡位板52与滑槽511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卡位板52和滑槽511抵触连接的弹簧6,弹簧6的反弹力使铝模板可更好的嵌于传送带2、卡位板52和挡板51围成的区域内。为更好的将铝模板嵌入上述区域中,卡位板52与铝模板接触的端部倾斜设置(卡位板52的长度沿背离传送带2的方向递减设置)。如图1所示,支撑架1上方固定安装有保护罩7,保护罩7罩设于传送带2上。操作过程如下:1、开启电机31,传送带2转动,放置架4向上传动;2、位于下层的工作人员将铝模板嵌于放置架4的卡槽41中,向传送带2方向推动铝模板,铝模板的上端嵌于卡位板52以及挡板51围成的区域中;3、铝模板通过取料口8传送至上层,位于上层的工作人员通过向上抬起铝模板使铝模板脱离传送带2,完成对铝模板的传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模板传递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板传递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送料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取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包括与取料口固定连接的支撑架(1)、设置于支撑架(1)上且用于将铝模板向上传送的传送带(2)以及驱动传送带(2)转动的驱动装置(3),所述传送带(2)上设有用于放置铝模板的放置架(4),且传送带(2)上设有限制铝模板位置的定位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传递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送料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取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包括与取料口固定连接的支撑架(1)、设置于支撑架(1)上且用于将铝模板向上传送的传送带(2)以及驱动传送带(2)转动的驱动装置(3),所述传送带(2)上设有用于放置铝模板的放置架(4),且传送带(2)上设有限制铝模板位置的定位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5)设置于所述铝模板两侧且与所述铝模板抵触连接,所述定位件(5)的横截面呈“L”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板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5)包括固定设置于传送带(2)上的挡板(51)以及设置于挡板(51)背离传送带(2)的端部且与所述挡板(51)滑动连接的卡位板(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板传递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泉雷勇张利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前海格锐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