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油池的循环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9253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3:47
一种涂油池的循环供油系统,包括加热池,还包括缓冲池和输油池,所述的加热池通过缓冲池与所述涂油池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的加热池通过输油池与所述涂油池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的出油口与进油口位于涂油池内部相对侧设置,所述的出油口高于所述进油口,涂油池、缓冲池、加热池和缓冲池形成一个闭环的油循环系统,加热池对油进行加热,然后至缓冲池进行缓冲,接着由缓冲池经过进油口进入涂油池,油对胎基布进行涂抹,位于加热池上部温度较低的油通过出油口至输油池,最后油又通过输油池流回加热池,进行加热。

Circulating oil supply system for oil tank

Circulating oil supply system for oil tank, which comprises a heating tank, also includes the buffer pool, oil pool, oil pool heating into the buffer tank and the oil tank port, wherein the heating pool through the oil pool and the oil outlet of the oil tank is connected, the oil the oil inlet port and oil pool is located in the opposite side of internal settings, the oil outle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il inlet and oil circulation system of oil pool, buffer pool, pool heating and buffer pool to form a closed loop, heating pool heating of the oil, and then to the buffer pool buffer, followed by buffer pool after the oil inlet into the oil tank, oil on the tire fabric painting, locat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lower temperature heating pool of oil through the oil outlet to the oil pool, oil pool and finally through the oil flow back to the heated pool,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油池的循环供油系统
本技术属于制备防水材料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油池的循环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防水卷材是建筑业及其他相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桥梁、隧道、农业水利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对防水卷材提出了多品种、高质量的要求。在防水卷材机生产时,卷材浸轧沥青液后,经定型对辊的辗轧定型,再经冷却系统冷却后打卷成成品。在卷材浸轧沥青液时,所采用的涂油池(涂基料池)非常重要,一般的涂油系统包括涂油池、托布辊、压布辊、以及对压辊,其中涂油池类似油槽,托布辊处于涂油池的上方并位于涂油池的进料端,压布辊(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沿着涂油池的宽度方向并设置在涂油池的内部,对压辊处于涂油池的上方并位于涂油池的出料端,同时,涂油池具有进油口和出油口,且进油口和出油口位于涂油池的同侧,涂油时(涂基料)胎基布自托布辊进入涂油池内,再经过压布辊,然后从涂油池的出料端至对压辊中,再经过对压辊的辗轧定型,当生产结束时,涂油池中的余料通过出油口用泵抽走。然而,上述的涂油池存在以下缺点:涂油池中的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散发热量,导致涂油池中的油温度发生变化,同时油的粘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导致随着时间的推移油温发生变化而导致其与胎基布之间的粘合度发生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油池的循环供油系统,能够对涂油池内的油进行循环加热,使涂油池内的油长时间处于一个适宜的温度。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涂油池的循环供油系统,包括加热池,还包括缓冲池和输油池,所述的加热池通过缓冲池与所述涂油池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的加热池通过输油池与所述涂油池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的出油口与进油口位于涂油池内部相对侧设置,所述的出油口高于所述进油口,所述的加热池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采样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加热池内的油温,并输出采样电压;基准装置,设置一预设温度,根据预设温度输出基准电压;比较装置,分别与所述的采样装置和基准装置耦接,当所述的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输出驱动信号;驱动装置,与所述的驱动信号耦接,受控于所述的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的加热装置对油进行加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油池、缓冲池、加热池和输油池形成一个闭环的油循环系统,加热池对油进行加热,然后至缓冲池进行缓冲,接着由缓冲池经过进油口进入涂油池,油对胎基布进行涂抹,位于加热池上部温度较低的油通过出油口至输油池,最后油又通过输油池流回加热池,进行加热,加热池内的加热装置能够对加热池内的油进行加热,同时控制电路能够对加热装置进行控制,当控制电路检测到加热池内的油温低至预设温度后,控制电路控制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使油温加热到预设温度。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采样装置为温度传感器,耦接比较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能够将温度信息转化为电压信号。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基准装置包括串联接地的第一基准电阻、第二基准电阻和第三基准电阻,所述的第一基准电阻与第二基准电阻的节点耦接比较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基准电阻、第二基准电阻和第三基准电阻进行分压,达到提供基准电压的目的。