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99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开水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离式开水器,包括:机壳,自上而下设置于机壳内的开水腔、加热腔和温水腔,设置于加热腔内的加热器,连通加热腔和开水腔的开水管道,设置于开水管道上的水泵,连通开水腔和温水腔的温水管道,设置于温水管道上的控制阀,连通加热腔的进水管道,连通开水腔的开水出水管道,以及连通温水腔的温水出水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机壳上自上而下的设置开水腔、加热腔和温水腔,使得生水、开水和温水相区隔,解决生熟混杂问题,同时,开水腔通过设置于加热腔内的温水管道与温水腔相连通,在生成温水时,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加热腔内未经加热的生水,达到了对开水腔内的开水冷却降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式开水器
本技术涉及开水器
,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开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水器逐渐成为办公场所和家庭当中的一个必备装置。现有市场上的开水器通常分为沸腾式和贮存加热式两种。其中沸腾式开水器结构复杂,容易产生水垢从而堵塞管道,维修困难,给硬水地区的用户带来较差的体验。另一种贮存加热式的开水器,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维修,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但是,此种开水器通常为单箱体式煮水结构,进水浮球阀设置在箱体顶部,出水龙头设置在箱体底部。当人们打开水龙头流出开水的同时,顶部浮球跟随时水面的下降打开并注入生水。生水密度大于箱内的开水,从水面一直下沉到箱底,造成生水重新搅混和污染原来的开水,带来生熟水混杂的问题,使得在饮水时,饮用者不知不觉将未经煮沸的生水饮下,危害饮用者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生熟混杂问题的分离式开水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离式开水器,包括:机壳;加热腔,设置于机壳内,用于对液体进行加热;开水腔,经保温处理后设置于机壳内,位于加热腔的上方;温水腔,设置于机壳内,位于加热腔的下方;加热器,设置于加热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分离式开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式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加热腔(2),设置于机壳(1)内,用于对液体进行加热;开水腔(3),经保温处理后设置于机壳(1)内,位于加热腔(2)的上方;温水腔(4),设置于机壳(1)内,位于加热腔(2)的下方;加热器(5),设置于加热腔(2)内,由控制器控制对加热腔(2)内的生水进行加热;开水管道(6),分别连通于加热腔(2)的下部和开水腔(3)的上部;水泵(7),设置于开水管道(6)上,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用于将加热腔(2)内加热后的开水导入开水腔(3)内;温水管道(8),设置于加热腔(2)内,分别连通于开水腔(3)的底部和温水腔(4)的顶部;控制阀(9),设置于开水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加热腔(2),设置于机壳(1)内,用于对液体进行加热;开水腔(3),经保温处理后设置于机壳(1)内,位于加热腔(2)的上方;温水腔(4),设置于机壳(1)内,位于加热腔(2)的下方;加热器(5),设置于加热腔(2)内,由控制器控制对加热腔(2)内的生水进行加热;开水管道(6),分别连通于加热腔(2)的下部和开水腔(3)的上部;水泵(7),设置于开水管道(6)上,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用于将加热腔(2)内加热后的开水导入开水腔(3)内;温水管道(8),设置于加热腔(2)内,分别连通于开水腔(3)的底部和温水腔(4)的顶部;控制阀(9),设置于开水腔(3)内温水管道(8)的连通口处,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用于控制温水管道(8)的通断;进水管道(10),一端连通于加热腔(2)的上部,另一端连通于生水水源;开水出水管道(11),连通于开水腔(3)的下部;温水出水管道(12),连通于温水腔(4)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外进水管道(10)上设置有进水阀(101),所述机壳(1)外开水出水管道(11)上设置有开水阀(102),所述机壳(1)外温水出水管道(12)上设置温水阀(103),所述进水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