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能质量治理的自耦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能质量治理的自耦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供电系统中治理电能质量的自耦变压器,变压器电压等级为10kV及以下。
技术介绍
影响电能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三相电压不平衡、输电电压不稳定、谐杂波等,目前治理电能质量的主要技术有电抗技术、无功补偿、变频技术、相控技术及运营管理。这些技术确实带来了较高的节电率,但是由于他们的局限性和局部节能的情况,现在逐步被系统型电能治理技术取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采用现有治理电能质量的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和局部节能的缺陷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用于电能质量治理的自耦变压器,该自耦变压器是针对电网及实际用电情况研发的,具有应用范围广,节电效果好等优点,集保护用电设备、净化电网、平衡三相电压电流、抑制高次谐波于一体的多功能系统电能质量治理产品,真正从用电源头治理电能污染,最终达到综合节电的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能质量治理的自耦变压器,包括三相三柱式铁芯,三相三柱式铁芯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槽钢和下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能质量治理的自耦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三柱式铁芯(1),三相三柱式铁芯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槽钢(2‑1)和下槽钢(2),在三相三柱式铁芯周围设置拉板(3),三相三柱式铁芯通过上槽钢、下槽钢及拉板组成铁芯骨架;铁芯骨架下端通过下槽钢(2)固定连接底脚(4);三相三柱式铁芯的三个相柱分别为A相柱、B相柱和C相柱,在A相柱、B相柱和C相柱上均套设绝缘筒(5);在A相柱的绝缘筒(5)上部缠绕匝数为N1的主绕组和匝数为N2的上部平衡绕组,在A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主绕组留出A相输入端,在A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上部平衡绕组的尾头上留出A相曲折连接抽头,位于A相柱的绝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能质量治理的自耦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三柱式铁芯(1),三相三柱式铁芯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槽钢(2-1)和下槽钢(2),在三相三柱式铁芯周围设置拉板(3),三相三柱式铁芯通过上槽钢、下槽钢及拉板组成铁芯骨架;铁芯骨架下端通过下槽钢(2)固定连接底脚(4);三相三柱式铁芯的三个相柱分别为A相柱、B相柱和C相柱,在A相柱、B相柱和C相柱上均套设绝缘筒(5);在A相柱的绝缘筒(5)上部缠绕匝数为N1的主绕组和匝数为N2的上部平衡绕组,在A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主绕组留出A相输入端,在A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上部平衡绕组的尾头上留出A相曲折连接抽头,位于A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主绕组的尾头连接位于A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上部平衡绕组的起头;在B相柱的绝缘筒(5)上部缠绕匝数为N1的主绕组和匝数为N2的上部平衡绕组,在B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主绕组留出B相输入端,在B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上部平衡绕组的尾头上留出B相曲折连接抽头,位于B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主绕组的尾头连接位于B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上部平衡绕组的起头;在C相柱的绝缘筒(5)上部缠绕匝数为N1的主绕组和匝数为N2的上部平衡绕组,在C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主绕组留出C相输入端,在C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上部平衡绕组的尾头上留出C相曲折连接抽头,位于C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主绕组的尾头连接位于C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上部平衡绕组的起头;在A相柱的绝缘筒(5)下部缠绕匝数为N2的下部平衡绕组,在A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下部平衡绕组的A相起头连接B相曲折连接抽头;在B相柱的绝缘筒(5)下部缠绕匝数为N2的下部平衡绕组,在B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下部平衡绕组的B相起头连接C相曲折连接抽头;在C相柱的绝缘筒(5)下部缠绕匝数为N2的下部平衡绕组,在C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下部平衡绕组的C相起头连接A相曲折连接抽头;A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下部平衡绕组的尾头、B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下部平衡绕组的尾头以及C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下部平衡绕组的尾头连接在一起作为零线抽头;在A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主绕组、上部平衡绕组和下部平衡绕组构成A相绕组;在A相绕组上引出变压器A相输出电压抽头;在B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主绕组、上部平衡绕组和下部平衡绕组构成B相绕组;在B相绕组上引出变压器B相输出电压抽头;在C相柱的绝缘筒(5)上的主绕组、上部平衡绕组和下部平衡绕组构成C相绕组;在C相绕组上引出变压器C相输出电压抽头;A相绕组、B相绕组和C相绕组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可调式垫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军,高昌平,赵鑫磊,梅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邦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