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阻、第二驱动电阻和驱动三极管,所述的第一驱动电阻与第二驱动电阻节点耦接驱动三极管的基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电阻和第二驱动电阻进行分压达到使驱动三极管导通的目的。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电热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热丝对加热池进行加热,达到对加热池内的油加热的目的。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缓冲池连接有补油管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油池在对胎基布进行涂油的过程中,会导致循环供油系统内的油出现流失的情况,通过补油管道可对循环供油系统内流失的油进行补充。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补油管道连接一补油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补油桶实现补油。附图说明图1是涂油池的循环供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1、涂油池;2、输油池;3、加热池;31、加热装置;4、缓冲池;10、出油水泵;20、出油电磁阀;21、补油管道;22、补油桶;30、进油电磁阀;40、进油水泵;110、基准装置;120、采样装置;130、比较装置;140、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涂油池的循环供油系统,涂油池1、缓冲池4、加热池3和输油池2形成一个闭环的油循环系统,加热池4对油进行加热,然后至缓冲池4进行缓冲,接着由缓冲池4经过进油口进入涂油池1,油对胎基布进行涂抹,位于加热池3上部温度较低的油通过出油口至输油池2,最后油又通过输油池2流回加热池,进行加热。加热池3包括加热装置31,加热装置31可为电热丝。缓冲池4连接有补油管道21,涂油池1在对胎基布进行涂油的过程中,会导致循环供油系统内的油出现流失的情况,通过补油管道21可对循环供油系统内流失的油进行补充,补油管道21连接一补油桶22,通过补油桶22实现补油。加热池3与缓冲池4之间设置有进油电磁阀30,进油电磁30控制加热池3与缓冲池4之间的连通。缓冲池4与涂油池1之间设置有进油水泵40,通过进油水泵40将缓冲池4内的油引至涂油池1。涂油池1与输油池2之间设置有出油水泵10,通过出油水泵10将涂油池1内的油引至输油池2。输油池2与加热池3之间设置有出油电磁阀20,通过出油电磁阀20控制输油池2与加热池3之间的连通。加热装置31设置有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包括:采样装置120,用于检测所述加热池3内的油温,并输出采样电压;基准装置110,设置一预设温度,根据预设温度输出基准电压;比较装置130,分别与所述的采样装置120和基准装置110耦接,当所述的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输出驱动信号;驱动装置140,与所述的驱动信号耦接,受控于所述的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的加热装置31对油进行加热。加热池3内的加热装置31能够对加热池3内的油进行加热,同时控制电路能够对加热装置31进行控制,当控制电路检测到加热池3内的油温低至预设温度后,控制电路控制加热装置31进行加热,使油温加热到预设温度。采样装置120为温度传感器,耦接比较装置130,温度传感器能够将温度信息转化为电压信号。基准装置110包括串联接地的第一基准电阻、第二基准电阻和第三基准电阻,所述的第一基准电阻与第二基准电阻的节点耦接比较装置130,通过第一基准电阻、第二基准电阻和第三基准电阻进行分压,达到提供基准电压的目的。驱动装置140包括第一驱动电阻、第二驱动电阻和驱动三极管,所述的第一驱动电阻与第二驱动电阻节点耦接驱动三极管的基极,第一驱动电阻和第二驱动电阻进行分压达到使驱动三极管导通的目的。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涂油池的循环供油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油池的循环供油系统,包括加热池(3),其特征是,还包括缓冲池(4)和输油池(2),所述的加热池(3)通过缓冲池(4)与所述涂油池(1)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的加热池(3)通过输油池(2)与所述涂油池(1)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的出油口与进油口位于涂油池(1)内部相对侧设置,所述的出油口高于所述进油口,所述的加热池设置有加热装置(31),所述的加热装置(31)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采样装置(120),用于检测所述加热池(3)内的油温,并输出采样电压;基准装置(110),设置一预设温度,根据预设温度输出基准电压;比较装置(130),分别与所述的采样装置(120)和基准装置(110)耦接,当所述的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输出驱动信号;驱动装置(140),与所述的驱动信号耦接,受控于所述的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的加热装置(31)对油进行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油池的循环供油系统,包括加热池(3),其特征是,还包括缓冲池(4)和输油池(2),所述的加热池(3)通过缓冲池(4)与所述涂油池(1)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的加热池(3)通过输油池(2)与所述涂油池(1)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的出油口与进油口位于涂油池(1)内部相对侧设置,所述的出油口高于所述进油口,所述的加热池设置有加热装置(31),所述的加热装置(31)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采样装置(120),用于检测所述加热池(3)内的油温,并输出采样电压;基准装置(110),设置一预设温度,根据预设温度输出基准电压;比较装置(130),分别与所述的采样装置(120)和基准装置(110)耦接,当所述的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输出驱动信号;驱动装置(140),与所述的驱动信号耦接,受控于所述的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的加热装置(31)对油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春月张军华于所庄刘沙沙王鑫桐赵亮张颢楠张军强于越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朗坤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