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锋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水流和气流混合冲击穴位原理的按摩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994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07:58
一种基于水流和气流混合冲击穴位原理的按摩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内部固定设有齿条,齿条向下侧布置,齿条上啮合有齿轮,齿条左侧固定设有支撑轨道,所述支撑轨道内设有框体,所述框体内固定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右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齿轮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轨道左侧开设有滑移槽,驱动电机左端固定连接支撑架,支撑架穿过滑移槽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工作时,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后驱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由于齿条被固定,则驱动电机只能沿着支撑轨道进行运动,从而带动按摩装置沿着齿条设置好的轨道进行运动对人体进行按摩。

Massage seat based on water flow and air flow mixing impact acupoint principle

A massage chair for water and air flow mixed impact poin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including the seat body and the seat body fixed rack is arranged on the rack rack down side, meshing gear, rack fixed on the left side of a support rail, the support rail is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rive motor, drive the motor output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whic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gear; the support rail is provided with left slip groove, the drive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frame, the support frame through the sliding groove set.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in operation, the driving motor drives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o rotate, the driving gear rotation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rack, the rack is fixed, the drive motor can only move along the track of support, so as to drive the massage device along the rack to set a good track of movement on the human body for mas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流和气流混合冲击穴位原理的按摩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按摩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流和气流混合冲击穴位原理的按摩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中国的“亚健康”人群的比重已达到70%左右,超过了9亿人,而用推拿按摩进行保健,是中国中华医学的传统项目,因其老幼皆宜,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随着具有保健功能的各种按摩器具如按摩椅、按摩浴缸、按摩脚盆等产品的出现,也因为在舒缓压力,缓解疲劳等方面的效果显著,而备受处于“亚健康”生活状态的消费者欢迎。巨大的需求与发展空间,一定会让各种类型的家用按摩器械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人疲倦了,按摩椅的功效,对于长时间坐着工作和学习的人来说,按摩令血液循环通畅,改善腰酸背痛及预防病症,还能提高睡眠质量,缓解全身疲劳,改善姿势及锻炼健康身体。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意义的“全自动按摩椅”是由日本的一家公司在1962年制造而成;1974年专利技术第一台可以通过离合器调节头部拉伸揉捏模式和揉捏模式的按摩椅;1983年第一台滚轮切换方式的按摩椅,有搓动和指压的效果;1996年专利技术第一台4轮上下摇动方式,适合身体各部的按摩椅。按摩椅的原理是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人工推拿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循环,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2014年市场上按摩椅的工作原理普遍是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气泵的气压力挤压来进行按摩,使用这种仿人工推拿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循环,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在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按摩椅对人体穴位的按摩全部是依靠机械的传动来实现,机械传动式按摩方法对人体的损伤较大,因为它的按摩力度不受控制,且在碰到紧急情况下不会停止对人体的按摩,即可能人体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或挤压力,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流和气流混合冲击穴位原理的按摩座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水流和气流混合冲击穴位原理的按摩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内部固定设有齿条,齿条向下侧布置,齿条上啮合有齿轮,齿条左侧固定设有支撑轨道,所述支撑轨道内设有框体,所述框体内固定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右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齿轮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轨道左侧开设有滑移槽,驱动电机左端固定连接支撑架,支撑架穿过滑移槽设置,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两个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按摩电机,按摩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按摩头,所述按摩头呈圆柱状,按摩头内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外界进气管相连通,第二空腔与外界进水管相连通,按摩头内布置有若干喷嘴,喷嘴分别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连通,所述喷嘴由圆柱部和圆台部组成,且喷嘴的小端朝左设置;所述座椅本体外侧设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通过第一三通转换接头与两根进气管相连接;所述座椅本体内底部埋设有蓄水箱,座椅本体内底部通过第一管道与蓄水箱相连通,所述蓄水箱通过第二管道与两根进水管通过第二三通转换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高压泵。