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车污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010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车污水收集装置,接污水装置和污水箱总成,所述接污水装置包括第一挡水条和接水槽,第一挡水条设置在垃圾车箱的后门框左右两侧及下方,接水槽设置在垃圾车箱的后门的下方,垃圾车箱的后门关闭时,接水槽位于垃圾车箱的后门框的下方,用于承接渗漏的污水;接水槽的底部设有漏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接水装置通过翻转机构上下翻转的结构,故障率低。

Garbage truck sewage coll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arbage truck sewage collection device, grounding device and sewage sewage box assembly, wherein the receiv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sewage water retaining strip and the water receiving tank, the first water retaining strip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and the garbage carriage back door frame, connected below the water arranged on the garbage carriage back door, garbage the carriage door is closed, under the sink in the garbage carriage back door frame, for receiving the leakage of sewage; then the bottom of tank is provided with Water Leakage hol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structure eliminates the water receiving device by turning on turnover, low failure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车污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车箱的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垃圾车污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转运车的污水箱设有卸料用的后门,后门与箱体之间通常有橡胶条进行密封,但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密封困难:1)制造原因造成密封条的贴合面高低不平,从而导致密封不严;2)后门关闭的机构运动使密封条发生磨损;3)卸料或垃圾装箱时使密封条的贴合面夹杂异物;4)垃圾成分复杂,密封条易腐蚀,使用一段时间后老化严重。如果密封装置密封不严会导致垃圾在转运过程中有渗沥液滴漏,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渗沥液产生的异味污染空气,道路需要清洗,无形中也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浪费了有限的资源.市场上销售的移动压缩式污水箱后门均无接污水机构,为克服这一问题,现设计了一种污水接收装置,在运输过程中,渗漏液被接水槽接住,通接水管流入污水箱中。另有中国公告号为CN203020876U,公开了一种车厢可卸式垃圾车污水接收装置,设置在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的尾部,它包括污水箱、接水管、接水槽、导流板、吊架,所述导流板底部与吊架一端固定连接,导流板上端与接水槽一侧铰链连接,接水槽另一侧固定设置在车架后端,吊架与导流板通过铰链连接可以向上翻转,且导流板的顶部插入到接水槽内部,所述接水槽底部通过接水管与固定在车架上的污水箱连接,吊架另一端与垃圾车拉臂箱后门连接。还有中国公告号为CN201512263U,公开了一种垃圾厢的污水接漏装置,在垃圾车后部焊接有呈U型的积液槽,积液槽下面设有连接在拉臂架的底架上的污水箱,积液槽与污水箱通过至少一根漏水管连通,积液槽的凹槽后侧边上铰接有一可上下翻转的接水板,接水板下侧面设有插销座,接水板通过撑杆总成与污水箱后侧面连接。上述技术专利的导流板(或接水板)利用翻转机构将导流板进行翻转,既增加的设计成本,操作麻烦,且翻转机构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车污水收集装置,该收集装置污水收集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车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污水装置,所述接污水装置包括第一挡水条和接水槽,所述第一挡水条设置在垃圾车箱的后门框左右两侧及下方,所述接水槽设置在垃圾车箱的后门的下方,垃圾车箱的后门关闭时,接水槽位于垃圾车箱的后门框的下方,用于承接渗漏的污水;接水槽的底部设有漏水孔。所述接污水装置还包括第二挡水条,所述第二挡水条设置在垃圾车箱的后门两侧,第二挡水条与接水槽的左右两侧固定。所述的接水槽为U字形结构。还包括污水箱总成,所述污水箱总成位于接污水装置的下方;所述污水箱总成包括污水箱和导流管,污水箱设置在车辆底架上,污水箱通过导流管与接水槽的漏水孔连接。导流管两端通过快装接头分别与接水槽、污水箱连接。所述污水箱为两个,两个污水箱通过连通管连接,其中一个污水箱上设有球阀控制的排气管。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接污水装置包括第一挡水条和接水槽,所述第一挡水条设置在垃圾车箱的后门框左右两侧及下方,所述接水槽设置在垃圾车箱的后门的下方,垃圾车箱的后门关闭时,接水槽位于垃圾车箱的后门框的下方,用于承接渗漏的污水;接水槽的底部设有漏水孔。