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及硬件平台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9457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及硬件平台系统,该电源切换装置包括:ATX电源模块和电源切换模块;其中,ATX电源模块用于提供待机电源和工作电源;电源切换模块用于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切换输出ATX电源模块的待机电源信号或工作电源信号。这样电源切换模块可以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切换输出ATX电源模块的待机电源和工作电源,以满足硬件平台对ATX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功率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改变硬件平台的电源管理模式,符合Windows操作系统的设计需求;且在市场上通用ATX电源模块能够继续沿用,对旧设备主控升级只需要更新主板即可,整体设备的电源方案无需改变,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及硬件平台系统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及硬件平台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X86硬件平台对于Standby电源需求的功率较小,当前的做法是直接采用ATX电源模块的+5VStandby,通过直流电源转换器或者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转换出硬件平台所需要的Standby电源,从而供给硬件平台对电源的需求。然而,随着X86硬件平台的不断更新,南桥对Standby电源的功率需求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使用ATX电源模块的硬件平台,ATX电源模块提供的+5VStandby电流较小,最大电流为2A、最大输出功率10W,而Intel最新Desktop平台中南桥需求的Standy功率最大约为15W,因此ATX电源模块的+5VStandby不能满足需求。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单片机先将ATX电源模块的PSON#信号拉低启动电源模块,然后用+5V或者+12V电源信号转换出硬件平台所需要的Standby电源;当需要关机时,操作系统通过串口或者其他方式通知单片机将ATX电源模块的PSON#信号拉高关闭电源模块。上述解决方案可以满足硬件平台对Standy电源的功率需求,但这种做法需要开发出相应的单片机程序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而对于标准的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而言,特别是在消费类领域,这种做法是无法实现,其原因主要包括: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中没有开发和单片机通信的相关协议;消费者也没有技术能力去开发这些软件程序;另外,这种做法无法支持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睡眠待机模式(SleepS3/SleepS4)的电源管理模式;对于成本方面则需要增加单片机、软件资源的投入,因此会造成成本增加。因此,如何提高ATX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功率,满足硬件平台对Standy电源的功率需求,且满足Windows操作系统的设计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及硬件平台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ATX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源功率,不能满足硬件平台对Standy电源的功率需求,且不能满足Windows操作系统的设计需求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包括:ATX电源模块和电源切换模块;其中,所述ATX电源模块用于提供待机电源和工作电源;所述电源切换模块用于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切换输出所述ATX电源模块的待机电源信号或工作电源信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源切换装置中,所述电源切换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切换单元和输出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用于输入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切换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向所述切换单元输入切换控制信号;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工作电源信号,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相连;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切换控制信号控制下,选择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向所述输出单元输入切换信号;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工作电源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待机电源信号或所述工作电源信号;所述输出单元用于在所述切换单元输出的所述切换信号的控制下,通过所述输出端选择输出所述待机电源信号或所述工作电源信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源切换装置中,所述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切换单元和第二切换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切换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向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一控制端输入切换信号;所述第二切换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工作电源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二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切换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向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二控制端输入切换信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源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一切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发射极用于接入地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源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二切换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二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二控制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发射极用于接入所述地电源信号;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输入所述工作电源信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源切换装置中,所述输出单元,包括: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相连,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待机电源信号;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用在所述切换单元输出的切换信号的控制下,通过输出端将所述待机电压信号输出;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相连,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工作电源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工作电源信号;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用在所述切换单元输出的切换信号的控制下,通过输出端将所述工作电压信号输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源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源极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漏极用于输出所述待机电源信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源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源极用于输入所述工作电源信号,漏极用于输出所述工作电源信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源切换装置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三开关晶体管和第五电阻;其中,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用于输入所述控制信号,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和所述切换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漏极用于接入所述地电源信号;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源切换装置中,所述电源切换模块,还包括:电源处理单元;所述电源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输出单元切换输出的所述待机电源信号和所述工作电源信号进行稳压处理并输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源切换装置中,所述电源处理单元,包括:电感和电解电容;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输出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解电容的一端相连且用于输出稳压后的电源信号;所述电解电容的另一端用于接入所述地电源信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件平台系统,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源切换装置。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及硬件平台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TX电源模块和电源切换模块;其中,所述ATX电源模块用于提供待机电源和工作电源;所述电源切换模块用于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切换输出所述ATX电源模块的待机电源信号或工作电源信号;所述电源切换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切换单元和输出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用于输入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切换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向所述切换单元输入切换控制信号;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工作电源信号,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相连;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切换控制信号控制下,选择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向所述输出单元输入切换信号;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工作电源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待机电源信号或所述工作电源信号;所述输出单元用于在所述切换单元输出的所述切换信号的控制下,通过所述输出端选择输出所述待机电源信号或所述工作电源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TX电源模块和电源切换模块;其中,所述ATX电源模块用于提供待机电源和工作电源;所述电源切换模块用于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切换输出所述ATX电源模块的待机电源信号或工作电源信号;所述电源切换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切换单元和输出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用于输入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切换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向所述切换单元输入切换控制信号;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工作电源信号,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相连;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切换控制信号控制下,选择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或所述第二输出端向所述输出单元输入切换信号;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工作电源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待机电源信号或所述工作电源信号;所述输出单元用于在所述切换单元输出的所述切换信号的控制下,通过所述输出端选择输出所述待机电源信号或所述工作电源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切换单元和第二切换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切换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向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一控制端输入切换信号;所述第二切换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工作电源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二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切换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向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二控制端输入切换信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输出单元的第一控制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发射极用于接入地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输入所述待机电源信号。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加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