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轨道截面呈凸字形,框体截面呈凸字形,框体与支撑轨道相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嘴的最大处直径为最小处直径的两倍。所述喷嘴的最小处直径为2mm。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座椅本体内侧壁上设有隔音层。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音层为超细玻璃棉材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座椅本体后侧背上开设有排气孔。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音层内侧设有防水层。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层为高分子聚乙烯层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工作时,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后驱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由于齿条被固定,则驱动电机只能沿着支撑轨道进行运动,从而带动按摩装置沿着齿条设置好的轨道进行运动对人体进行按摩;按摩装置随驱动电机的工作沿着齿条运动,按摩电机转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按摩头转动对人体进行按摩;与此同时,启动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将压缩气体通过出气管输送到第一三通转换接头,压缩气体再通过第一三通转换接头分配到不同的进气管上,然后到达喷嘴处,由于喷嘴左端为圆台部,则截面积减小,喷射出的气流压力会变大,气流作用到人体背部穴位上,对人体进行按摩作用,使人体得到彻底放松,改变了传统机械式按摩方法对人体带来的损伤;与此同时,启动高压泵,高压泵将蓄水箱内的水泵出并通过第二三通转换接头分别进入到两个进水管内,随后水进入到按摩头的第二空腔内,并从喷嘴处均匀喷出对人体进行水流冲击按摩;由于喷嘴左端为圆台部,则截面积减小,喷射出的水流压力会变大,水流作用到人体背部穴位上,对人体进行按摩作用,使人体得到彻底放松,改变了传统机械式按摩方法对人体带来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B-B向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水流和气流混合冲击穴位原理的按摩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所述座椅本体1内部固定设有齿条2,齿条2向下侧布置,齿条2上啮合有齿轮3,齿条2左侧固定设有支撑轨道6,所述支撑轨道6内设有框体10,所述框体10内固定设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右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与齿轮3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轨道6左侧开设有滑移槽,驱动电机5左端固定连接支撑架7,支撑架7穿过滑移槽设置,所述支撑架7上设有两个按摩装置8,在工作时,驱动电机5工作带动第一转轴4转动,第一转轴4转动后驱动齿轮3转动,齿轮3与齿条2相啮合,由于齿条2被固定,则驱动电机5只能沿着支撑轨道6进行运动,从而带动按摩装置8沿着齿条2设置好的轨道进行运动对人体进行按摩;驱动电机5运动到最底部后,使驱动电机5反向转动即可;所述按摩装置8包括按摩电机801,按摩电机801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802,第二转轴802左端固定连接有按摩头803,所述按摩头803呈圆柱状,按摩头803内设有第一空腔804和第二空腔805,第一空腔804与外界进气管9相连通,第二空腔805与外界进水管16相连通,按摩头803内布置有若干喷嘴806,喷嘴806分别与第一空腔804和第二空腔805相连通,按摩头803内布置有若干喷嘴805,喷嘴805与空腔804相连通,所述喷嘴805由圆柱部8051和圆台部8052组成,且喷嘴805的小端朝左设置;所述座椅本体1外侧设有空气压缩机11,空气压缩机11连接有出气管12,出气管12通过第一三通转换接头13与两根进气管9相连接,所述座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水流和气流混合冲击穴位原理的按摩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水流和气流混合冲击穴位原理的按摩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内部固定设有齿条,齿条向下侧布置,齿条上啮合有齿轮,齿条左侧固定设有支撑轨道,所述支撑轨道内设有框体,所述框体内固定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右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齿轮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轨道左侧开设有滑移槽,驱动电机左端固定连接支撑架,支撑架穿过滑移槽设置,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两个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按摩电机,按摩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按摩头,所述按摩头呈圆柱状,按摩头内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外界进气管相连通,第二空腔与外界进水管相连通,按摩头内布置有若干喷嘴,喷嘴分别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连通,所述喷嘴由圆柱部和圆台部组成,且喷嘴的小端朝左设置;所述座椅本体外侧设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通过第一三通转换接头与两根进气管相连接;所述座椅本体内底部埋设有蓄水箱,座椅本体内底部通过第一管道与蓄水箱相连通,所述蓄水箱通过第二管道与两根进水管通过第二三通转换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高压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流和气流混合冲击穴位原理的按摩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内部固定设有齿条,齿条向下侧布置,齿条上啮合有齿轮,齿条左侧固定设有支撑轨道,所述支撑轨道内设有框体,所述框体内固定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右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齿轮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轨道左侧开设有滑移槽,驱动电机左端固定连接支撑架,支撑架穿过滑移槽设置,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两个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按摩电机,按摩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按摩头,所述按摩头呈圆柱状,按摩头内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外界进气管相连通,第二空腔与外界进水管相连通,按摩头内布置有若干喷嘴,喷嘴分别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连通,所述喷嘴由圆柱部和圆台部组成,且喷嘴的小端朝左设置;所述座椅本体外侧设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通过第一三通转换接头与两根进气管相连接;所述座椅本体内底部埋设有蓄水箱,座椅本体内底部通过第一管道与蓄水箱相连通,所述蓄水箱通过第二管道与两根进水管通过第二三通转换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锋
申请(专利权)人:郭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