后门两侧渗漏出的污水被第一挡水条挡住并引流入接水槽中,通过漏水孔排出处理,接水槽起着引流和污水暂时存储的作用,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接水装置通过翻转机构上下翻转的结构,故障率低。2、本技术接污水装置还包括第二挡水条,所述第二挡水条设置在垃圾车箱的后门两侧,第二挡水条与接水槽的左右两侧固定,第一挡水条与第二挡水条配合封闭污水从门框的两侧渗出,进一步防止污的渗漏。3、本技术的接水槽为U字形结构,无需采用接水板将门缝处的污水引入接水槽,渗出的污水可直接流入接水槽中。4、本技术还包括污水箱,所述污水箱位于接污水装置的下方,且设置在车辆底架上;污水箱通过导流管与接水槽的漏水孔连接,导流管两端通过快装接头分别与接水槽、污水箱连接。针对污水渗漏较多的垃圾,在车辆底架上设置污水箱且位于接水槽的下方,此时接水槽起着暂存作用,过量的污水通过导流管流入污水箱进行存储,导流管两端通过快装接头分别与接水槽、污水箱连接,可随时接水槽与污水箱进行分离,方便在装、卸垃圾。5、本技术污水箱为两个,两个污水箱通过连通管连接,其中一个污水箱上设有球阀控制的排气管,储水量大,污水箱上安装球阀控制的排气管,运行途中打开,空气流通保证污水顺利下流,当污水箱满后,关闭球阀,防止污水溢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接污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接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污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垃圾车箱,2、接污水装置,2.1、第一挡水条,2.2、接水槽,2.3第二挡水条,3、车辆底架,4、污水箱总成,4.1、快装接头,4.2、导流管,4.3、球阀,4.4、连通管,4.5、排污阀,4.6、安装架,4.7污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垃圾车污水收集装置,包括接污水装置2,接污水装置2固定安装在垃圾车箱1的后门上,用于接垃圾收集箱1渗漏的污水。接污水装置2包括接水槽2.2,第一挡水条2.1和第二挡水条2.3,接水槽2.2固定焊接在垃圾车箱1的后门上,接水槽2.2呈U字形,左右两侧密封,形成接水槽,接水槽2.2与后门焊接固定。在垃圾收集箱卸料时,接水槽2.2随后门的开启,一并进行旋转,接水槽2.2的底部设有漏水孔,用于排出污水进行后序的处理。为了防止垃圾车厢的两侧渗漏污水,在垃圾车箱1后门框的两侧以及下方设有第一挡水条2.1,第一挡水条2.1焊接在后门框的左右两侧及后门框的下方;在垃圾车箱1后门的两侧上设有第二挡水条2.3,两个所述的第二挡水条2.3分别与接水槽2.2的两侧连接,第二挡水条2.3与接水槽2.2的左右两侧焊接在一起形成导流作用。垃圾车箱1的后门关闭时,接水槽2.2位于垃圾车箱1的后门与门框交接处的下方,即渗漏污水的下方;用于承接从垃圾车箱1的后门与门框交接处的下方流出的污水。实施例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垃圾车污水收集装置,包括垃圾车箱1、接污水装置2和污水箱总成4,接污水装置2固定安装在垃圾车箱1的后门上,用于接垃圾收集箱1渗漏的污水,并具有暂存的作用。接污水装置2包括接水槽2.2,第一挡水条2.1和第二挡水条2.3,接水槽2.2固定焊接在垃圾车箱1的后门上,接水槽2.2呈U字形,左右两侧密封,形成接水槽,接水槽2.2与后门焊接固定。在垃圾收集箱卸料时,接水槽2.2随后门的开启,一并进行旋转,接水槽2.2的底部设有漏水孔,用于排出污水进行后序的处理。为了防止垃圾车厢的两侧渗漏污水,在垃圾车箱1后门的两侧框上分别设有第一挡水条2.1,第一挡水条Ⅰ2.1焊接在后门框左右两车及下方;在垃圾车箱1后门的两侧上设有第二挡水条2.3,两个所述的第二挡水条2.3分别与接水槽2.2的两侧连接,第二挡水条2.3与接水槽2.2的左右两侧焊接在一起形成导流作用。污水箱总成4位于接污水装置2的下方;污水箱总成4包括污水箱4.7和导流管4.2,污水箱4.7设置在车辆底架3上,污水箱4.7通过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垃圾车污水收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车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污水装置(2),所述接污水装置(2)包括第一挡水条(2.1)和接水槽(2.2),所述第一挡水条(2.1)设置在垃圾车箱(1)的后门框的左右两侧及下方,所述接水槽(2.2)设置在垃圾车箱(1)的后门的下方,垃圾车箱(1)的后门关闭时,接水槽(2.2)位于垃圾车箱(1)的后门框的下方,用于承接渗漏的污水;接水槽(2.2)的底部设有漏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车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污水装置(2),所述接污水装置(2)包括第一挡水条(2.1)和接水槽(2.2),所述第一挡水条(2.1)设置在垃圾车箱(1)的后门框的左右两侧及下方,所述接水槽(2.2)设置在垃圾车箱(1)的后门的下方,垃圾车箱(1)的后门关闭时,接水槽(2.2)位于垃圾车箱(1)的后门框的下方,用于承接渗漏的污水;接水槽(2.2)的底部设有漏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车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污水装置(2)还包括第二挡水条(2.3),所述第二挡水条(2.3)设置在垃圾车箱(1)的后门两侧,第二挡水条(2.3)与接水槽(2.2)的左右两侧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车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向中华王代洪王谊平蒋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耐德新明和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