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8528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包括前钢板壳,上厚下薄;第一弹性层,填装于前钢板壳的前凹槽中;厚钢板,倾斜设置,其一面与前钢板壳紧密贴合,厚钢板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开口槽,厚钢板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有侧板;支撑衬板,紧密贴设于厚钢板远离第一弹性层的一面上;后钢板壳,上薄下厚,紧密贴设于支撑衬板远离厚钢板的一面上;第二弹性层,设置于后钢板壳内;大螺栓,穿过整个防爆门;锁体,安装于厚钢板底部的开口槽内,其顶部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与锁盘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全部采用机械连接,无电路电动结构,门的内部两面均含有弹性层,弹性层之间倾斜设置有厚钢板,防爆防振性强,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

Portable explosion-proof door for civil air defenc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rtable air proof door comprises a front plate shell, thick thin elastic layer; first, before filling in the groove of steel shell; thick steel plate, inclined, and one face of the front plate shell tightly, thick stee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groove at the two thick plates are vertically provided with a side plate; the support lining board, a tightly glued on the thick steel plate from the first elastic layer on the steel plate; then, under the thin thick, tightly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side lining board from thick steel plate; second elastic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steel plate shell; large bolt, through the explosion-proof door; a lock body, an open slot is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of the thick steel plate, the top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piece.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ck plate. Portable explosion-proof door with the invention of the civil air defense, the use of mechanical connection, no electric circuit structure, the two sides of the door inside contain the elastic layer, the elastic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clined thick steel plate, anti vibration, high safety, wide application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防门,尤其涉及一种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
技术介绍
在人防工程如防空洞等防空设施中,一般均设有密闭防护门,用于隔绝有毒易爆的工作室以及活动室等。一般的人防门防爆性能较差,特别是内含电动或电路的防爆门,容易在出现较大的震动或者冲击时损坏,导致门锁或门被卡死,不能进行正常的防护和使用,而纯机械的防爆门结构又较复杂,并且又很重,不便于维修以及搬运,在很多人防工程中都被限制使用,适用性不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一般的人防门防爆性能较差,容易在出现较大的震动或者冲击时损坏,导致门锁或门被卡死,不能进行正常的防护和使用,且纯机械的防爆门结构复杂,并且又很重,不便于维修以及搬运,在很多人防工程中都被限制使用,适用范围不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该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包括:前钢板壳,其一面向下竖直设置,另一面向下倾斜设置,上厚下薄,倾斜设置的一面上开设有前凹槽,前钢板壳上开设有两个上下对应设置的前通孔;第一弹性层,与前钢板壳的前凹槽形状一致,填装于前凹槽中,其上对应两个前通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厚钢板,倾斜设置,其一面与前钢板壳装有第一弹性层的一面紧密贴合,其上对应两个第一通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钢板通孔,厚钢板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开口槽,开口槽的两侧顶部开设有通向厚钢板顶部的通道,厚钢板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有侧板,侧板的一侧包覆住前钢板壳的侧面;支撑衬板,紧密贴设于厚钢板远离第一弹性层的一面上,卡设于两个侧板之间,支撑衬板的顶部高度低于厚钢板上的钢板通孔;后钢板壳,其一面向下竖直设置,另一面向下倾斜设置,上薄下厚,倾斜设置的一面上开设有后凹槽,后钢板壳紧密贴设于支撑衬板远离厚钢板的一面上,卡设于两个侧板之间,其上对应两个钢板通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后通孔;第二弹性层,设置于后钢板壳的后凹槽内,卡设于支撑衬板、两个侧板以及厚钢板之间,其上对应两个钢板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大螺栓,设置有两个,螺栓轴端依次穿过前通孔、第一通孔、钢板通孔、第二通孔和后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锁体,安装于厚钢板底部的开口槽内,其顶部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穿过厚钢板内的通道,并向厚钢板顶部远离第一弹性层的一面外延伸,锁体的高度至少小于开口槽的深度;锁盘,设置有两个,安装于后钢板壳远离第二弹性层的一面上,连接件远离锁体的一端接入并缠绕于锁盘中。其中,侧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螺孔,前钢板壳和后钢板壳的两侧上对应第一螺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孔。其中,侧板的宽度至少大于厚钢板、前钢板壳和后钢板壳的厚度之和。其中,后钢板壳远离第二弹性层的一面上开设有两条外通道,外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通道和锁盘,连接件顺着通道和外通道与锁盘连接。其中,外通道内安装有转轴件,连接件绕过转轴件与锁盘连接。其中,连接件为不锈钢锁链。其中,前钢板壳的外侧的前通孔的边沿以及后钢板壳的外侧的后通孔的边沿均开设有凹圈,大螺栓的螺栓头以及螺母旋紧后至少部分陷于凹圈中。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结构简单,全部采用机械连接各个部件,无电路电动结构,门的内部两面均含有弹性层,弹性层之间倾斜设置有厚钢板,防爆防振性强,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的外观结构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的结构爆炸图;图4是图1中后钢板壳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请参见图1、图2、图3以及图4,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的外观结构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的结构爆炸图;图4是图1中后钢板壳的正面结构示意图。