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88420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垃圾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包括可移动底座、桶体、桶盖、主控模块、人体感应模块及自主导航模块的智能垃圾桶,在智能垃圾桶开始工作后,由主控模块控制智能垃圾桶按照预设路径循环移动;由人体感应模块在感应到人体靠近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由主控模块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智能垃圾桶停止移动,且控制桶盖打开;由人体感应模块在感应到人体离开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由主控模块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桶盖闭合,且控制智能垃圾桶继续沿预设路径移动;从而使得只需一个智能垃圾桶便可收集预设区域内的垃圾,提高了垃圾桶的利用率,避免了资源浪费的情况,且解决了行人想扔垃圾却找不到垃圾桶的问题。

Intelligent garbage can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equipment, and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garbage can.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the intelligent ashbin movable base, a barrel body, a barrel cover, a main control module, body induction module and navigation module, the intelligent trash began to work, by the main control module to control the intelligent ashbin according to a preset path cycle movement; outputs a first control signal from the human body induction module to the human body in the induction near; from the master module according to the first control signal to control the intelligent garbage can stop moving, and open the lid; the human body induction module in the induction to the human body leaving the output control signal second; by the main control module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control signal to control the lid is closed, and the control of intelligent garbage can continue along the preset path; thus only one intelligent garbage can collect the trash in the preset area,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garbage, avoid the waste of resources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pedestrians want to throw garbage but can not find a garbage c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垃圾桶
本技术属于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桶。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也在飞速增长,公共垃圾桶成为城市环境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然而,城市中的公共垃圾桶一般都是固定设置的,即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垃圾桶,每个垃圾桶只能收集其周边的垃圾,导致经常出现行人想扔垃圾却找不到垃圾桶的现象,给行人造成不便。且城市中不同区域的垃圾桶的分布情况不同,有些区域分布比较密集,有些区域分布比较稀少,这样会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存在由于公共垃圾桶固定设置且分布不均而导致的资源浪费以及给行人造成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由于公共垃圾桶固定设置且分布不均而导致的资源浪费以及给行人造成不便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垃圾桶,所述智能垃圾桶包括可移动底座、桶体、桶盖、连接机构、主控模块、人体感应模块、开合控制模块、驱动模块、自主导航模块及电源模块;所述桶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底座上,所述桶盖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可开合地与所述桶体连接;所述驱动模块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底座上;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桶盖上;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所述开合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及所述自主导航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所述开合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及所述自主导航模块电连接;所述智能垃圾桶开始工作后,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自主导航模块输出的导航信息以及预存的地图数据,输出移动信号至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移动信号控制所述智能垃圾桶按照预设路径循环移动;在所述智能垃圾桶的移动过程中,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靠近,则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停止信号和打开信号;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停止信号控制所述智能垃圾桶停止移动;同时,所述开合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打开信号控制所述桶盖打开;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离开,则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移动信号和闭合信号;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移动信号控制所述智能垃圾桶继续沿所述预设路径移动;所述开合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闭合信号控制所述桶盖闭合。本技术通过采用包括可移动底座、桶体、桶盖、连接机构、主控模块、人体感应模块、开合控制模块、驱动模块、自主导航模块及电源模块的智能垃圾桶,在智能垃圾桶开始工作后,由主控模块根据自主导航模块输出的导航信息以及预存的地图数据,输出移动信号至驱动模块;由驱动模块根据移动信号控制智能垃圾桶按照预设路径循环移动;在智能垃圾桶的移动过程中,由人体感应模块在感应到人体靠近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主控模块;由主控模块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停止信号和打开信号;由驱动模块根据停止信号控制智能垃圾桶停止移动;由开合控制模块根据打开信号控制桶盖打开;由人体感应模块在感应到人体离开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主控模块;由主控模块根据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移动信号和闭合信号;由驱动模块根据所述移动信号控制智能垃圾桶继续沿预设路径移动;由开合控制模块根据闭合信号控制桶盖闭合,从而使得只需一个智能垃圾桶便可收集预设区域内的垃圾,提高了垃圾桶的利用率,避免了资源浪费的情况,且解决了行人想扔垃圾却找不到垃圾桶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垃圾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垃圾桶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垃圾桶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垃圾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垃圾桶的立体结构;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垃圾桶的模块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可移动底座1、桶体2、桶盖3、连接机构31、主控模块10、人体感应模块20、开合控制模块30、驱动模块40、自主导航模块50及电源模块60。