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京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红外遥控模拟去柱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8914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1:50
一种红外遥控模拟去柱试验装置,包括控制盒,控制盒内部的底板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发动机支座,每个发动机支座上连接有一个发动机,每个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一个线圈,每个线圈和一根钢绞线的下端连接,两根钢绞线的上端分别和两个杠杆的外端连接,杠杆的外端通过轴承杆件连接在控制盒上,两个杠杆的内端滑动轨道和伸缩杆的底端固定的轴承内的连接轴两端配合,伸缩杆的上端伸出控制盒的顶板外;所述的控制盒的顶板上安装有接收红外遥控器信号的红外接收仪,红外接收仪的输出端和发动机的控制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红外遥控器模拟去柱,操作方便且可重复利用。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imulated column removing test device

Column test device to an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imulation, including control box, floor control inside the box are symmetrically fixed on two engine mount, each engine mount is connected with an output shaft of the engine, each engine is connected with a lower end of each coil, coil and a steel wire connection, the upper end of the two steel strand respectively and two lever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end of the lever, the outer end of the bearing rod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 box, two lever inner end of the slide rail and the telescopic rod is fixed on the bottom of the bearing connecting shaft ends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rod out of the roof control box; roof control box on the installation of infrared receiver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ignal receiver, control infrared receiver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engine is connected to the column through th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imulation operation. Convenient and reus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遥控模拟去柱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中连续性倒塌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红外遥控模拟去柱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英国伦RonanPoint公寓发生的结构部分连续性倒塌事件引发了全世界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对于结构连续性倒塌的研究。而建筑结构连续性倒塌试验的操作难点主要体现在如何实现结构构件的突然破坏,引入的初始破坏装置需要具体对拟破坏构件常规性质的非干扰、触发后杆件失效的瞬时性、失效触发的可控性、破坏的彻底性等特性。而目前已有的初始破坏装置很难兼顾这些特性,主要是由外力触发,而强调由静止开始突然破坏的装置,结构破坏很难控制,并往往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红外遥控模拟去柱试验装置,操作方便且可重复利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红外遥控模拟去柱试验装置,包括控制盒1,控制盒1内部的底板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发动机支座2,每个发动机支座2上连接有一个发动机3,每个发动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一个线圈4,每个线圈4和一根钢绞线5的下端连接,两根钢绞线5的上端连接于支撑杆组件6上;所述的支撑杆组件6包括杠杆8,两根钢绞线5的上端分别和两个杠杆8的外端连接,杠杆8的外端通过轴承杆件9连接在控制盒1上,两个杠杆8的内端滑动轨道和伸缩杆11的底端固定的轴承10内的连接轴两端配合,伸缩杆11的上端伸出控制盒1的顶板外;所述的控制盒1的顶板上安装有接收红外遥控器信号的红外接收仪7,红外接收仪7的输出端和发动机3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的伸缩杆11的中部连接有横杆12,横杆12的两端连接有第一弹簧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通过红外遥控器模拟去柱,操作方便、安全性高。2、本专利技术通过红外遥控器模拟去柱,无需外力介入,适合各种试验。3、本专利技术通过红外遥控器控制伸缩杆11的伸缩来模拟柱的失效,装置可以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图2为支撑杆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撑杆组件非工作状态轴测图。图4为支撑杆组件工作状态轴测图。图5为框架结构试验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叙述。参照图1和图2,一种红外遥控模拟去柱试验装置,包括控制盒1,控制盒1内部的底板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发动机支座2,每个发动机支座2上连接有一个发动机3,每个发动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一个线圈4,每个线圈4和一根钢绞线5的下端连接,两根钢绞线5的上端连接于支撑杆组件6上;所述的支撑杆组件6包括杠杆8,两根钢绞线5的上端分别和两个杠杆8的外端连接,杠杆8的外端通过轴承杆件9连接在控制盒1上,两个杠杆8的内端滑动轨道和伸缩杆11的底端固定的轴承10内的连接轴两端配合,伸缩杆11的中部连接有横杆12,横杆12的两端连接有第一弹簧13,伸缩杆11的上端伸出控制盒1的顶板外;所述的控制盒1的顶板上安装有接收红外遥控器信号的红外接收仪7,红外接收仪7的输出端和发动机3的控制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红外接收仪7接收到红外遥控器发出的红外信号时,发动机3则自动通电并启动,进而带动线圈4转动,从而将钢绞线5下拉,杠杆8将绕轴承杆件9转动,杠杆8靠近伸缩杆11的一端则向上运动,通过轴承10的连接轴在杠杆8中的滑动轨道上滑动从而带动伸缩杆11向上运动,从而接触并支撑破坏柱,此时第一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当发动机3停止工作时,第一弹簧13回复自然状态,通过横杆12带动伸缩杆11下移,解除与破坏住的接触,模拟柱子失效。参照图3,当控制盒1处于待机状态时,支撑杆组件6中的杠杆8处于水平位置,伸缩杆11处于最低位置,此时无法支撑住其上部结构,为模拟失效状态。参照图4,当控制盒1处于启动状态时,支撑杆组件6中的杠杆8在钢绞线5的拉力下,由水平位置开始转动,从而带动伸缩杆11向上运动,支撑起上部结构,此时为正常受力状态。控制盒1断电时,钢绞线5不再提供拉力,而原本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13将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杆组件向下运动,从而解除其受力状态,模拟结构失效。参照图5,本专利技术可用于框架结构中柱失效视验研究。框架结构包括两个钢柱14,钢柱14底部连接有固定支座17,钢柱14顶部和钢梁15一端连接,两个钢梁15的另一端和失效柱16上部连接,失效柱16下端和伸缩杆11配合,控制盒1底部和铰支座18连接,控制盒1底部和铰支座18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9。先将整个框架安装好后,启动控制盒1,此时伸缩杆11将支撑住失效柱16,再在框架上施加荷载,之后关闭控制盒1,伸缩杆11将不再支撑失效柱16,模拟中柱失效。第二弹簧19将对装置的转动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装置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红外遥控模拟去柱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遥控模拟去柱试验装置,包括控制盒(1),其特征在于:控制盒(1)内部的底板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发动机支座(2),每个发动机支座(2)上连接有一个发动机(3),每个发动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一个线圈(4),每个线圈(4)和一根钢绞线(5)的下端连接,两根钢绞线(5)的上端连接于支撑杆组件(6)上;所述的支撑杆组件(6)包括杠杆(8),两根钢绞线(5)的上端分别和两个杠杆(8)的外端连接,杠杆(8)的外端通过轴承杆件(9)连接在控制盒(1)上,两个杠杆(8)的内端滑动轨道和伸缩杆(11)的底端固定的轴承(10)内的连接轴两端配合,伸缩杆(11)的上端伸出控制盒(1)的顶板外;所述的控制盒(1)的顶板上安装有接收红外遥控器信号的红外接收仪(7),红外接收仪(7)的输出端和发动机(3)的控制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遥控模拟去柱试验装置,包括控制盒(1),其特征在于:控制盒(1)内部的底板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发动机支座(2),每个发动机支座(2)上连接有一个发动机(3),每个发动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一个线圈(4),每个线圈(4)和一根钢绞线(5)的下端连接,两根钢绞线(5)的上端连接于支撑杆组件(6)上;所述的支撑杆组件(6)包括杠杆(8),两根钢绞线(5)的上端分别和两个杠杆(8)的外端连接,杠杆(8)的外端通过轴承杆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卫铭高山王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