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亮明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214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及控制方法,装置包括通信连接的装置本体和数据平台;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分别与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连接有针灸电极;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数据平台连接,所述数据平台包括交互式连接的移动端和服务器端;控制方法包括:用户注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命令下发、治疗过程和结果反馈。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针刺技术仪器化、简便化,常人皆可操作,不使用金属针进行针刺,对操作者要求较低。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biological electric simulation acupuncture therap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evice for biological electrical simulation acupuncture and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includes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ontology and data platform; the device body comprises a power supply module, power supply modul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imitation biological signal generating modu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the imitation of biological signals connected with acupuncture electrode module;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ata platform, the data platform includes an interactive connection of a mobile terminal and server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includes: user registration, data acquisition, data processing, command issued, the treatment process and result feedback. The invention makes the acupuncture technique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the ordinary people can operate, and the needle is not used to carry out acupuncture, and the operator is required to be l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灸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针刺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是传统中医的精华。它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传统的针刺,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和气血,当患者产生“针刺感”和“得气感”即能产生疗效。然而这种传统的方式有诸多的缺点:一、针刺必然会造成破皮从而导致有患者感染的风险;二、选穴、定穴和操作手法,穴位选择不对、定位不准或操作手法不当,都会造成达不到治疗效果或者甚至有反效果;三、对施针者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要求,且该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稀缺;四、患者必须到医院接受治疗,这样的方式就就会面临很多的实际问题,比如时间、治疗费用、不能及时与医生沟通反馈治疗效果;五、患者在接收治疗时,容易有恐惧心理而出现不配合的情况。综上,传统的针刺治疗对施针者有很高的专业技术要求,对患者有一定的健康风险,且治疗效果也不好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替代人工进行针刺治疗的装置,将只有专业人士掌握的针刺技术仪器化、简便化,使得常人皆可操作,不使用金属针进行针刺,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针刺治疗对施针者专业技术要求高和对患者有一定健康风险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包括通信连接的装置本体和数据平台;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分别与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连接有针灸电极;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数据平台连接,所述数据平台包括交互式连接的移动端和服务器端。优选地,所述的供电模块上设有供外接充电设备给其充电的USB接口。优选地,所述的针灸电极为点电极,通过与所述USB接口连接的USB导线与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连接。优选地,所述的针灸电极为单点电极或多点电极。优选地,所述的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包括有单片机。优选地,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步骤包括:(1)用户注册:在移动端上填写用户的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已知疾病、病史信息和联系方式,将用户的基本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建立该用户的个性化数据库;(2)数据采集:在移动端上采集用户的健康信息,包括相关临床症状信息的填写、治疗历史的填写和用户根据提示问题进行的反馈,并将用户的健康信息缓存;(3)数据处理:将用户的健康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端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大数据处理平台依据人体医学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提供该用户的疾病诊断结果和制定的治疗方案;(4)命令下发:将服务器端得到的该用户的疾病诊断结果和制定的治疗方案下发至装置本体;(5)治疗调理:用户根据疾病的诊断结果和制定的治疗方案将针刺电极贴在特定的一个或多个穴位,装置本体的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在接收到指令时产生仿生物电信号,通过与之相连的针刺电极,将仿生物电信号引入人体穴位;(6)结果反馈:将用户的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反馈上传至数据平台并更新该用户的个性化数据库。优选地,所述步骤(5)的治疗调理过程通过单片机控制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的仿生物电信号的生成来模拟临床上的循经感传现象,优选地,所述步骤(5)的治疗调理过程通过单片机控制针刺电极对多个穴位的针刺顺序。优选地,所述步骤(6)还包括,在治疗的过程中,用户随时通过移动端随时反馈治疗效果,如有不适,用户也可自行终止治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数据平台依据人体医学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提供用户的疾病诊断结果和制定的治疗方案,装置本体中的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根据治疗方案产生符合要求的仿生物电信号,传递给与之相连的针刺电极,从而将仿生物电信号引入可以产生治疗效果的用户人体中特定的一个或多个穴位;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通过单片机控制,使得治疗过程中患者有“针刺感”和“得气感”,达到模拟传统针刺防治疾病的目的,还可通过单片机控制来模拟临床上的循经感传现象,通过控制多个穴位的针刺顺序,达到中医所说的补和泻两种不同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用针刺电极取代传统针刺的金属针,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本专利技术使得针刺技术仪器化、简便化,常人皆可操作,不使用金属针进行针刺,对操作者要求较低。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平台还可以储存用户的个人信息、健康信息、使用记录和反馈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随时对自己的数据进行查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由装置本体100和数据平台200组成,装置本体100包括供电模块101,供电模块100上设有供外接充电设备给其充电的USB接口;供电模块100分别与设置了单片机的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102和蓝牙模块103通信连接,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102连接有针灸电极104,针灸电极为多点电极,通过与USB导线与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连接;蓝牙模块103与数据平台200的移动端201连接,移动端201和服务器端202交互式连接。如图2所示,一种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步骤包括:(1)用户注册:在移动端上填写用户的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已知疾病、病史信息和联系方式,将用户的基本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建立该用户的个性化数据库;(2)数据采集:在移动端上采集用户的健康信息,包括相关临床症状信息的填写、治疗历史的填写和用户根据提示问题进行的反馈,并将用户的健康信息缓存;(3)数据处理:将用户的健康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端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大数据处理平台依据人体医学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提供该用户的疾病诊断结果和制定的治疗方案;(4)命令下发:将服务器端得到的该用户的疾病诊断结果和制定的治疗方案下发至装置本体;(5)治疗调理:用户根据疾病的诊断结果和制定的治疗方案将针刺电极贴在特定的一个或多个穴位,装置本体的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在接收到指令时产生仿生物电信号,通过与之相连的针刺电极,将仿生物电信号引入人体穴位;该治疗调理过程通过单片机控制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的仿生物电信号的生成来模拟临床上的循经感传现象,也可以通过单片机控制针刺电极对多个穴位的针刺顺序;(6)结果反馈:将用户的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反馈上传至数据平台并更新该用户的个性化数据库;在治疗的过程中,用户随时通过移动端随时反馈治疗效果,如有不适,用户也可自行终止治疗。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通信的装置本体和数据平台;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分别与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连接有针灸电极;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数据平台连接,所述数据平台包括交互式连接的移动端和服务器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通信的装置本体和数据平台;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分别与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连接有针灸电极;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数据平台连接,所述数据平台包括交互式连接的移动端和服务器端。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模块上设有用于连接供外接充电设备的USB接口。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灸电极为点电极,通过所述USB接口与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连接。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灸电极为单点电极或多点电极。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生物电信号发生模块包括有单片机。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电仿真针刺疗法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1)用户注册:在移动端上填写用户的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已知疾病、病史信息和联系方式,将用户的基本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建立该用户的个性化数据库;(2)数据采集:在移动端上采集用户的健康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亮明张素雷
申请(专利权)人:曹亮明张素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