桶体2固定安装在可移动底座1上,桶盖3通过连接机构31可开合地与桶体2连接;驱动模块40设置在可移动底座1上;人体感应模块20设置在桶盖3上;人体感应模块20、开合控制模块30、驱动模块40及自主导航模块50均与主控模块10电连接,电源模块60与主控模块10、人体感应模块20、开合控制模块30、驱动模块40及自主导航模块50电连接。智能垃圾桶开始工作后,主控模块10根据自主导航模块50输出的导航信息以及预存的地图数据,输出移动信号至驱动模块40;驱动模块40根据移动信号控制智能垃圾桶按照预设路径循环移动。在智能垃圾桶的移动过程中,若人体感应模块20感应到人体靠近,则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主控模块10;主控模块10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停止信号和打开信号;驱动模块40根据停止信号控制智能垃圾桶停止移动;同时,开合控制模块30根据打开信号控制桶盖3打开;若人体感应模块20感应到人体离开,则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主控模块10;主控模块10根据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移动信号和闭合信号;驱动模块40根据移动信号控制智能垃圾桶继续沿预设路径移动;开合控制模块30根据闭合信号控制桶盖3闭合。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将人体感应模块20设置在桶盖3上,使得行人在伸手扔垃圾时,人体感应模块20才会感应到人体信号,即行人与人体感应模块20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内时,人体感应模块20才会感应到人体信号,从而避免了行人经过垃圾桶而并非扔垃圾时而造成的误判情况。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桶体2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桶盖3的尺寸规格与桶体2上端开口的尺寸规格相对应。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桶体2的内部可放置内桶4,用于收集垃圾以及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内桶4的个数和类型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例如,可以在桶体2的内部放置两个内桶4,一个内桶4用于收集可回收垃圾,另一个内桶4用于收集不可回收垃圾。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机构31可以为铰接连接器件,连接机构31配合开合控制模块30以完成对桶盖的打开和闭合控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垃圾桶的存储模块(图中未示出)中预先存储有其工作区域内的地图数据,在智能垃圾桶开始工作后,主控模块10可以根据自主导航模块50输出的导航信息以及预存的地图数据,控制智能垃圾桶按照预设路径在其工作区域内循环移动。其中,预设路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垃圾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垃圾桶包括可移动底座、桶体、桶盖、连接机构、主控模块、人体感应模块、开合控制模块、驱动模块、自主导航模块及电源模块;所述桶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底座上,所述桶盖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可开合地与所述桶体连接;所述驱动模块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底座上;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桶盖上;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所述开合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及所述自主导航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所述开合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及所述自主导航模块电连接;所述智能垃圾桶开始工作后,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自主导航模块输出的导航信息以及预存的地图数据,输出移动信号至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移动信号控制所述智能垃圾桶按照预设路径循环移动;在所述智能垃圾桶的移动过程中,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靠近,则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停止信号和打开信号;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停止信号控制所述智能垃圾桶停止移动;同时,所述开合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打开信号控制所述桶盖打开;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离开,则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移动信号和闭合信号;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移动信号控制所述智能垃圾桶继续沿所述预设路径移动;所述开合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闭合信号控制所述桶盖闭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垃圾桶包括可移动底座、桶体、桶盖、连接机构、主控模块、人体感应模块、开合控制模块、驱动模块、自主导航模块及电源模块;所述桶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底座上,所述桶盖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可开合地与所述桶体连接;所述驱动模块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底座上;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桶盖上;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所述开合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及所述自主导航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所述开合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及所述自主导航模块电连接;所述智能垃圾桶开始工作后,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自主导航模块输出的导航信息以及预存的地图数据,输出移动信号至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移动信号控制所述智能垃圾桶按照预设路径循环移动;在所述智能垃圾桶的移动过程中,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靠近,则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停止信号和打开信号;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停止信号控制所述智能垃圾桶停止移动;同时,所述开合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打开信号控制所述桶盖打开;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离开,则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移动信号和闭合信号;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移动信号控制所述智能垃圾桶继续沿所述预设路径移动;所述开合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闭合信号控制所述桶盖闭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垃圾桶还包括音频输出模块;所述音频输出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在所述智能垃圾桶的移动过程中,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音频输出模块循环播放第一预设音频信号;所述主控模块在接收到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音频输出模块输出第二预设音频信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垃圾桶还包括避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春勇鲜开义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驰欣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