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底座;外壳体,其中部与底座可旋转固定,外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多个叶片,外壳体位于底座下方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啮合齿;内壳体,其外壁与外壳体内壁间的环形空间两端封闭,形成一储水空间;热水进管和热水出管;冷水进管和冷水出管,其与储水空间分别连通;多个冷水箱,其上端可旋转固定在底座下表面,冷水箱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啮合齿,第二啮合齿与第一啮合齿啮合;多个第一盘管;多个第二盘管;多个温差发电组件,每个温差发电组件均设置在一个第一盘管和一个第二盘管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风能带动外壳体旋转,进而带动冷水箱旋转,加强散热,并且可以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热水,减少了发电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装置。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近年来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严峻,迫切需要积极推进和提倡使用洁净的可再生能源。温差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塞贝克效应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技术,具有无机械转动装置、工作时无噪音、无污染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的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的热端热量利用效率低,冷端散热速度慢,冷热端温差小,发电量小,而且现有的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不够模块化,不利于加装扩大生产,也不利于拆卸修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其便于加装发电机构增加发电量,并且热端热量利用率高,冷端散热速度快,发电效率高。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底座,其水平固定在水面;外壳体,其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外壳体垂直穿设在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外壳体的中部与所述底座可旋转固定,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多个叶片,所述外壳体位于所述底座下方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啮合齿;内壳体,其同轴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内壳体的内径小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径,所述内壳体外壁与所述外壳体内壁间的环形空间两端封闭,形成一储水空间;热水进管和热水出管,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内壳体的轴向延伸;冷水进管和冷水出管,其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内壳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冷水进管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所述冷水进管和所述冷水出管与所述储水空间分别连通;多个冷水箱,其均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冷水箱位于水下,且上端可旋转固定在所述底座下表面,所述冷水箱的外壁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二啮合齿与所述第一啮合齿啮合;多个第一盘管,所述第一盘管由对折金属管绕制而成的蚊香状结构,所述第一盘管的轮廓线符合阿基米德螺线,多个第一盘管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且所述第一盘管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内壳体的轴线,所述第一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热水进管和热水出管连通;多个第二盘管,所述第二盘管由对折金属管绕制而成的蚊香状结构,所述第二盘管的轮廓线符合阿基米德螺线,多个第二盘管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所述第二盘管与所述第一盘管平行,并且每个第二盘管均位于两个第一盘管之间,所述第二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冷水进管和冷水出管连通;多个温差发电组件,每个温差发电组件均设置在一个第一盘管和一个第二盘管之间,并且使温差发电组件得热端与第一盘管的表面贴合,使温差发电组件的冷端与第二盘管的表面贴合;其中,所述储水空间与所述冷水箱通过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和所述第二循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和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水方向相反,所述储水空间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储水空间中的水温高于第一设定温度时,开启所述第一循环泵和所述第二循环泵,直至所述储水空间中的水温低于第一设定温度。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还包括:第一热水箱和第二热水箱,其内部均盛有水,所述第一热水箱与热水进管和热水出管均连通,所述第一热水箱与所述第二热水箱通过第三循环管和第四循环管连通,所述第二热水器与太阳能热水器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三循环管和所述第四循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循环泵和第四循环泵,所述第三循环泵和所述第四循环泵的输水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热水箱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第一热水箱中的水温低于第二设定温度时,开启所述第三循环泵和所述第四循环泵,直至所述第一热水箱中的水温高于第二设定温度。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所述外壳体在水中部分的长度不小于3米。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所述外壳体、所述内壳体、所述冷水箱均由易导热材料制作。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所述第一热水箱和所述第二热水箱的表面设置有保温层。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所述第一盘管和所述第二盘管的材质为铜,所述第一盘管和所述第二盘管的中心与所述内壳体的轴线重合。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为25℃,所述第二设定温度为85℃。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盘管、第二盘管和夹在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之间的温差发电组件组成一个发电模块,对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的供水也非常便利,发电模块之间也容易组装串联,因而本专利技术非常适合加装发电机构增大发电量,也非常适合根据实际情况减少发电机构。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均由单管对折后绕制而成,出水口和进水口均位于外侧,容易注水和集和成模块,并且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的轮廓符合阿基米德螺线,相比于U形管和其它无规则弯管,极大地提高了水的流速和热量利用率。3、本专利技术设置在水面,利用水面下的冷水进行散热,并且利用风能带动外壳体旋转,进而带动冷水箱旋转,加强散热,并且可以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热水,不必利用专利技术自身产生的电量进行加热和散热,减少了发电量的损失。