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类建筑隔震支座的硫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8166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类建筑隔震支座的硫化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成型块、排胶块、提升块和芯轴,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外部的周围均设置有提升块,成型块的数量为两块,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通过成型块连接,两块成型块之间通过螺栓杆相连,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均设置有排胶块,芯轴的两端分别与上模具的排胶块和下模具的排胶块相连。该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有很好的硫化性能,整体性和使用安全性好,外形美观,分隔方便,便于更换,花费时间少,节省材料;该模具重复利用率高,使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制作的支座质量更好,满足人们的生产需求。

Vulcanizing mould for two kinds of building isolation suppor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ulcanizing mold of two kinds of construction of rubber bearing, comprising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forming block, block, block and dump lifting shaft, the periphery of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are arranged outside the lift block, number of briquette is two,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between by forming block connection between two pieces of molding pieces connected by bolts,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are provided with rows of rubber block, both ends of the mandrel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mold and the lower mold block rows of rubber latex block is connected. The mol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has good curing performance, integrity and good use safety, beautiful appearance, convenient separation, easy replacement, spend less time, material saving; high recycling rate of the mould, the use of low cost, long service life, better quality of production support to satisfy people's demand,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类建筑隔震支座的硫化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是一种二类建筑隔震支座的硫化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用于建筑物隔震的橡胶隔震支座的制造方法是将薄橡胶层与薄钢板层相互叠置,薄橡胶层和薄钢板层中间有孔,插入径向定位钢棒(芯轴),整体放入一钢质模具内经高温加压硫化成型。模具一般由环状的外模、柱状的径向定位钢棒内模及上、下模具构成。这种制造方法及模具适合制造天然橡胶隔震支座、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和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等橡胶隔震支座。但是,采用该种制造方法及模具制出的橡胶隔震支座具有如下缺点:第一,卸模时较为费时;第二,操作繁琐,第三,内部橡胶硫化时因各处温度的不均匀,导致硫化的不均匀,制作生产出的橡胶隔震支座难以确保支座具有美观的外形,在竖向压力的作用下,支座往往会出缺胶的现象,影响了橡胶属震支座的质量,这就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类建筑隔震支座的硫化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类建筑隔震支座的硫化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成型块、排胶块、提升块和芯轴,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外部的周围均设置有提升块,成型块的数量为两块,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通过成型块连接,两块成型块之间通过螺栓杆相连,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均设置有排胶块,芯轴的两端分别与上模具的排胶块和下模具的排胶块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提升块的数量为八个,四个提升块位于上模具四周,另外四个提升块位于下模具四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提升块采用钢材质制作并且提升块焊接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上。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成型块通过按槽与上模具和下模具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有很好的硫化性能,整体性和使用安全性好,外形美观,分隔方便,便于更换,花费时间少,节省材料;该模具重复利用率高,使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制作的支座质量更好,满足人们的生产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二类建筑隔震支座的硫化模具的剖面图。图2为二类建筑隔震支座的硫化模具的俯视图。图3为二类建筑隔震支座的硫化模具中成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二类建筑隔震支座的硫化模具中成型块的剖视图。其中:1-上模具,2-螺栓杆,3-成型块,4-下模具,5-排胶块,6-提升块,7-芯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4,一种二类建筑隔震支座的硫化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4、成型块3、排胶块5、提升块6和芯轴7,所述上模具1和下模具4外部的周围均设置有提升块6,成型块3的数量为两块,上模具1和下模具4之间通过成型块3连接,两块成型块3之间通过螺栓杆2相连,上模具1和下模具4上均设置有排胶块5,芯轴7的两端分别与上模具1的排胶块5和下模具4的排胶块5相连。提升块6的数量为八个,四个提升块6位于上模具1四周,另外四个提升块6位于下模具4四周。提升块6采用钢材质制作并且提升块6焊接在上模具1和下模具4上。成型块3通过按槽与上模具1和下模具4相连。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上模具1和下模具4采用成型块3连接,成型块3之间采用螺栓杆2相连,便于分隔。排胶块5和芯轴7配合使用,可以保证制作出的支座各处硫化均匀,制作的支座质量好。人们在生产支座时,只需将提升块6向上提升即可,使用简单方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二类建筑隔震支座的硫化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类建筑隔震支座的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成型块、排胶块、提升块和芯轴,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外部的周围均设置有提升块,成型块的数量为两块,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通过成型块连接,两块成型块之间通过螺栓杆相连,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均设置有排胶块,芯轴的两端分别与上模具的排胶块和下模具的排胶块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类建筑隔震支座的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成型块、排胶块、提升块和芯轴,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外部的周围均设置有提升块,成型块的数量为两块,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通过成型块连接,两块成型块之间通过螺栓杆相连,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均设置有排胶块,芯轴的两端分别与上模具的排胶块和下模具的排胶块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类建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永安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