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包装薄膜用的复合添加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69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乙烯包装薄膜用的复合添加剂,用于改善聚乙烯薄膜物理性能,它公开了该复合添加剂有硅化物10~30%,硬脂酰胺20~40%,抗氧剂5~25%,抗静电剂10~22%,硬脂酸锌10~22%,本发明专利技术添加到聚乙烯薄膜内后保留聚乙烯的透明度,并使聚乙烯薄膜爽滑开口,以及高效抗氧,抗静电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领域,具体地说是改良聚乙烯薄膜部分物理性能的添加剂。
技术介绍
聚乙烯包装薄膜的使用早已面市,且使用范围广泛,这是因为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加工的随意性强,因此受到各类商品制造商的首选用材。聚乙烯包装薄膜的制造工艺是,将聚乙烯胶粒经过压辊时在受热状况下挤压成型,在一般情况下均是挤压后使胶筒内壁面紧贴在一起。这些受到大气压力的持续挤压后,两层薄膜会粘合,使薄膜很难开口揭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有些制造商寻找一些添加剂加入聚乙烯中使其成为防粘剂,达到两层薄膜之间防粘连,虽然这种添加剂解决了防粘连,但同时导致聚乙烯薄膜透明度的严重下降,也即是聚乙烯薄膜内的雾度严重升高,使聚乙烯薄膜由完全透明变成半透明,或者是不透明。这将使聚乙烯薄膜所覆盖的商品的颜色失真,影响了该商品对消费者的吸引购买欲望。另者是两层薄膜之间粘连除了大气压力影响外,还有因加工,久贮,搬运等过程中会产生静电,静电对粘连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还有就是氧能透过聚乙烯薄膜而影响其内的商品,使商品贮存期下降加速商品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乙烯包装薄膜用的复合添加剂,它能在保留聚乙烯的透明度条件下使聚乙烯薄膜具有爽滑开口,以及高效抗氧、抗静电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组成W/W为硅化物 10~30% 硬脂酰胺 20~40%抗氧剂5~25%抗静电剂 10~22%硬脂酸锌 10~22%。以上所述优选组成W/W为硅化物10~20%硬脂酰胺 25~35%抗氧剂10~25%抗静电剂 15~20%硬脂酸锌 15~20%。本专利技术最佳组成W/W为硅化物24%硬脂酰胺 26%抗氧剂22%抗静电剂 14%硬脂酸锌 14%。本专利技术所述硅化物包括二氧化硅、天然滑石粉、合成高纯硅化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硬脂酰胺是芥酸酰胺或者是油酸酰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氧剂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脂,或者是β-(4羧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正十八脂。本专利技术所述抗静电剂包括二羧乙基十八烷基胺。聚乙烯原料的不同,有不同的透明度,通常低结晶度聚乙烯比高结晶度聚乙烯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如低分子聚乙烯比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更高透明度,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具有比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更高的透明度。另外,不同的聚乙烯原料之间掺混,也可获得高透明度的聚乙烯产品,目前已成攻制出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3%+高压低密度聚乙烯17%”的配比聚乙烯薄膜,具有现有聚乙烯薄膜中最高透明度。所以本专利技术选用的聚乙烯就是基于这种最高透明度的掺混原料。防粘剂也是行业上称的开口剂,有微粒型,渗透解离型。微粒型开口剂的工作原理是将微粒加入塑料中,在薄膜表面形成大量凸起的小点,形成两层薄膜之间的“架桥”现象。一方面避免了胶筒在压辊的挤压下,两个内壁紧贴在一起而形成的“粘结”问题;另一方面也使空气能沿开口剂在胶筒表面所形成的凸起小点之间的缝隙渗透入两层薄膜的内壁,以抵消大气压力。渗透解离型开口剂的工作原理是让开口剂能在薄膜中渗出,特别是在受热状况下渗出到薄膜表面,使所吹制的薄膜虽经压辊的挤压而不会粘结,或即使部分薄膜表面相互粘结,但在开口剂渗出后,使粘合而解离,达到开口目的。微粒型及渗透解离型的混合开口剂,其微粒型开口剂是二氧化硅、合成高纯硅化物、滑石粉。渗透解离型开口剂有油酸酰胺、芥酸酰胺、硬脂酸盐。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芥酸酰胺具有特殊的界面润滑作用。外部润滑效果优良,特别是与其它润滑剂并用时有十分显著的协同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聚乙烯包装薄膜用的复合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加入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基料中,吹膜制得高透明易开口,具有抗氧、抗静电功能的包装薄膜,比国际同类产品的性能、质量更优越,不仅开口易揭、爽滑,且雾度比国际同类产品小,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产品,聚乙烯薄膜的雾度增加值不超过1度。表1 配方选择与产品性能 说明1、本专利技术复合添加剂配方1#、2#分别为实施例1、2的复合添加剂;2、本专利技术复合添加剂的加入,对树脂力学性能影响不大;3、本专利技术复合添加剂配方(1#、2#)吹制的薄膜开口性良好,透明性基本不下降低,并且优于进口产品(218W和L1002)。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组成W/W为二氧化硅(拆光率为1.46) 10%油酸酰胺 30% β-(4-羧酸-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正十八脂20%二羧乙基十八烷基胺 20%硬脂酸锌 20%。实施例二组成W/W为二氧化硅(折光率为1.46) 15%芥酸酰胺 35%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脂24%二羧乙基十八烷基胺 13%硬脂酸锌 13%。实施例三组成W/W为天然滑石粉(细度200目)22%芥酸酰胺 24%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脂22%二羧乙基十八烷基胺 16%硬脂酸锌 16%。权利要求1.一种聚乙烯包装薄膜用的复合添加剂,其特征是组成W/W为硅化物 10~30%硬脂酰胺 20~40%抗氧剂 5~25%抗静电剂 10~22%硬脂酸锌 10~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包装薄膜用的复合添加剂,其特征是,组成W/W为硅化物10~20%硬脂酰胺 25~35%抗氧剂10~25%抗静电剂 15~20%硬脂酸锌 15~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包装薄膜用的复合添加剂,其特征是组成W/W为硅化物 24%硬脂酰胺 26%抗氧剂 22%抗静电剂 14%硬脂酸锌 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包装薄膜用的复合添加剂,其特征是所述硅化物包括二氧化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包装薄膜用的复合添加剂,其特征是硬脂酰胺是芥酸酰胺或者是油酸酰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包装薄膜用的复合添加剂,其特征是抗氧剂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脂,或者是β-(4羧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正十八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包装薄膜用的复合添加剂,其特征是抗静电剂包括二羧乙基十八烷基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乙烯包装薄膜用的复合添加剂,用于改善聚乙烯薄膜物理性能,它公开了该复合添加剂有硅化物10~30%,硬脂酰胺20~40%,抗氧剂5~25%,抗静电剂10~22%,硬脂酸锌10~22%,本专利技术添加到聚乙烯薄膜内后保留聚乙烯的透明度,并使聚乙烯薄膜爽滑开口,以及高效抗氧,抗静电功能。文档编号C08L23/06GK1793206SQ20051012134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官云, 游瑞生 申请人:广州赫尔普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乙烯包装薄膜用的复合添加剂,其特征是组成W/W为:硅化物10~30%硬脂酰胺20~40%抗氧剂5~25%抗静电剂10~22%硬脂酸锌10~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官云游瑞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赫尔普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