该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包括:前钢板壳10、前凹槽11、前通孔12、第一弹性层20、第一通孔21、厚钢板30、钢板通孔31、侧板32、开口槽33、通道34、第一螺孔35、支撑衬板40、后钢板壳50、后凹槽51、后通孔52、第二螺孔53、外通道54、转轴件55、凹圈56、第二弹性层60、第二通孔61、大螺栓70、螺母71、锁体80、连接件81以及锁盘90。前钢板壳10的一面向下竖直设置,另一面向下倾斜设置,上厚下薄,倾斜设置的一面上开设有前凹槽11。前钢板壳10上开设有两个上下对应设置的前通孔12。第一弹性层20与前钢板壳10的前凹槽11形状一致,填装于前凹槽11中,其上对应两个前通孔12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21。厚钢板30倾斜设置,其一面与前钢板壳10装有第一弹性层20的一面紧密贴合,其上对应两个第一通孔21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钢板通孔31。厚钢板30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开口槽33,开口槽33的两侧顶部开设有通向厚钢板30顶部的通道34。厚钢板30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有侧板32,侧板32的一侧包覆住前钢板壳10的侧面。侧板3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螺孔35,前钢板壳10和后钢板壳50的两侧上对应第一螺孔35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孔53。在安装完毕后,最后在螺孔中安装螺钉,用于固定整个防爆门。侧板32的宽度至少大于厚钢板30、前钢板壳10和后钢板壳50的厚度之和。支撑衬板40紧密贴设于厚钢板30远离第一弹性层20的一面上,卡设于两个侧板32之间,支撑衬板40的顶部高度低于厚钢板30上的钢板通孔31的高度。后钢板壳50的一面向下竖直设置,另一面向下倾斜设置,上薄下厚,倾斜设置的一面上开设有后凹槽51,后钢板壳50紧密贴设于支撑衬板40远离厚钢板30的一面上,卡设于两个侧板32之间,其上对应两个钢板通孔31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后通孔52。第二弹性层60设置于后钢板壳50的后凹槽51内,卡设于支撑衬板40、两个侧板21以及厚钢板30之间,其上对应两个钢板通孔3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6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层20以及第二弹性层60为橡胶材料层,外面包裹钢板。大螺栓70设置有两个,螺栓轴端依次穿过前通孔12、第一通孔21、钢板通孔31、第二通孔61和后通孔52,并通过螺母71锁紧。锁体80安装于厚钢板30底部的开口槽33内,其顶部连接有连接件81,连接件81穿过厚钢板30内的通道34,并向厚钢板30顶部远离第一弹性层20的一面外延伸。锁体80的高度至少小于开口槽33的深度。锁盘90设置有两个,安装于后钢板壳50远离第二弹性层60的一面上,连接件81远离锁体90的一端接入并缠绕于锁盘90中。后钢板壳50远离第二弹性层6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包括:前钢板壳,其一面向下竖直设置,另一面向下倾斜设置,上厚下薄,倾斜设置的一面上开设有前凹槽,所述前钢板壳上开设有两个上下对应设置的前通孔;第一弹性层,与所述前钢板壳的所述前凹槽形状一致,填装于所述前凹槽中,其上对应两个所述前通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厚钢板,倾斜设置,其一面与所述前钢板壳装有所述第一弹性层的一面紧密贴合,其上对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钢板通孔,所述厚钢板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两侧顶部开设有通向所述厚钢板顶部的通道,所述厚钢板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包覆住所述前钢板壳的侧面;支撑衬板,紧密贴设于所述厚钢板远离所述第一弹性层的一面上,卡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支撑衬板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厚钢板上的所述钢板通孔;后钢板壳,其一面向下竖直设置,另一面向下倾斜设置,上薄下厚,倾斜设置的一面上开设有后凹槽,所述后钢板壳紧密贴设于所述支撑衬板远离所述厚钢板的一面上,卡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其上对应两个所述钢板通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后通孔;第二弹性层,设置于所述后钢板壳的后凹槽内,卡设于所述支撑衬板、两个所述侧板以及所述厚钢板之间,其上对应两个所述钢板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大螺栓,设置有两个,螺栓轴端依次穿过所述前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钢板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后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锁体,安装于所述厚钢板底部的所述开口槽内,其顶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厚钢板内的所述通道,并向所述厚钢板顶部远离所述第一弹性层的一面外延伸,所述锁体的高度至少小于所述开口槽的深度;锁盘,设置有两个,安装于所述后钢板壳远离所述第二弹性层的一面上,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锁体的一端接入并缠绕于所述锁盘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防用轻便式防爆门包括:前钢板壳,其一面向下竖直设置,另一面向下倾斜设置,上厚下薄,倾斜设置的一面上开设有前凹槽,所述前钢板壳上开设有两个上下对应设置的前通孔;第一弹性层,与所述前钢板壳的所述前凹槽形状一致,填装于所述前凹槽中,其上对应两个所述前通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厚钢板,倾斜设置,其一面与所述前钢板壳装有所述第一弹性层的一面紧密贴合,其上对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钢板通孔,所述厚钢板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两侧顶部开设有通向所述厚钢板顶部的通道,所述厚钢板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包覆住所述前钢板壳的侧面;支撑衬板,紧密贴设于所述厚钢板远离所述第一弹性层的一面上,卡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支撑衬板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厚钢板上的所述钢板通孔;后钢板壳,其一面向下竖直设置,另一面向下倾斜设置,上薄下厚,倾斜设置的一面上开设有后凹槽,所述后钢板壳紧密贴设于所述支撑衬板远离所述厚钢板的一面上,卡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其上对应两个所述钢板通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后通孔;第二弹性层,设置于所述后钢板壳的后凹槽内,卡设于所述支撑衬板、两个所述侧板以及所述厚钢板之间,其上对应两个所述钢板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大螺栓,设置有两个,螺栓轴端依次穿过所述前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钢板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后通孔,并通过螺母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寄舍代军华赵容毅黄方斌赵崇文邱汉生张连江付晖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