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盘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底座1,其水平固定在水面;外壳体2,其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外壳体2垂直穿设在所述底座1上,并且所述外壳体2的中部与所述底座1可旋转固定,所述外壳体2的顶端设置有多个叶片5,所述外壳体2位于所述底座1下方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啮合齿21;内壳体,其同轴设置于所述外壳体2内部,所述内壳体的内径小于所述外壳体2的内径,所述内壳体外壁与所述外壳体2内壁间的环形空间两端封闭,形成一储水空间11;热水进管8和热水出管9,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内壳体的轴向延伸;冷水进管6和冷水出管7,其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内壳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冷水进管6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所述冷水进管6和所述冷水出管7与所述储水空间11分别连通;多个冷水箱12,其均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冷水箱12位于水下,且上端可旋转固定在所述底座1下表面,所述冷水箱12的外壁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啮合齿121,所述第二啮合齿121与所述第一啮合齿21啮合;多个第一盘管3,所述第一盘管3由对折金属管绕制而成的蚊香状结构,所述第一盘管3的轮廓线符合阿基米德螺线,多个第一盘管3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且所述第一盘管3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内壳体的轴线,所述第一盘管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热水进管8和热水出管9连通;多个第二盘管4,所述第二盘管4由对折金属管绕制而成的蚊香状结构,所述第二盘管4的轮廓线符合阿基米德螺线,多个第二盘管4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所述第二盘管4与所述第一盘管3平行,并且每个第二盘管4均位于两个第一盘管3之间,所述第二盘管4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冷水进管6和冷水出管7连通;多个温差发电组件10,每个温差发电组件10均设置在一个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水平固定在水面;外壳体,其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外壳体垂直穿设在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外壳体的中部与所述底座可旋转固定,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多个叶片,所述外壳体位于所述底座下方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啮合齿;内壳体,其同轴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内壳体的内径小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径,所述内壳体外壁与所述外壳体内壁间的环形空间两端封闭,形成一储水空间;热水进管和热水出管,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内壳体的轴向延伸;冷水进管和冷水出管,其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内壳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冷水进管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所述冷水进管和所述冷水出管与所述储水空间分别连通;多个冷水箱,其均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冷水箱位于水下,且上端可旋转固定在所述底座下表面,所述冷水箱的外壁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二啮合齿与所述第一啮合齿啮合;多个第一盘管,所述第一盘管由对折金属管绕制而成的蚊香状结构,所述第一盘管的轮廓线符合阿基米德螺线,多个第一盘管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且所述第一盘管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内壳体的轴线,所述第一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热水进管和热水出管连通;多个第二盘管,所述第二盘管由对折金属管绕制而成的蚊香状结构,所述第二盘管的轮廓线符合阿基米德螺线,多个第二盘管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所述第二盘管与所述第一盘管平行,并且每个第二盘管均位于两个第一盘管之间,所述第二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冷水进管和冷水出管连通;多个温差发电组件,每个温差发电组件均设置在一个第一盘管和一个第二盘管之间,并且使温差发电组件得热端与第一盘管的表面贴合,使温差发电组件的冷端与第二盘管的表面贴合;其中,所述储水空间与所述冷水箱通过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和所述第二循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和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水方向相反,所述储水空间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储水空间中的水温高于第一设定温度时,开启所述第一循环泵和所述第二循环泵,直至所述储水空间中的水温低于第一设定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利用风能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水平固定在水面;外壳体,其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外壳体垂直穿设在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外壳体的中部与所述底座可旋转固定,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多个叶片,所述外壳体位于所述底座下方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啮合齿;内壳体,其同轴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内壳体的内径小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径,所述内壳体外壁与所述外壳体内壁间的环形空间两端封闭,形成一储水空间;热水进管和热水出管,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内壳体的轴向延伸;冷水进管和冷水出管,其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内壳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冷水进管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所述冷水进管和所述冷水出管与所述储水空间分别连通;多个冷水箱,其均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冷水箱位于水下,且上端可旋转固定在所述底座下表面,所述冷水箱的外壁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二啮合齿与所述第一啮合齿啮合;多个第一盘管,所述第一盘管由对折金属管绕制而成的蚊香状结构,所述第一盘管的轮廓线符合阿基米德螺线,多个第一盘管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且所述第一盘管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内壳体的轴线,所述第一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热水进管和热水出管连通;多个第二盘管,所述第二盘管由对折金属管绕制而成的蚊香状结构,所述第二盘管的轮廓线符合阿基米德螺线,多个第二盘管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所述第二盘管与所述第一盘管平行,并且每个第二盘管均位于两个第一盘管之间,所述第二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冷水进管和冷水出管连通;多个温差发电组件,每个温差发电组件均设置在一个第一盘管和一个第二盘管之间,并且使温差发电组件得热端与第一盘管的表面贴合,使温差发电组件的冷端与第二盘管的表面贴合;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晨红,
申请(专利权)人:石晨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